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姐儿从良(下)(7)

作者: 碧螺 阅读记录

贺均平继续与手里的核桃埋头苦战,“你若是看中了,大哥岂会反对。他一向都听你的话。”

卓云愣了一下,想了一会儿,慢慢放下手里的核桃发起呆来。贺均平很快发现了她的不对劲,一脸关切地问:“怎么了,你?忽然就不说话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卓云打了个嗝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吃撑了。”

贺均平顿时哭笑不得,把面前小碟子里的核桃仁收了收,问:“那这个你还要吗?”

卓云想也没想就把小碟子端过去了,“没事儿,一会儿就饿了。”

第二日卓云特意起了个大早,还换了身绯红色的锦袍,收拾得干净清爽,十分养眼。七婶一见她这模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高兴道:“年轻人就是得好好打扮,穿得鲜亮些,这样多好看。”

说话时,贺均平也开门出来,他今儿穿得却是素净,只随意套了件半新不旧的浅灰色夹衣,脚上的靴子也微微变了色,但因他气度不俗,依旧让人不敢轻视。他一瞅见卓云也笑起来,摇头道:“阿云你今儿穿得这么光鲜,不晓得的还以为是你要去相亲呢。”

卓云故作高深地仰起脑袋,只笑不语。

三人上了马车一路到了东头巷子,卓云与贺均平没下车,坐在马车里等着。马车并不大,小小的逼仄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贺均平无端地觉得心跳得厉害,他们离得这么近,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卓云的呼吸声,悠长而平缓,让他忍不住的口干舌燥。

贺均平藉着说话的机会悄无声息地往卓云身边靠了靠,“七婶怎么还没出来?”他问,鼻息间嗅到卓云身上淡淡的少女体香,下腹立刻升腾起一股热意,身体的某个部位竟然有了些变化。

“许是还在说话呢。”卓云倒是不急不慢,小声道:“又不能和人家明说,拐弯抹角地想要把人给引出来,多不容易。”话刚落音,前方的小院子“吱呀——”一声开了门,七婶与一个年轻姑娘一前一后地走了出来。

卓云没急着掀开帘子仔细看,只凑到车窗边小心翼翼地偷窥,那赵家姑娘果如七婶所说生得端正标致,虽不能说有多美,但眉目清秀,眼神温和坚定,让人心生好感。难怪七婶一个劲儿地夸她。

卓云目送着赵家姑娘与七婶不急不慢地出了巷子,这才招呼车夫调转车头跟过去,才一抬头,猛地发现贺均平竟与自己紧紧靠在一起,他也伸长了脖子凑到车窗边查看外头的情况,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外头,神情很是关注,脸颊几乎与卓云的脸贴在了一起。

卓云伸出两只手,一左一右把他的脸挪到一边去,咬着牙小声地骂:“你给我老实点儿。”

贺均平睁着一双湿漉漉的眼睛一脸无辜地看着她,眨巴着眼睛问:“我怎么了?”

“你少来!”卓云没好气地瞪他,这小子在他身边五六年,身上长几根毛她都知道,居然还在她面前演戏,“滚一边去。”

贺均平咧嘴笑,摸了摸鼻子无奈地往旁边挪了挪。

第八章

马车一路跟出了巷子,七婶带着赵姑娘进了家绣坊。卓云差不多猜到七婶把赵姑娘带出来的借口了,想了想,掀开帘子跳下车,贺均平既然紧随其后,二人一前一后地进了绣坊。

卓云今日穿得光鲜,一进屋便引得店里众人瞩目,伙计火眼金睛,赶紧抛下七婶与赵姑娘迎上来,点头哈腰地招呼道:“两位客官请问想买点什么?我们绣坊有新到的双面绣,百鸟朝凤、喜鹊登梅,都是城里的大家所制,价钱公道,式样新颖……”

卓云没理他,看着七婶故作惊讶状,“七婶儿,你怎么在这里?”

“哟,是二公子和贺公子啊。”七婶演起戏来也很是自然,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立刻挤出笑容上前来问好,“两位公子怎么得空亲自出来买东西了?”

