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春暖(33)

作者: 幕心 阅读记录

魏正则却笑道:“上次秦大人送的画我甚是喜欢,此次不过是借个由头还礼罢了。再说,李大人送的礼才更贵重。”

李赞摸摸下颌花白的胡子:“哪里哪里。”

他一生清廉,若不是孙子看上秦家嫡女,他还舍不得呢。

秦良甫倒没有多疑,李赞又请他晚上一同在会仙楼参加践行宴,秦良甫思忖片刻,还是应下了。客套一番,几人见无甚好谈,便各自回衙门理事。

魏正则左右没有可整理的卷宗,待明日交了官印,便要领着文书前往渭州。和大理寺同僚作别一番,他提早离开,回府收拾细软行李。

故此,锦玉赶到魏府,便见一派忙碌搬迁之象。

二九章 及笄

“徐伯?你们这是要去哪里?”锦玉疑惑极了,伸手替徐伯将两个包袱放进箱子。

徐伯见得她,不禁向她身后张望,发问:“你家小姐呢?”

锦玉道:“小姐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她差我来问魏大人明日可否参加她的及笄礼。”

徐伯叹了口气,摇摇头,颇为难过:“大人去不了,他遭贬渭州,明日一早便要离开京城。”

“什么?”锦玉大惊失色,“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徐伯倒没有隐瞒,一五一十说了,锦玉怔在当场。

徐伯放下手中东西,又道:“我去找大人说说。”说着便朝书房走去。

魏正则正埋首整理书籍,这些书多是孤本,十分重要。门突然被推开,徐伯躬身进来,禀报道:“大人,秦姑娘差锦玉过来,问你明日是否前往秦府,我给回绝了……你当真不去和秦姑娘道别吗?”

魏正则动作一顿,沉声道:“不必。”待捆好一摞书,才问,“她……怎么没来?”

徐伯长叹道:“秦姑娘倒是想来,可她生病,卧床不起……”

“病了?”魏正则手一抖,刚摞好的书籍便散落一地,“什么病?”

“风寒而已,只是来势汹汹,免不得身子发虚。”徐伯见他眉头微蹙,就知道他定然是关心秦画晴的。

魏正则立刻伏案疾书一封信,折好递给徐伯:“拿给锦玉,让她去太医院寻宋太医。”

徐伯接过答是,张了张嘴想说几句,但看魏正则眉宇间疏淡的神色,到底没说出口,叹了口气,甫转身离开。

***

天气愈发阴冷,下午又纷纷扬扬的下起大雪。

秦画晴窝在床榻上,盖着厚实的锦被,脚边放着汤婆子,正拿着荷包刺绣。

锦玉回来时,裹挟了一身风雪,秦画晴连忙让她过来暖暖身子。

“他怎么说?”秦画晴立刻从床上坐起,催促着问。

锦玉嗫嚅半晌,道:“魏大人不会来。但他得知小姐你生病,专门让宋太医给你配了药。”说着,锦玉便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一粒药丸,服侍秦画晴吃下。

秦画晴只觉苦涩难当,可这份苦涩,不知是因为药,还是因为心。

“他有没有说为什么不来?”

锦玉叹了口气,“即便他想来,也来不了。魏大人因上次替老爷求情,惹怒了皇上,将他贬官,明日就要离京,哪能留下呢?”

“贬官?”

“大理寺卿贬为渭州刺史。”锦玉又解释道,“小姐,你也莫在意这些,魏大人和老爷的关系你不是不知,该避讳的一样都不能少,他这次离京未免不是好事……”

秦画晴呆若木鸡,锦玉嘴巴一张一合她却听不清在说什么。

原来命运的轨迹没有改变,魏正则还是被贬去渭州!但上世是因父亲的陷害,这次却因替父亲求情,始终和秦家息息相关。

渭州地势偏僻,外祖母很早以前就说来京城探亲,就是因为路途太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来。那地儿常年水患,外祖母他们早就想搬迁,可又舍不得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

靖王起码还有几年才会登基,换言之,魏正则很久不能回京……从此,是要和他断了音讯?

