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143)

胡乱拿衣袖试了一把泪,弘昼方摇头道:“回皇阿玛,儿臣心里绝对没有一点儿怪您信心的想法儿,四哥哥原比儿臣有常识才干得多,又是兄长,自然该立他为皇嗣才是,儿臣只想作个如十三叔一般的贤王,辅佐在四哥身边即可!”

雍正帝阅人无数,又“知子莫若你”,自然感觉得到弘昼说这番话儿时的诚意与真心,再则又听得其提及了怡亲王,不由微红了眼圈儿,因点头道:“老五,你是个好孩子,朕为有你这样儿的儿子为傲!”

一句话儿不独说得弘昼掉下了泪来,弘历亦跟着掉下了泪来,半晌,兄弟二人方齐声儿道:“皇阿玛,儿臣更以身为您的儿子为傲!”

满屋子的空间霎时被一股子脉脉的温情所充满,这天下间这最有权势最异于常人的父子三人,终于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寻常父子间最亲密无间的浓浓的情谊!

第八十七章 除心患巧设美人计

前文因说到雍正帝自觉着身上不好了,因传齐了庄亲王、果亲王、张延玉、鄂尔泰四大总理事务大臣,并弘历弘昼,交代了一番有关皇嗣之事。待交代完打发掉四位大臣后,他又单独留下弘历与弘昼,父子三人破天荒儿的拆了一会子衷肠,各自心里俱是暖暖的。

一时弘历见雍正帝脸上有疲色了,显是今儿个说了这么多话儿,累极了之故,因劝道:“皇阿玛今儿个亦累坏了,还是让儿臣服侍你躺下,先歇息一会子罢。”说着便要伸手扶他。

弘昼亦道:“也是时候该吃药了,儿臣这就命人端去。”

不想二人还未及行动,已被雍正帝摆着止住了,“过会子再说,朕还有一件极紧要之事儿要听听你们的意见,都坐下罢。”

二人听说,只能各搬了一把椅子至其床前,正色洗耳恭听起来。

就见雍正帝的眼里霎时闪过一抹肃杀阴狠的光,旋即方说道起来:“说来此事儿还得从你们皇玛法犹在世之时说起。想来你们亦知道当年你皇玛法犹在世时,是曾二立二废过皇太子的,亦即先几年才薨逝了的你们的二伯。只是他实在太放浪表骸,行为不端,让你们的皇玛法伤透了心,最终下了圈禁其终身的旨意。”

“只是他老人家到底神圣睿智、慈悲为怀,到底舍不下几十载的父子情谊,以致驾崩前,仍再四叮嘱朕,‘虽则以后都不能让你二哥在政治上再有所作为,要将其永远的他关起来,但到底是皇室血脉,好歹得丰其衣食’,又叮嘱朕‘你二哥的长子弘皙,文武双全,朕心甚喜之,要立即封其为亲王,并永世善待之!’”

“这是先帝临终的口谕,朕自然再无从的,因在国丧后的第二日,便封了他作理亲王。然让朕始料未及的是,先帝与朕的宽宏大量,却并未能让弘皙感怀于心,继而好好儿效忠于我大清,反而是处处以先皇嫡长孙自居,偏朝中竟真有不少王公大臣在其蛊惑下,渐渐心里亦抱有了同样的想法儿,端的是大逆不道至极,长此以往,实非我大清之福啊!朕为此事日夜悬心已久,因此今儿个特意提出来,便是想听听你们可有什么法子解决此事儿的?”

弘历与弘昼乃何等聪明样儿人?自然早已猜出了雍正帝说这番话儿的真实用意,亦听出了他其实早已成竹在胸了,虽则心下了然如今理亲王弘皙并不若他所说的那般“大逆不道”,然心里到底是十分赞同雍正帝做法儿的,因起身齐齐道:“但凭皇阿玛吩咐,儿臣万死不辞!”

