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夏生活手札(42)

作者: 坟前 阅读记录

阿爹欣喜若狂,掂量着这句话中自己熟悉的字眼,给我大哥取名“山有。”

后来又生了我,觉得不能浪费了当初的两条猪肉,用一种“价值最大化”的前卫思想,将“荷花”这个词,盖在了我的脑门上,还喜滋滋的道“有头有尾。”

山有和荷花.....

哎。

我十分不满阿爹的没文化。

得到了阿娘的准许,我兴致冲冲的坐在门外思考自己应该叫什么名字比较好,思来想去好几天,都没有好的注意。

叫淑芬?

翠芬?

还是翠英?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别人没文化,而是你讽刺完别人,回头却发现原来自己也不行。

我坐在小板凳上,小爪子拖着腮,颇为惆怅。

“你在想什么?”

阿晚道。

这几天隔壁进进出出,我已经知道她要住在我家隔壁,村中还盛传,她是京都贵人家的孩子....我看了她一眼,这种孩子,应该会取好听的名字吧?

我忍不住告诉了她自己的烦恼。

阿晚笑了起来,道:“你阿爹可真有才。”

我有些生气,这肯定不是夸奖。

自己的阿爹自己疼,别人嘲笑就不行。

我很想嘲笑她:“你还没爹呢”

但这话还没说出口,阿晚就道:“我帮你取个名字吧。”

她问:“你姓什么?”

“梨,梨花的梨。”

“那就叫梨枝---枝叶的枝。”

这名字依旧普通,但阿晚的话有种魔力,平白的让我相信这名字好的很,并沾沾自喜---这么好的名字就归我了。

此后在很长的岁月里,我都解释不清,这到底是什么缘故,但因为取名一事,让我跟阿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我是觉得值得的,且多次在她面前都没将心中之话说出口,导致阿晚评价我是“窈窕淑女”,“静若处子。”。

她每次夸我一句,我就心跳一次,后来随着长大,我长的也越来越好看,她便夸的更多,有段时间,我甚至每天都在蹦蹦跳。

我知道这不正常。

十一二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懵懵懂懂的知道点东西了,在大哥娶了大嫂后,我跟着兴奋的阿娘忙前忙后,便尤其明白,喜欢,嫁娶,是什么东西。

我对阿晚这种欢喜,是令人不耻的。

但我还是欢喜。

只是带了些小心翼翼。

特别是阿晚决定要去京都后,我不得不笑着埋葬自己的欢喜。

后来常去盛先生家看书,一日看见本云州杂记,里面书写了狐妖和书生的爱情故事。

彼时爱情两个字常常刺痛我,但书里的插画实在很对我胃口,我便看了下去。

故事是这样写的。

从前有一只红色的狐狸,常常在云州的红叶李树上嬉戏。

它嬉戏的树下,总有一位书生在画它的神态。

狐狸爱上了书生,但是书生有自己的心爱之人。

至始至终,他都不知道,有只狐狸曾经爱过他。

盛先生见天色已晚,就将书借了我回去细看,那晚,我点着油灯熬夜看完,哭的稀里哗啦,不知道是为狐狸,还是为了自己。

第二天,我跑去红叶李树下,摘了些红叶李树枝给阿晚捎去了京都,心中愁丝满地。

我实在不是个矫情的人,十多年来虽然不喜言语,但是心境开阔,为人开朗,即使喜欢上一个注定不会有结果的人,也没有丧失生活的斗志,我阿爹阿娘还在世,容不得我不孝顺,整日寡淡着脸给两老添堵。

后来又过了几天,京都有信来,阿晚要成亲了。

新郎官是她从小喜欢的白月光。

她爱新郎,新郎也爱她。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抱着坛酒,在红叶李树下求醉。

我从来都知道,这份感情是见不得光,我就算再完美,做的再好,在阿晚的心中,都是一个妹妹。

妹妹是什么呢?

