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199)

弘历听说,沉声儿向外说了一句:“朕知道了,过会子便动身儿。”又命众人先且退下后,方一把揽了黛玉在怀,闷声儿道,“怎么办,我不想让妹妹再被更多的外人瞧见了!”

昨儿夜里满朝文武及其家眷毫不掩饰瞧向黛玉的目光,已让他窝了一肚子的火儿,再想着过会子游行去天坛和雍和宫时,还会有更多的人瞧见她原本只专属于自己的绝世容颜,他更是后悔不迭,早知道自己就不该一直劝说黛玉与自己一块儿去进行这些典礼的,大不了他再想其他法子去解决那些个流言之事便罢,他就不信以他贵为一国之君的尊贵身份,还能解决不了那点子事情?如今倒好,弄得他说骑虎难下了!

听得弘历这句孩子气的话儿,明白他不过是发几句牢骚,心里却是明白的,黛玉不由又是好气有是好笑,因抬头嗔他道:“哥哥都已是一国之君、两个孩子的阿玛了,怎么还会说出此等幼稚的话儿来?”又笑道,“前儿个可是哥哥百般撺掇我参加游行大典的,这会子满朝文武与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今儿个我要与哥哥一块儿游行了,哥哥再要后悔,可是迟了。”

一席话儿说得弘历越发懊恼,因咬牙道:“今儿我可算是彻底明白‘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了!”说完皱了片刻的眉头儿,又道:“不管了,过会子妹妹一定要以面纱遮脸才行。”

闻言黛玉不由越发笑个不住,半日方叹道:“哥哥当我想那般抛头露面的?只是今儿个面对的是我大清的子民们,果真缚着面纱游行,他们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说我身为大清的国母,面对自己的子民,却连真颜亦吝于展示,又何谈什么‘爱民如子’呢?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咱们倒是以大局为重的好。”

弘历听说,心里虽犹不豫,情知黛玉所言原就在理,说不得不情愿的点了点头儿。

适逢贵喜儿又在外面儿催请了,弘历方退了出去,复又令紫鹃等人进来,服侍黛玉更了比昨儿夜里更为正式的皇后礼服朝珠与凤冠,又令换了簇新的衣衫和奶子抱好了念林念榕,一家四口方被一众太监宫女簇拥着,沿着汉白玉的御道与陛阶,往太极殿外缓缓而去,等候文武百官的朝贺,及稍后登上御辇与凤辇出宫往天坛与雍和宫去。

百官早已侯在太极殿外了,听得太监高唱:“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子殿下驾到——”后,忙都自发就地跪下了,口里犹高唱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经过了昨儿夜里的守岁,他们已经对黛玉这个皇后心悦诚服了,因此口气儿里的恭敬与爱戴,亦是发自肺腑的。

弘历自然听出了他们口气的心悦诚服,不由龙心大悦,因高声儿说罢:“众爱卿平身——”后,方就这贵喜儿的手,上到了一旁的御辇上。至于黛玉,则领着念林与念榕小兄弟两个,登上了后面儿的凤辇。

待前面儿的弘历与后面儿的黛玉母子三人一坐定,十六名明黄侍卫抬着的御辇与十二名侍卫抬着的凤辇,便在打头儿的无数彩旗和仪仗队的鼓乐下,缓缓往神武门方向逶迤着去了。凤辇后面儿,则是一百二十名身着一色服装的宫女,其后则是一百二十名侍卫,最后才是或骑了马或乘了轿的文武百官们。

往前看,仆从如云;往后看,卫队如山,端的是浩荡至极,盛大至极!

约莫花了大半个时辰,大队人马终于缓缓行上了去往天坛祈年殿的必经之路——朱雀大街。

就见街道两旁早已是万头攒动了。无数的百姓争先恐后的拥挤着,要争睹当今皇上,尤其是皇后娘娘的风采。

当瞧清楚凤辇上黛玉的绝世姿容,及她身旁粉雕玉琢、雪团儿一般的念林念榕后,道路两旁的百姓们攸地皆似被人点了哑穴一般,不约而同都张大了嘴巴,却久久发不出声响了。

半日,不知道是谁高叫了一声儿:“神仙佛祖,今儿个我可瞧见仙女儿了!”