二人的聪敏与反应,显然让雍正帝十分满意,因点头道:“你们且坐下,听朕细细道来。”说着便娓娓说开了。

原来自遵从先皇临终口谕封了弘皙为亲王,并不得不善待他后,雍正帝心中便存了一个疙瘩,他想的是,如今废太子与理亲王虽然手里已无实权了,到底在朝堂京城里皆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只因其刚继位时政敌太多,着实腾不出手来处理这对父子之事,兼之先皇的遗命到究不好违抗,遂暂时未追究,只将其阖府移至到京城以外的郑各庄,让外人瞧着像是将其流入了罢了。

然随着政敌“八爷党”及其功高震主的心腹大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等的相继被打败处死,雍正帝心里对弘皙的疙瘩,亦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他认为不可不除那一步了!——毕竟谁亦保证不了今儿个弘皙对他父子谦恭老实,明儿个便不会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儿,甚至付诸于行动去!

只是弘皙如今并无什么明面儿上的大错儿,且碍于先皇的遗命,等闲罪状还不能处理了他,不然难以堵得住悠悠众口,因此雍正帝便与其时犹在人世的怡亲王经过反复合计,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亦即想办法让其犯上谋逆的大罪,当然这个所谓的“谋逆”,一定要在他们的掌握范围之内,到时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决掉弘皙一门了!

不想打发人去查来查去,试来探去,弘皙竟未露出丝毫儿马脚来,瞧着大有作个闲散王爷,舒舒服服度完余生的念头。没奈何,君臣兄弟二人只得另想他法儿。

想来想去,还是怡亲王想出了“美人计”的法子,毕竟这世上绝大多数的男人,都是受不住“枕边风”的,便是意志再坚强的人,夜夜听着娇妻美妾在耳边软言蜜语的鼓动着作一件儿其原本十分不愿意作的事儿,久而久之,亦会渐渐动摇的!

于是雍正帝便命怡亲王在自己的后宫里,有意识的挑选了起来。其时正值三年一度的选秀到了,怡亲王的挑选范围倒是拓宽了许多。然挑来挑去,竟挑不出一个合适的来,那些个秀女们不是年经儿太小,吸引不住早已过得而立之年的成熟男人弘皙;便是心机太浅,喜欢与厌恶皆轻易挂在脸上,或是太骄纵跋扈,自然亦当不起如此任重而道远的重任!

没奈何,怡亲王只能将目光转向了稍后参选宫女们、出身包衣奴才家的姑娘们,以期能在其中挑出一名合适的人选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他大摇其头,几近绝望之时,终于让他找见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亦即出身包衣奴才家族,如今亦有一定根基了的荣国府的大姑娘贾元春!

彼时那贾元春虽则才区区一十五岁,瞧着却在一大群待选的宫女中显得十分的鹤立鸡群,不是因着她不输于旗人姑娘们的气度与派头儿,亦不是因着她那张漂亮的脸蛋儿和待人接物时的进退有度,而是因着她在被几名待选宫女恶意挑衅后,仍保持着一贯的温婉与笑容,却在背转身后只拿三言两语,便挑拔得另几名宫女为自己报了仇的行为,恰巧儿被怡亲王瞧见了。——于是方有了后来她被指于理亲王作格格之事儿!

只是那贾元春刚至理亲王府时,并未引起弘皙的注意,甚至因着她乃雍正帝所赐,便得弘皙一度对她没有丝毫儿的好感,只将她留在自己的小院儿里,任其自生自灭罢了。

然贾元春毕竟出身大户之家,本身便受过良好的教养,风度气质原非常人能比,兼之又生得花容月貌,且谈得一手好琴,自然较之理亲王府那群早已人老珠黄了的福晋侧福晋们更为吸引人。有了这些先天后天的良好条件儿,再加上她的心计,要吸引住理亲王,端的是易如反掌,而要再留住他,达到让他专宠他的目的,亦是轻而易举,渐渐她终于凭着雍正帝秘密派去与其接头儿之人的指点和自己的手段儿,赢得了理亲王的信任。

一个女人被长时间的专房专宠,若是再不能有孕的话儿,便只能证明其不能生养,而贾元春自然不是那样儿的女人,因此时日不长,她便被太医诊出有了身孕!那理亲王自是欣喜若狂,因放出了只待其平安产下肚里的孩子,且还是个男孩儿,便封其为侧福晋的话儿来。——贾元春认为向理亲王大吹枕边风,鼓动其谋逆的好时候儿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