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养王妹(5)

作者: 藤鹿山 阅读记录

莫说是他们这群院子里伺候的奴婢们日日不得安生,便是府上主君,太守大人,白日里为政务民生忙得脚不着地,回府来更是要面对另外的烦心事。

至于那走丢的六姑娘本就是个说话慢的,连成年人都尚且丧了命,一个孩子有几分把握能活命?只怕是早不知丧生在哪处了。

就算是侥幸活了下来,日后能去往何处?

重新寻回来只怕是难如登天,且她们府上本是高门之家,最重声名不过,若是早点寻回来还好,真要大了再寻回来......只怕名声也坏了。

这话众奴婢们不敢真说出口,可饶是她们不说,几位主子心里就没个想法?

六姑娘没了,夫人可还有个大少爷,那才是日后的长子嫡孙继承府君爵位的。

难不成为了一个女郎将公子都弃之不顾?

将府上主母的位置都弃之不顾?

外院洒扫的侍女们匆匆将新落下的黄叶扫去,便见府上大姑娘走来。

“大姑娘早安。”

婢女们皆纷纷停下来手中活计屈身行礼。

常令婉比数月前瘦了不少,面色苍白,瞧着没什么精气神。城阳已见寒,连仆妇们都穿着厚实的棉袄,小小女郎却仍穿着单薄的秋衣,在这冬日里总瞧着有几分可怜。

她朝着母亲院里的粗使婢女有礼貌的颔首甜笑,叫这群粗使婢子心里登时舒坦不少,感叹起这府上大姑娘的柔善可爱来。

这大姑娘侍亲至孝,明明才六岁的孩子,便日日不缀的往夫人这处请安。

如此孝心,便是她们这些仆人都看在眼里,难免的对常令婉起了怜爱之心。

常令婉迈过脚下清扫整齐的地面,走至抱厦间,有几分踟蹰问侯立在屋外的女婢。

“母亲可好些了?昨夜可曾安睡?”

“夫人昨日服下了一剂安神汤,倒是睡得安稳。”主院的婢女不敢耽搁,一边答着话,一边朝着内室通传。

“府君,夫人,大姑娘过来请安了——”

常令婉驻足,声音透出欢喜。

“阿耶也在?”

“今日府君未曾出门,晚些时候大公子也要来,大姑娘您来正好一道用膳呢。”夫人院里的婢女连忙掀起门帘去迎常令婉。

婢子们方才在内室伺候,眼见内室的夫妻两又闹了口角。这对往日恩爱的夫妻自丢了孩子来时常便要闹上一场,眼瞧着往日恩爱的夫妻二人如今情分渐失,她们这些夫人院里的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今大姑娘来,谁都当成了救星来看。

常令婉虽是庶出,却投胎投的十分赶巧。

常岱是长房嫡长子,他的子女自然比旁支更尊贵上几分,且常岱与李氏成婚头一年便生了世孙常祯,随后整整七载再无所出。

李氏贤良,自己生不出孩子,总不能叫堂堂县公世子只得一个孩子,是以便在第七个年头停了妾氏的汤药,随后便是常令婉落生。

常令婉落生时,常岱尚未曾外放,常岱京中的三房兄弟,六个孙辈,皆是儿郎,是以常令婉便是头一个出生的姑娘,极得府上老夫人的喜爱。

虽是庶出也尊贵上几分。

老夫人稀罕这个长孙女稀罕的紧,便亲自给她起小名,唤做元娘。

常令婉入内时,见内室温暖,已早早起了红萝炭,除常岱李氏夫妻二人外,并无旁的婢女。

她屈身给上首罗汉床上坐着的父母请安,小小的人儿,行起礼来规矩的很,叫人看了便心生怜爱。

常岱面色并不好看,夫人李氏穿戴的整洁体面,只是半个身子倚着榻边,眼中噙着血丝。

李氏出身汉中名门,更是自幼博览群书素有才女之称,与常岱这对少年夫妻十分恩爱,如今却万分憔悴。

她方才正在与丈夫问起寻六娘之事的进展。

一听又是毫无进展,便与常岱夫妻互相责骂起来。

李氏疾言厉色痛斥常岱心狠手辣,那日调走了府上的兵马,以至于孩子丢了连调动的人马都寻不来几个,她去寻常岱的人,更是寻不回来。

她不顾令婉在,哭骂丈夫:“我可怜的孩儿丢了都怪你!常岱你只顾着你的前程你头上的乌纱帽......你简直枉为人父!”

常岱掌管着一城人的生死,那日动乱他迅速反应过来派军抵挡镇压,算是将数十万百姓拯救了回来。

却也因此,那日幼女走丢时,府上早无护卫。

还是后来匆忙从书院赶回的长子带着几个家丁四处去寻的孩子。

结果自是是寻不到了。

如何能寻到?

那日遍处的尸体,其中与幼女身形相仿的都不知多少。

常岱想起那日情形当即心下悲痛,仆人寻出好些个辨别不出面容的孩子叫他去人认,他满脑都是那孩子奶声奶气唤他阿耶的样子。

幺女随他在任上出生,生的时候逆生,学话也比几个旁的孩子慢,却是纯真无比,最得他疼爱的孩子。

他再是坚毅的心肠,见到自己亲闺女的尸骨,如何也不敢细看,只匆匆看了两眼便命人收敛了......

心底是认定了那孩子早已不再人世,只是如何能与妻子开口?说女儿死了?这无疑是在挖李氏的心肝。

只能说菡萏如何也寻不到了,叫妻子认清现实,可妻子偏偏仍不依不饶的与他吵闹。

常岱这段时日本就心情郁闷,这般的夫妻间吵架更不知吵过几次,他压抑不住的恼怒回去,夫妻二人互相指责起来。

“我叮嘱过你近日不太平,你不听还准孩子们出府了!偏偏还就你自己病了不去。你一个做母亲的,怎叫两个小女儿独自去?”

好在元娘机警,认识回府的路。

李氏一听,捂着胸口哀嚎痛哭,她懊恼不已,一边抹眼泪一边骂起:“是哪个带六姑娘出府的?我当时都叮嘱过的,只游半圈就回府的,马夫呢?寻来问问......”

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常令婉闻言,瘦小的身子不由得一颤,面色煞白。

被常岱瞧见了只以为是长女被他二人这副疾言厉色吓到了,自然万分心疼起来。

于李氏而言,她放在心尖疼爱的孩子只有她肚皮里出来的那两个,可于常岱而言,嫡出子女尊贵,可其他孩子他也喜爱的很。

尤其是常令婉这个姨娘去世的早,他纵然看重嫡出子女,对这个生来没娘的孩子难免有几分背地里偏疼。

想起这个才六岁的孩子,这段时日在府里日日担惊受怕,常岱心里更是难受。

他缓和了些嗓子,朝着常令婉慈爱的招手:“来父亲身边坐。”

常令婉立即恢复了几分孩童的天真,乖巧坐在常岱身边,端端正正坐着,却还扭着身子偷偷瞧着李氏。

过了会儿她又下榻,拿着自己怀里的手帕隔着桌案小心翼翼递给李氏。

“阿娘别哭,元娘的手帕给阿娘擦擦。”

李氏听着常令婉这般童言童语,止不住眼泪落得更快。

她甚至不敢去瞧常令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