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254)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这个老者叫做丁建。

他跟儿子都曾经在工部任职,如今丁业在水泥厂做技术骨干,而丁建,则是因为擅长修路搭桥,被收纳进了工房。

“商铺街这里,将来肯定不管是污水还是雨水,都排泄量比较大,草民先前去看过,这里地势偏低。将来修路的时候,路中间需要拔高,两侧做人行道的同时也拉低路边,走排水泄洪会比较合理。下水井得再多打几个,这里人多,不能做明渠,要挖地下排水涵洞——因为人多,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所以还得在涵洞下面造铁闸门,砖石做通道,闸门要用铁的。做棱形孔状,可拆卸,能阻挡住较大的垃圾仿制通道堵塞,后期方便清理——”

邵安进来的时候,听到丁建在说这番话。

不愧是工部出身,曾经负责过京城的路面铺设和地下排水搭建,所以说出来的话都很专业。

陈庚年跟富春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注意到邵安进来,陈庚年将手中的图纸交给他,说道:“暂时商议出来了排水排污的整体规划,但具体还是得按照实地调整。走吧,一起去商业街,先打个样板出来。后面的规划,就是翻盖哪条街的房子,先挖排水沟渠,然后扒房子盖新房,同时铺设水泥路做绿化,工程只要一开始就抓紧进行,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房子建出来。房屋修建期间,只能安排百姓住临时棚区房,这个你就暂时不用管了,我找其余人去办。”

邵安闻言长舒一口气:“好。”

关键忙碌期,大家也不耽搁时间。

既然邵安来了,陈庚年就带着他们赶往商铺街。

此刻的商铺街,可谓是乱哄哄的。

老板们在着急忙慌搬家,嘴里还笑着跟附近民众打招呼:“不是不干了,等盖好房子再搬进来!我们都在隔壁那条街摆摊啊,每家店都去,衙门划分好了固定的摊位,有需要都来!”

但一部分上工的民众在催促他们赶紧搬家,因为要等着扒房子呢!

另一部分工人已经热火朝天开干了,他们要挖排污排水的明暗渠,还得挖下水井,井下到时候还得做砖石涵洞,除此之外,渠道里还得铺走水的陶管——

哦对,说起来陶管!

来这边监督工作的县衙工房差役一拍脑门,大声喊道:“有人去通知葛华了吗?他人呢!”

这会儿已经开始动工了,工人们在挖渠,有人往外面运土料残渣,有人往里面推沙子准备垫路基。

一片闹腾当中,一辆牛车拉着一板车的陶管,逆着人群驾驶进了商铺街,引来一片张望。

娘嘞,这啥玩意儿呐?

板车上,葛华大声回应:“来了来了,县太爷到了没?”

“还没有——”

工房的差役正准备回话,一回头老远就瞧见有民众们自发让路,当即改口:“已经到了,时间刚好!葛师傅,您赶紧过来吧!”

葛华不敢耽搁,赶紧从车上跳下来,抱着两小节陶管就去找县太爷。

陈庚年一下车就在找葛华呢,瞧见他抱着陶管过来,当即笑问道:“成了?”

现代城建的地下水管道,一般都用的pvc材质。

但古代没有这玩意儿,不过没关系,陶制管道其实并不输给pvc分毫!又有葛华这样的烧陶工匠在,做一个暗扣,将两截陶管卡在一起的工艺,对他来说并不算难。

“做成了!县太爷您看,这两节陶管,就这样对准卡槽位置,刚好可以契合。到时候如果还觉得不牢固,可以外面再用水泥封死。只留下固定的一些管道活口,将来方便替换或者修缮。”

葛华将陶管卡在一起,给陈庚年看。

果然是巧夺天工的手艺,卡的十分严实,完全不用封水泥就能行!

陈庚年赞叹道:“好精致的手艺。”

旁边,丁建同样一脸兴奋:“有了这些陶管,排水系统肯定能顺利施工。”

陈庚年当即笑道:“走,去做个样板路出来试试。”

“县太爷来了!”

“快快,都给县太爷让出路来。”

“县太爷要做什么?”

“应该是要做排污水,以后县城各户人家用完的污水,都会通过地下排出去。你看到那人抱着的陶管了吗,应该就是从这陶管里把污水流出去。到时候不仅商铺街,整个县城都要挖沟渠,埋陶管。”

“乖乖,这么大的工程量啊!”

民众们其实也不懂什么是‘排污系统’。

但一听说全县城都要铺陶管,都被这大手笔给惊呆了。

那可都是钱呐!

确实都是钱。

所以陈庚年已经计划着,再开一家烧陶厂,节省一下成本开支。

来到街道上以后,已经有污水渠被挖掘出来。

陈庚年带着丁建、邵安等人,核对图纸上的渠道定点,下水井位置,同时让人去修建涵洞,最后做了个排污实验。

这个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将陶管接起来放进沟渠里,然后在下水井位置往下倒水,水流顺着涵洞接进陶管,然后流淌出去。

看似很简单,但这实际上包括了排蓄、分流、过滤等功能,确保将来家家户户的污水都能排出去,也确保雨水太大的时候能够泄洪。

这边排污实验刚做完,那边工房的人来汇报,说是商铺街搬空了,工人们准备扒房子。

陈庚年跟富春对视一眼,笑道:“行,那咱们也赶紧退出去,去外面瞧个热闹。”

是真瞧热闹!

商铺街在江县存在了这么多年,如今也要扒了,谁不想来凑个热闹呢?

民众们都被劝到远一些的安全区域。

大家看着那边施工工人商量怎么扒房子,一个个纷纷议论。

“哎呦,真要扒了啊?这条街从我出生开始都有了,以前不在意,现在一听说要扒了,心里咋有点空落落的。”

“空落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对对,这扒了又新盖的砖瓦商铺街,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地里四百多斤的亩产量,大豆和棉花,还有方便好使的煤块,都是咱江县人日子越过越好的证明啊!”

另一边,扒房子的工人们可没有那么多感慨。

大家站在外面的围墙处,齐齐开始喊口号——

“3、2、1——推!”

轰!

伴随着工人们的口号,一家铺子轰然向前倒塌,激起一片尘土飞扬。

江县人看着那坍塌的街道,一个个眼睛都在发亮。

扒掉旧城区,盖起新城区,咱这也算是亲自来见证‘江县蜕变’,一起跨进‘新时代’咯。

接下来,撸起袖子干活吧!

第89章 089

◎大豆棉花成熟,豆油豆皮豆腐、棉布棉袄统统安排!◎

随着商铺街被拆除, 江县这场全民参与的城市建设,算是正式拉开帷幕。

七月份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但架不住人们内心有干劲儿啊!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大家都觉得,今年夏天其实没有去年那么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