关灯
护眼
字体:

玲珑锁心/与狼共枕,画白桑(121)+番外

“……”

周梅亦苦笑,这家人哪。

番外二 白城千渡

宏昭二年春,北关城易名为白城,成为魏国与北胡连接交易的最大城镇。

宏昭二年夏,西虏王哈瓦将月革城更名为千渡。

“白城千渡“便由此而来。

白城和千渡从分属上来说.一个隶城中原,一个隶属月革,但两城之问修建了一条宽阔的直道,无论中原人还是北族人,只要是在双城之间来回,无须向何一方缴纳关税。也因此,白城和千渡被唤作“白城千渡”。

每座城都有属于自己的起源和故事。白城千渡亦如此。

它们的起源据说是因为一对母女。

母亲姓白,居白城,女儿姓李,嫁去了西虏,在她追随西虏王逐鹿西邻后,西虏王赐她“千渡大阏氏”的封号,并将原本的月革王城改名为“干渡”赏赐给她。

千渡大阏氏李尘疏于宏昭六年时起草文书,上奏中原的魏帝,希望能让千渡和白城之间关系更加紧密,魏帝为了拉拢新兴的西虏王哈瓦,欣然接受。在宏昭三年的春上,两国即已开始动土修建直道。

直道修建完成之后,李尘疏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留在白城千渡,因为这里有她的父母和弟妹,还有她与前夫沈鹏昊的儿子。

她答应过丈夫哈瓦,不会再见沈鹏昊,但有的时候,誓言和现实总是会有那么点出入。

终于还是见到了,在分开的第五个年头后。在母亲的住处。

当年柳步尘介入她和沈鹏昊之间,让她非常痛苦,她气沈鹏昊的不忠,

更气柳步尘的厚颜无耻,她一直把她当成姐妹,她却背着她去勾引她的丈夫。可惜当年她太年轻,只会一味地痛苦和气愤,完全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去解决问题。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一报复柳步尘。她几乎要了那个女人的命,但这并没有让她心情变好,反而更加剧了她的痛苦,因为她对柳步尘的报复都看在沈鹏昊的眼里,错误是他们两个铸成的,他不能袖手旁观,受惩罚,他们俩要一起。

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同生共死,这已经足够让人心灰意冷,更别说他们同舟共济对付的人是自己。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如幻灭、

当时母亲跟她说过一句话:有两种报复的方法你可以尝试,其一、你可以直接杀了他们,或者跟他们同归于尽,前提是你得保证自己将来不后悔。其二、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折磨一下自己,你的日子太顺遂,不是什么好事,人活着,总要经历一两次痛不欲生,早早感受过,早早成仁。

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她做不出来。

在月革城消沉了整整一年之后,她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不再踏进中原。婆婆林氏也来劝过她,还用了公公的例子。她的公公就是娶了两个女人,两个女人都疼,两个女人也都痛,但两个女人最终也都接受了彼此,习惯嘛,总会造就出一些让人吃惊的事情来。

如果她不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家庭,大概也会慢慢习惯与柳步尘相处吧?可惜她生错了地方,她不该有一个权倾朝野又疼爱她的父亲,更不该有一个性情孤傲且叛逆的母亲,就像母亲所说,她的人生太顺遂,以至于她不了解何为痛苦。

这大概就是老天故意给她的磨难吧——有享用不完的富贵,却没有一个完好的姻缘。

记得在离开魏国之前,她与柳步尘见过一面。说实话,柳步尘的确比她成熟,比她善解人意,她比她更适合做沈鹏昊的妻子。沈鹏昊是个斯文、理智又细致的男人,轻易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尤其对她,他习惯了对她关怀备至,从小就这样,她想要的、想做的,他一向都是鼎力满足她,极少说“不”。

两个人相处,重心太过于偏向一方,久而久之,生活就会失稳。

她的父母就是个不错的例子——她的父亲很疼爱她的母亲,尤其在母亲昏睡不醒的那两年间,从没放弃过能让她醒来的任何机会,可以说对她不离不弃,连极有耐心的周梅亦也不得不放弃希望,离开秦王府。但一旦她的母亲开始任性,父亲也不会太过于迁就,而是点明她的错误,然后搬走,直到她承认错误为止。反之,她的父亲若出现问题,她的母亲不但会如法炮制,还会唤他“大哥”,每次只要“大哥”二字登场,就说明他们夫妻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需要认真正视。

相较于父母的相处方式,她与沈鹏昊的生活就显得太不平衡。这是在她嫁给哈瓦之后才发现的。

哈瓦与沈鹏昊不同,他是月革王,自幼便是高高在上的,不会轻易向谁低头,虽然也宠她,但是有度,过了那个度他便不会再任她为所欲为。大概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俩才能相处得如此默契吧?

上一篇:袖手姻缘 下一篇:碧台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