人们方齐齐回过神儿来,便有人高声儿反驳:“什么仙女儿,分明是咱们的皇后娘娘呀!”

又有人说,“依我说,皇后娘娘可比仙女儿美多了!”

“怪道皇上那般宠娘娘呢,换了谁,也会一样儿的!”

…………

“皇后娘娘是仙女儿——”

伴随着这一声儿高叫,人群立时沸腾了,嘴里还不时发出‘呀’、‘呀’之类的惊呼声儿与念佛声儿,更有甚者是张大了嘴巴,便一直再没合拢过。

旋即便都匍匐到地上,兴奋的欢呼起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沿途所经之处,群众们无一例外都拜倒在了地上,嘴里更是热情的喊叫着空前一致的口号儿,以致御辇上的弘历与凤辇上的黛玉,都被他们的热情所深深的感动了,因命人将辇上的帘子悉数都拉开,并含着笑容,向两旁的群众们挥手示意起来。

群众们眼见自己的热情有了回报,不由越发兴奋喜悦,欢呼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当下朱雀大街整整十里的街面儿上,便汇成了一个巨大的欢乐的海洋!

此时黛玉坐在凤辇上,虽仍挂着笑意儿,她却分明觉得自己的眼角儿有了泪意,朴实憨厚热情的人们啊,她应该早些儿与他们相见的。

番外之母仪天下篇(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眼见天坛就快到了,群众们却仍自发的尾随在大队人马的后面儿,如痴如醉、热情兴奋的高喊着,压根儿没有要离去的意思。只是朱雀大街与天坛交界处的街道,到底不若朱雀大街那般宽阔敞亮,偏热情的人们又争相拥了过来,端的是脚挨脚、人挤人,渐渐竟传出一阵阵儿被挤坏了的小孩儿甚至大人们的哭叫声儿了。

人们终于意识到,即便是为了能多看一眼仙女儿一样儿的皇后娘娘,而要白送掉自己的性命,亦是多么的不值当!于是便又都往回挤去,以期能早些儿挤出眼前这堵厚厚的“人墙”。

然,后面儿的人仍在不停的往前拥,于是本就不甚阔朗的街道,霎时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惨叫的人们亦越发多了起来。

此情此境,早被骑在马背上断后护卫的傅恒及弘历另一名亲信臣子福伦瞧在了眼里,因大声儿指挥着随后的侍卫们疏散起人群来。

却不想人们早被挤得慌了神儿,如今又见侍卫们大声儿喝骂着,有几个甚至不停晃动着手里的鞭子或长枪,便以为是要那就近的自个儿开刀,不由越发慌乱不堪,因你推我、我挤你,你踩我、我压你的,场面竟比方才还要混乱了几分。

当下不止文武百官,便是前面儿御辇上的弘历与凤辇上的黛玉亦隐约听到后面儿的骚乱了,因命停了下来。后面儿随侍的弘昼、弘瞻与怡亲王弘晓等人忙打马过来,抱拳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弘历皱眉问道:“朕恍惚听到后面儿有侍卫的叫骂声儿和百姓的哭叫声儿,到底怎么一回事儿?敢是侍卫在欺压百姓们不成?”

几人忙道:“臣弟亦不是很清楚,倒是傅国舅在后面儿断后,只要传了他来,自然一问便知了。”遂挥手令了两名亲随去穿傅恒。

不多一会儿,便见傅恒打马过来了。待他行礼问安毕,弘历又拿方才问弘昼等人的话儿问了他。他忙抱拳恭声儿回道,“回皇上,侍卫们并非是在欺压百姓,实在是百姓们为了争睹皇后娘娘的风采,大量拥过来,造成了人员相互挤压踩踏,是臣与福大人令他们疏散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