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青云路(114)+番外

作者: 梅无阙 阅读记录

那模样,与曾经的李二狗好似没有什么差别,却又仿佛已经遥不可及。

第65章 龃龉

因瑾瑜一行人在摆完宴席后,要赶回县城赶制挑花刺绣,这次便没有翻万年历瞧日子。

今日敲锣鸣炮,明日就摆宴席,宴请全村人。

瑾瑜看得出村长对陈君然的期望,此次没有再发表什么讲话,而是让陈君然上前,说说理想抱负心路历程。

陈君然过去十多年都扎在书海中,场下这么多村民,他竟有大半觉得面生,一时怯场,少许磕巴。

瑾瑜走上前,宽厚的巴掌落在陈君然肩头,让他心定一些。

不知为何,身侧多了一人果真踏实不少,此前一人独站在前,两边空荡荡的,莫名就心底发虚。

清清嗓子将一段话说完,场下少不得一阵掌声与叫好声,村长万分欣慰。

陈君然望着瑾瑜笑了笑,原来在许多人跟前说话,并不如想的那般困难。

有了此次开端,日后再遇此境,心底也不发虚。

该有的流程走完,瑾瑜和冬青从高台上并肩下来,一众村民不由得目不转睛。

二人郎才女貌,眉眼间光华流转,透着丝丝儿的贵气,一股鹤立鸡群之感油然而生。

自伊始见冬青,他们便觉冬青与这个小山村格格不入,而瑾瑜更是在众乡亲的见证下,肤色一点点浅化,气韵一层层升华,最终有了俯瞰山河的气概。

瑾瑜二人走进人群,陈君然紧随其后,被众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道贺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不少人询问考秀才举人困不困难。

瑾瑜只得停住脚步,“多谢各位,至于考秀才举人难不难,看天分而定,有人一试就中,有人考到白发老翁也难以上榜。”

后方不少人撇嘴,虽然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但显然不信瑾瑜之言。

瑾瑜读书两年,一年内接连参加县试乡试,都是一次就中,村长家陈君然也只考了两次。

他们是家里没钱,若不然,将自家孩童送给冬青教导,长到十七八去参加科举,考中的几率定不会小。

至于为何要交给冬青教导,因为瑾瑜是冬青教导出来的。

瑾瑜不知道旁人把他考上举人的功劳都归给了冬青,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打算反驳。

大伯一家被挤在外围,与瑾瑜和陈君然说不上话,赵氏拼命的往里挤,揪住前面人的衣裳,就把别人扯出来。

“让一让让一让,二狗要去我们家落脚!”

瑾瑜身后的王氏听到赵氏这话,脸色一沉。

顾及到瑾瑜都是要做官的举人老爷了,她们自家人都注意着不再叫瑾瑜作二狗,而是唤瑾瑜的字,这赵氏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叫瑾瑜二狗。

不过没有当场发作,左右清水沟的人都知道瑾瑜的小名,再说她们瑾瑜现在是有身份的人,她不能小家子气像泼妇一样,给瑾瑜丢份。

赵氏已经领着一家子挤到瑾瑜跟前,满面笑容,“二狗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出息了!要回来也不提前打声招呼,我们也好浆洗被褥让你歇息。”

大伯附和道:“是啊,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现在忙秋收,没时间收拾,屋里乱七八糟的一团,怕脏了你们的衣裳。”

瑾瑜顿了几个呼吸没有接茬,说实话他有些尴尬,大伯母是什么样的人大伙心知肚明。

之前他还没有考上秀才时,大伯母话里话外都透着对他们家的糟践。

看不上他们家比较穷,看不上他们家人丁单薄,还瞧不起他花精力去读书,觉得他在做无用功,等着他考不上好看笑话。

而大伯家其他人,都是默许大伯母这种行为的,没人说大伯母半个不是。

后来他得了县案首,按例进学授了秀才功名,再回来摆席时,大伯一家的态度就好了不少。

时至今日,他考上了举人成为候补官员,大伯母这自发熟稔,佯装责怪的亲切口吻,实在显得不伦不类。

果然趋炎附势无处不在,想要不被别人看不起,就需奋力往上走。

想到此处,瑾瑜也挂上笑容,看上去十分亲和,“我们临时决定回乡,来不及捎信回来,不过无事,虽然如今我有了功名,但人不能忘本,环境艰苦若大伙都忍得,我们又有何忍不得?不碍事,照旧就好。”

这话一出,周围村民看大伯母一家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微妙。

瑾瑜不提,他们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并不觉得赵氏那话有何不妥,只当是瑾瑜有了功名矜贵起来,赵氏怕惹得瑾瑜不喜才出此言。

经由瑾瑜一说,就显得大伯一家看瑾瑜中了举人便巴结于他,毕竟赵氏是什么样的人村里人有目共睹。

而瑾瑜并未因中了举人就用鼻孔看人,一如既往谦逊有礼,没有忘记自己也曾是清水沟农夫中的一员,将自己与众人一视同仁,实在讨喜。

当下众人看瑾瑜好似又顺眼了几分,心里默默给自己提个醒儿,像赵氏这种捧高踩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深交不得。

大伯和赵氏没听出瑾瑜话里有何不对,权当瑾瑜说客气话了。

看瑾瑜没有任何反面情绪和小动作,大伯大笑不已,不愧是他们李家的骨血,不管以前有多少龃龉,终究是顾着大局的。

“不错不错,下次若是回来,可一定要提前让人带信回来,我们也好准备准备,那我们边走边说,商量一下明日的宴席。”

瑾瑜点头,抬手引路,把大伯让在前面,“您是长辈,您先走。”

“哈哈哈好!”大伯此刻觉得自己极有面子。

有这么个考上举人的侄子,还对他敬重有加。

当下领着一家子人,大刀阔斧从村民中间走过。

考上举人的瑾瑜没有用鼻孔看人,反倒是赵氏下巴挑得老高,跟在大伯身边走在了最前面。

王氏有些气不过,在后面跺了跺脚,想不明白为何瑾瑜要给大伯家这么大的面子。

对于赵氏这种人,就应该不留情面,让其当众颜面扫地才是!

要不是她不好拂了瑾瑜的面子,恨不得立刻就上前撕破赵氏伪善的嘴脸,让其原形毕露。

冬青笑着摇头,伸手扶了王氏,低首轻声道:“娘,您先别恼,看看周围乡亲的脸色再说。”

王氏觉得莫名其妙,却还是抬眼四下看了看,只见不少人对着大伯家几人的方向,面露鄙夷之色。

还有些本就尖酸的妇人,趁着大伯一家走上前看不到,在背后往地上啐口水。

王氏心中这才有些了然,原来瑾瑜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让大伯一家犯了众怒,遭村民唾弃。

旁人看赵氏那神色举止,指不定在心里骂她狗仗人势。

自家儿子能考中举人,又怎么会是偶然?不用撕破脸皮,寥寥数语,无形中把对手推向众人对立面,自己做了好人。

怪不得,冬青从来不怒形于色,无论旁人说什么,一直笑语嫣然。

那是因为人冬青眼光长远,见过大场面,看得透彻,一般农妇浅薄的算计都不放在心上,四两拨千斤就推了回去。

上一篇:驸马倾城 下一篇:浮生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