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工厂穿民国(125)

她本来就是服装厂,与各大面料厂也有合作,直接打电话询问价格。

对方以为她要采购,所以直接告诉她丝绸的行情。秦无双以前确定买过丝绸,所以价格也都是一清二楚。

她继续追问,“那生丝呢?”

对方报了价格,“现在每公斤是500元。你也知道生丝产量低,现在没人愿意养。”

虽然这话有夸大成分在,但是也有七分真。工人每个月也都有三四千,而蚕农想要招工,就不能比这低。所以许多蚕厂都是雇佣短工。

秦无双笑嘻嘻问他,“我手头有100吨生丝,从别人手里拿的货。你要不要?”

对方一听有这么多,倒吸一口凉气,“你想怎么卖?”

秦无双估计他这会儿心理在后悔呢。原本她是上家,没想到倒过来了,“全卖。不过我得要现金,不赊欠。你没那么多钱,可以找银行贷款。”

对方听出秦无双是在套他的话,他是个厚脸皮的,没有太尴尬,开始说自己的难处,“咱们现在开厂不容易,生丝生意不好做。我刚刚说每公斤500元是夸大了,你可以上网搜,现在生丝行情每吨是426534元,也就是每公斤426元。我也按照这个价钱给你。”

这价格给的肯定是低了,但是秦无双仔细一算,相当于翻了43倍。比药材安全多了,而且更稳妥。

要知道从民国带许多东西到现在利润都不高,生丝算是不错的。

她也没有跟对方讨价还价,“那你现在去凑钱。我要现款。”

对方果断答应。

生丝市场定位的是高收入人群,而现代人口增长迅速,有钱人的数目也更多。对生丝的需求量也是非常高的。

秦无双很快收到了4265万人民币。这些钱想要把它变成大洋,那就要买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

她采购一批物资后就回了民国。

她将钢笔和自动铅笔卖给百信书房的东家得到一笔大洋,但是只有十万大洋,远远不够,秦无双让苏望亭给脚踏车做一次活动。却不是对普通顾客,而是对批发商降价。每辆降到150元。

之前她对外的批发价都是200元,包括锁链。现在少了50元,但是最低采购一千辆。

这个价钱比国外脚踏车便宜多了。尤其现在国内很穷,有钱人不多,降低价格就意味着扩大销售群体。许多批发商开始凑钱过来提货。

不到一周时间,秦无双就凑足了1000万大洋。

她付了生丝厂尾款后,剩下的大洋继续采购生丝。

将新一批生丝运到仓库,秦无双打算晚上再回现代,不过吃完晚饭,服装厂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第71章

说是特殊,其实也不浸尽然,因为她之前就已经料到对方会来。这是个日本人。

秦无双看到人,就明白他的来意。这几天她忙着卖自行车,偶尔会问苏望亭坯布销售情况。

如她之前预料的那样,坯布销量非常好,以前日本坯布在国内占八成,现在这个份额被挤兑得只有四成。这还仅仅只是两周时间。长此下去,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国产坯布会再现繁荣。这绝对不是日本商人乐意见到的。

日本人叫松本次郎。对方想请秦无双到日本会馆商谈,秦无双很不给面子,以事务繁忙拒绝了他的提议,两人只好在会客厅商谈。

对方聊了一会儿日本文化,秦无双静静听着,没有发表意见。

他似是觉得没趣,然后开门见山谈坯布的事情,“秦小姐定价如此之低,是想挽救华国织布业吗?”

他倒是清楚明白。秦无双也不否认,“只要能让百姓有活做,不亏不赚,又有何妨?”

她承认自己开织布厂并不赚钱,只要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她不可能赚钱。

松本次郎见她面色虽平静,但是眼里对他的厌恶根本掩藏不住,知道自己这趟算是白跑了,他有些想不通,“以秦小姐的财力又能撑多久呢?”

这是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秦无双耸了耸肩膀,“能撑多久就撑多久。”

松本次郎有些恼火,“秦小姐想救你的同胞,我看倒也不必将钱扔到地上,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

秦无双手撑下巴,“你是什么东西,教我做事?”

松本次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临走时撂了一句狠话,“那我们拭目以待。”

苏锦绣走进来的时候,就见秦无双坐在椅子上发呆,过来询问,“怎么了?”

秦无双淡淡道,“他应该是要降价了。”

苏锦绣惊呆了,“他也要卖56元吗?那他不赚钱了。”

秦无双摇头,“不。他是日本人,在国内不用交税,就算卖56元,也有利润的。更何况他会降得比我低。”

只要低一元,眼下的大好前景就会瞬间崩塌。商人都是现实的,谁给的价格低就会买谁的东西。

苏锦绣急得上火,“那怎么办?”

秦无双也能跟着降,但是这样一来,她就得卖出更多的自行车来填补亏空。得了,她现在又开始发愁怎么赚更多大洋了。

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赚的钱完全供应不上坯布的亏空。她还是得另想他法。

秦无双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日本坯布降价,直接降到50元,打定主意要把秦无双的坯布厂挤兑死。

其他织布厂的东家纷纷递拜帖,想要秦无双拿主意。

秦无双赴宴,也给他们吃了定心丸,照差价来补。

另一方,她则是叫来苏望亭,让他帮忙办一件事。

“我有意收购日本生丝,但是我们不给钱,条件是用脚踏车来抵。”秦无双不想让银元外流,更不可能收回太多日元,最好的办法是以物易物。这样谁也不吃亏。

苏望亭看不懂她了,“你不是看不惯日本人吗?为什么又要买他们的生丝?”

“我看不惯日本人是他们挤占我们的织布市场,让我们国家的工人成为无业游民。我买他们的生丝是因为我能从中赚到钱。摆明能挣钱的生意,我要是往外推,我不就成傻子了吗。”秦无双里外里算了一笔账。

一吨生丝在民国需要花费9800大洋,到现代卖是426534元,可以换853辆自行车,按照每辆150大洋的价格是127960大洋。相当于净赚118160大洋。这桩生意摆明对她更有利,她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日本那边生活水平更高,自行车的需求一定比他们这边更高。能够占领日本市场,击垮日本国产自行车,对她有利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她恨不得这样的生意更多一些呢。可惜她得慢慢来。

苏望亭仔细一想,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好。我来联系人。”

苏望亭有个朋友正在日本留学,在对方牵线搭桥下,很快就联络到了一位日本商人。

对方在日本采购生丝跟秦无双互换,生丝和脚踏车的价格都是经过协商,然后确定双方的数量,签订合约后,两人在约定时间送货到港。

秦无双将这事交给苏望亭来办,她就没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