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35)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阿弥陀佛,小娘子您可真成了咱们家的大恩人, 他们成亲多年无嗣,老夫人都要让郎君写休妻书了。”

两人低声说着出了庙门。

王雪儿心中一动,她也摇了支签出来,上面写着:

玉得人识方为珍,细心琢磨始成贵。

这......她将签递给解签的师太,那师太看了看她,认真道:“娘子机缘未到,还需遇上个有缘人,方能了你心愿。”

机缘?她想起刚才遇见的那位女郎,忙站起身往外追,追到庙门却不见女郎身影。

“难道我真没有生孩子的缘分?”王雪儿心中委屈,看了眼手上的签,回头对婢女道:“你去把香油钱给师太吧。让她记得给咱们点盏大灯。”

再一回头,咦?走过来的不正是刚才那位女郎吗?

王雪儿欣喜万分,忙过去拉住她袖子,陪笑道:“女郎打搅。刚才正好听到您说您家嫂子成亲多年,终于有孕,不知用的是什么法子?”

洛泱一脸灿烂的笑着指指自己鼻子:“我啊,我给她治的。”

“啊?真么巧?我......我也如你嫂子这般情况,不知......”王雪儿其实也是病急乱投医了,颍王没少替她请太医,可太医只说她体寒,不易有孕,就再没别的话了。

让个陌生女郎看看又如何?符纸烧的灰她都不知喝下去多少。

洛泱四下看看,指着对面一个茶楼道:“咱们到包间里坐坐吧。”

王雪儿对丁香说:“劳烦你在此等等我的婢女,说我在茶楼等她。”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 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

------------

第461章 曲江池

刚替王氏治了病的洛泱,背着手走在熙熙攘攘赶庙会的人群中。

这段时间,她的心一直沉浸在失去桃花针的落寞中,总觉得是因为没有的桃花针,爷爷才在梦中唤她回去。

当李奏知道她这个心结,便劝她试试普通银针,说不定桃花针完成它的使命, 是因为她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医术。

今日给王氏治病,她用普通银针给她疏通血脉,虽只有辅助作用,但洛泱终于变得轻松起来。

“小娘子,郎君不在船上,您到那边去找他。”阿凛笑吟吟的站在岸边, 他抬手一指,竟是一处被荷花、荷叶遮蔽的地方。

洛泱好奇的往那人少的岸边走, 那里被荷叶挤得看不到水面,更不见李奏人影。

她正探头探脑的张望,阿冽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贼兮兮的笑道:

“您还得再往前一点。”

“再往前?”洛泱朝荷叶里走了一步:“这样吗?”

“对对,再往前。”

“还要往前?这样吗?啊......”

她脚边的荷叶突然分开,李奏伸手将她一揽,两人一同倒在一叶扁舟上,溅起的池水让洛泱睁不开眼睛,岸上的阿冽笑着摇摇头,转眼又不知藏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