是一旦跨了界,阿晚没准会有种乱/伦般恶心。

我便连看也不敢看她了。

我怕。

我从树上再折了些红叶李,穿上了自己缝制的嫁衣,站在树下看树上的风景。

当年书生也曾这样看过狐狸吗?

他真的不知道狐狸眼中露出的情谊吗?

知道了又如何呢?

我倒一口酒,看着满地的树叶,红彤彤的,像血。

一滴泪落在树叶堆里,不见痕迹。

我虔诚的握着红叶李,跪在地上,喃喃道:

“一拜天地。”

天地可拜,命运难改。

但我也想去看看她是如何与别人拜天地的。

那是我第一次去京都,不似云州孤苦,京都繁华若锦,阿晚接我回了盛府,跟我睡在一张床上,说着对新郎官的喜爱。

她在旁边说着自己对别人的情谊,我也第一次生出些邪恶的心思,幻想着要是阿晚当初死在了战乱中,是不是,我就可以不顾别人的眼光,将自己的名字,属上她的姓。

她抱着枕头看着我笑,我也陪着笑,笑这种东西,从我第一次见到她,就会了模仿。

她的嫁衣是我一件件穿上去的,也是我慢慢扶着她,送出了门,她说我是她的伴娘。

她还想给我找个京都的夫君。

我看着她幸福的样子,笑着拒绝。

“不了,我心里有了书生。”

回到云州之后,我颇有种心死如灰的感觉,阿爹阿娘也觉察出了不对劲,但都以为我是路途疲惫,唯有大哥,摸着我的头道:“睡一觉,睡一觉就好了。”

我只想长睡不醒。

晕晕乎乎的病了几年,死前却突然想起,阿晚问我:

“那个书生是谁呢?”

我却回答不上来了,睁眼看看,只有父母兄嫂伤心欲绝的痛哭声。

大夫说我是伤情过甚,了无生趣。

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想活的,我只是生了病,生不由己。

到底了,我对不起的,想想,也只有床前的家人。

我的一生,说不清是好还是坏,连判官也道:“无功无过。”

他旁边的小姑娘在抄录我的一生,在“心悦盛家阿晚”处吃了一惊,惊讶道:“天啦,你竟然喜欢女人。”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怕什么呢?

我很淡定的告诉她:“不过是喜欢上了女人,有什么可惊讶的呢?”

默了默,又道:“没准你将来就喜欢上了女人。”

判官皱了眉,让鬼吏押我去轮回,小姑娘陪着我走最后一程,问:“你后悔吗?”

后悔?

后悔什么?

我看了她一眼,笑道:“不过是命中注定。”

她看着我,突然道:“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今生一切都不再记得,下辈子,记得爱上一个爱你的人。”

我端着孟婆汤一饮而下,转身上桥。

“承您吉言。”

愿我此生结下足够的缘分,换她下辈子倾心相顾。

*****

小剧场:

很多年之后,姜潮落当时规划的苏州园林建出来了,园子里每日都是人满为患,为此,姜潮落便开始限流,有些人便将主意打到了姜家三个小孩子身上。

姜清作为家里的老大,平日里接到的暗示尤其多,对这种事烦不胜烦。他回家有些负气的对姜潮落道:“阿爹,你不要再做生意了,苏州园林咱们关了吧。”

姜潮落此时也正在为“外卖”这一项新生意做策划案,如今车马流通,边疆又没有战乱,大夏朝富裕起来,除了权贵人家,很多小康人家也都开始享受起了生活,比如,下个馆子什么的,都是可以接受的,姜潮落便在盛晚的建议下,决定搞个外卖。

这么些年,大家都对姜家时不时搞出新玩意已经是生不出惊讶的心思了,又因为有国家老大的支持,姜潮落很多项目都开展的如火如荼,忙的不可开交。

这时听见姜清让自己不要做生意的话,真是哭笑不得。

他问:“怎么了,阿爹做生意惹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