卓云笑道:“家里头太素净,要买几样绣屏装饰装饰,不想竟遇着七婶。唔,这是您家闺女?”她客客气气地朝赵姑娘点点头,赵姑娘亦客套地回礼,大大方方,倒也不拘谨。

“不,这是赵姑娘。”七婶笑着解释道:“这家绣坊的东家算得上是我舒适,正巧赵姑娘绣活儿好,便领了她过来让绣坊帮着寄卖。”

卓云自己女红不好,自然也不会强求嫂子要如何,但听得七婶夸赵姑娘绣活儿好,心里头却还是欢喜的。她身着男装,自不好盯着人家赵姑娘看,寒暄了几句后,便笑着与七婶告辞。

“怎么样?”一出门,贺均平便快步跟上前,凑到她身边小声问。

卓云点头,“不错。”说罢她又笑起来,斜了贺均平一眼,抿嘴笑道:“放着这么个英俊小生也不多看一眼,那姑娘比咱们家隔壁的肖姑娘可稳妥多了。”

贺均平也转过头看着她,漆黑的眼眸中笑意盈盈,“就因为那肖姑娘多看了我一眼,阿云就一直醋到了现在?”

晚上吃饭的时候,柱子一直盯着贺均平的脸上看,欲言又止。小山几兄弟一声不吭地埋头吃饭,仔细一看,四个人的小脸却都涨得通红。贺均平却是淡定非常,不急不慢地舀了一碗排骨汤放到卓云面前后,这才又给自己舀了一碗。

七婶把所有的菜都上好,解下围兜也坐了过来,才将将落座,立刻瞅见贺均平左脸上的一大块青紫,不由得讶道:“哎呀,贺公子这是怎么了,跟人打架了?脸上怎么弄成这样?伤得可不轻啊!”

卓云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贺均平却依旧淡定,很是客气地朝七婶笑了笑,道:“不小心磕到了。”

“磕到了?”七婶狐疑地盯着他脸上的伤看了半晌,有些不信,谁能把脸磕成这样不蹭破半点皮的。但既然贺均平这么说了,她也不好追问,小声嘟囔了几句什么,便没再说了。柱子斜着眼睛看卓云,深深地叹了口气。卓云白了他一眼,没说话。

待用完了晚饭,卓云朝七婶使了个眼神儿,七婶会意,收拾完碗筷后便悄悄敲了卓云的房门。

“二公子可看好了?”七婶打量卓云的神色,见她面带微笑,眉目温和,猜想她定是十分满意,自己也忍不住带上了笑,高兴道:“我就说么,那赵姑娘的人品才貌可是没得说,若不是因为家里有个弟弟拖着,早就被人给娶走了,如何会一直拖到现在。”

卓云点头笑道:“如此还请七婶帮忙上门试探试探口风。婚姻大事,讲究个你情我愿,若是赵姑娘不肯,我们在这里说破了嘴也没用。她若是应了,我再寻了媒人登门提亲。至于赵家小弟,那孩子聪明懂事,人又机灵,赵姑娘若是进了门,自可带着他一起住进来,无论是大哥还是我们都视他为亲弟弟。赵姑娘若是依旧拿不定主意,七婶尽可领着她去同安堂瞧瞧我大哥……”她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话,委婉地请七婶帮着在赵姑娘面前多说几句好话,罢了又递了个荷包给她,算是多谢她帮忙的谢仪。

七婶晓得她素来大方,倒也不推辞,拍着胸脯应道:“婶子办事你放心,最迟后天就给你二公子答覆。”

果然,第二日上午刚刚用过早饭,七婶便拎着两盒糕点去了东头巷子。

赵家家贫,赵姑娘平日里都在家里头做针线、浆洗衣服来补贴家用,七婶到的时候,她正在晾衣服,开门见七婶,脸上立刻露出欢喜的笑意,“是七婶儿啊,赶紧进来,赶紧进来。”她迎着七婶在院子里坐下,又赶紧去厨房烧水煮茶待客。

七婶拉住她,笑着道:“阿欣莫要急,先坐下来,七婶有话要跟你说。”

赵姑娘笑,“说话不急,容我先给您沏壶茶过来。”她手脚利索,不一会儿便拎着一个粗陶茶壶出来了,给七婶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又笑道:“这是小宝铺子里的掌柜给的麦子茶,虽不精贵,却难得的香醇。”她提及赵小弟时眼睛微微发亮,显然对这个弟弟很是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