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34)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她记得史上武宗有位王才人,是穆宗送他的婢妾,能歌善舞还聪明,武宗上台她经常在背后出谋划策,

两人连丹药都要一起分享,武宗登基四年服食丹药而亡,王才人殉葬。

说不定可以从她圣上下手,更容易成功。

等到李奏牵着她送她回后院,洛泱将武宗曾想立王才人为后,但大臣们皆以王才人无生养为由反对,她笑道:

“算算年龄,她十三岁入颍王府今年已经二十五,这个年龄没有一男半女,心里一定很着急。虽然我没有桃花针,但有个针灸治不孕的方子,我可以用普通银针试试。”

在现代,这是个常规治疗,只是大唐医师大多是男性,怎么可能往女人私密处行针?这才导致无法治疗。

武宗育有五子七女,他与王氏始终没有孩子,问题大概率出现在王氏身上。

洛泱是女人,若是王氏肯帮他们,她可以替她去了这个隐疾。

李奏听明白了原委,沉吟道:“我们也要早做打算才是,先订婚,一年后向宗正寺申请,你年龄大了,需要提前结束丧期,我们便可完婚。”

唐朝有这么个规定,女儿守孝没那么严格,若是已经二十岁左右,那就已经是大龄娘子,这时候已经许配人家的,可以申请只守一年孝。

“你才年龄大!明年才十九,以前这时候我还在学校读书呢。”哪个女人愿意说自己年龄大啊,这个笨蛋。洛泱朝他翻了个大白眼。

“好好好,是我年龄大了,没有后嗣,不但动摇国本,我心里也着急得很,天天晚上躲被子里哭,这样行了吧?”

洛泱“噗呲”笑了:

“没见过你这样一点不害怕的。我虽能替你种新稻、种棉花,但毕竟这是男性的社会,大臣们不会因为我会打算盘、会记账,就认为我可以母仪天下。

他们需要的不是才华,而是能让你那天平保持平衡的一颗筹码。”

“你不要永远都那么懂事,有时候我希望你像以前那样蛮横不讲理,我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卷着花香的晚风拂过,李奏握住她的双手,两人久久凝视。

------------

第460章 观莲节

元桥派人打探,颍王府里有两位婢妾王氏。

一位是李瀍成年时太后送他的宫女,此王氏育有一女,另一位就是穆宗送他的舞姬王氏。

“再过几天就是观莲节,曲江池重新修竣后,首次举办观莲节。曲池边有座观音庙,供奉着送子观音。王氏会与颍王同去曲江观莲, 还会到观音庙里去上香祈福。

你要与她私下见面,观音寺里最为合适。”

六月二十四,长安城迎来了夏季最后一个节日观莲节,这天也是附近观音庙的庙会。

往曲江池去的路两旁,不少铺子里都在卖绿荷叶包饭,还有各种消暑的时令小吃。甜甜的酪樱桃、冰冰的酥山,酸甜的饴糖葫芦, 当然还有各种烤肉、铁板烧。

在往里走, 曲池边大大小小的茶肆酒坊里, 坐满了观莲品茗的人,而贵人们则上了他们的游船,成了观莲人的风景。

颍王的船占了个好位置,这里船舷边触手可得的莲花莲叶,随风摇摆,颍王与王雪儿走到船边,雪儿指指一朵含包待放的荷花,船夫拿了根装着铁钩的竹篙去勾。

再指另一朵,却是开在旁边那艘船的旁边。

“五皇兄,这么巧你们也来观莲?”

颍王没注意看,旁边那艘船上竟站着自己的六弟齐王。只见齐王的船夫把花采了,别在钩子上往旁边一伸,隔壁船工接了过去。

“很久不能与五皇兄共饮,今日既然有缘,不知皇兄能否赏脸,与弟弟饮茶对弈?”

都说到这份上了颍王也不好拒绝,他回身对王雪儿道:“只能你自己到庙里去了,早去早回。”

王雪儿正想独自去找师太问问自己年年来烧香、添香油钱, 为何肚子迟迟不见动静的事。颍王不去,正和她意。她带着婢子上了岸。

从曲江池到寺庙,这一路是人最多的地方,王雪儿平时在藩邸很少能出门,独自赶庙会更是难得,她和婢子两人一路笑嘻嘻的指指点点,买了不少小玩意。

当然,她也没忘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到了观音庙前,王雪儿拾级而上,正当她要在蒲团上跪下,一位女郎抢在她前面跪了下去。

她只好与她并排跪下。

正在双手合十默默许愿,只听“当啷”一声,那女郎求的签掉在了她面前,王雪儿瞟了一眼,只见那签上写着:

当春久雨喜开晴,玉兔金乌渐渐明。

那女郎的婢女将签拾起来交给女郎:“小娘子,要不要拿去给师太解一下?”

“这是上上签, 看这签文,嫂子很快就会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