秦画晴瞬间五味杂陈。

宋太医的药确有奇效,到了夜里,她脑子便不晕了,人也精神,脸上浮现红润。

张氏亲自送来明日及笄礼上要用的东西,顺便叮嘱她道:“正宾是裕国夫人,司正是卢夫人,赞者请得是虹玉县主,倒也不丢咱秦家脸面。”

秦画晴倒不甚在意,“左右不过是庆贺生辰,一切从简就好。”

张氏摸了摸她的长发,叹道:“你呀,这一下子就长大了,懂事了。”

秦画晴微微一笑。

张氏又让春茜拿过一方册子,递给秦画晴说:“你且看看这些宾客送的贺礼,这些东西今后都是要给你添置成嫁妆的。”秦画晴随意翻看了两页,正准备合拢,却猛然看见了魏正则的名字,揉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这……魏大人怎会给我送礼?”

张氏凑过去一看,了然道:“你父亲晚上回来,让我将这些东西登记在册,还以为这多宝流光金步摇是李赞送的,却不料是魏正则托他带来的礼,那人做事一向出乎意料,谁知道他又是什么意思?但东西是好东西,放眼整个京中也找不出的同款首饰,过几天便拿来给你。”

秦画晴呆呆的看着册子上的名字,想到他明日便要离京,半分喜悦也无。

天边蒙蒙亮,锦玉和黄蕊便来伺候秦画晴梳洗打扮。

一夜大雪还未停歇,院里院外都白雪没过脚踝,一脚踩下去嘎吱响。府里的婆子护院都冒着风雪,拿着扫帚、铁铲清扫,忙忙碌碌。

锦玉挑了件厚实的月色梅花丝裳裙给秦画晴穿上,外边又给罩着桃红芙纹滚白貂毛大斗篷,秦画晴一张小脸几乎全藏在了毛茸茸的斗篷里。

她觉得身上重的很,不禁忸怩道:“会不会穿太多了?”

锦玉拿起一个喜鹊绕牡丹铜手炉,递到她手心,说:“小姐,你风寒才好呢,瞧外边儿这么大的雪,又受凉可怎办?”

秦画晴望着窗外的大雪,呢喃问:“你说,这样的天气,魏大人还会走吗?”

锦玉一噎,迟疑道:“小姐,你且莫要想了。”

秦画晴垂下眼帘,摩挲着手炉上雕刻的花纹,沉默无语。

用过百合莲子粥,就听两个丫鬟说裕国夫人等人到了,张氏在正堂会客,正堂里全是女眷,宾客宴席要等晚上秦良甫回来主持。

到了吉时,秦画晴按规矩跪在准备好的垫席上,裕国夫人微笑着取过象牙篦子,给她梳顺头发,挽了一个高高的双螺髻。卢夫人和张氏是多年好友,亦是司者,从朱漆雕花托盘的锦盒中取出三支累丝嵌宝珠仙草簪,递给裕国夫人。

裕国夫人朗声道:“家道以正,王猷有伦。妇德尚柔,含章贞吉。既昭妇则,又擅母仪。具宣闺范,有裨阴训……”

她念了一连串方毕,秦画晴叩首应诺:“女当谨从。”

随即裕国夫人为她插好三支金簪,虹玉县主立刻上前扶簪,三加之后,及笄礼成。

秦画晴站起身,伸手捶了捶膝盖,朝裕国夫人等人道谢,一旁的虹玉县主笑道:“你现在可是大姑娘了。”秦画晴笑着答是。

本该由秦画晴带着诸位在秦府逛逛,但这般大的雪,没人愿意出去受冻,便都窝在正堂闲聊。张氏念见秦画晴一直神色郁郁,以为她病还未好,便让锦玉将她带回明秀院休息,中饭也不必冒雪出来,一切由她操持。

秦画晴回到明秀院,抖落帽上雪花纷纷,便坐在锦榻上发呆。

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隐盖了眸中忧愁。

锦玉也知道秦画晴在想魏正则,可她却什么也不敢说。桌上摆着几个锦盒,都是张氏让春茜送来的,里面是各样珠宝首饰。秦画晴目光落到那锦盒上,突然站起身,飞快的将一个个盒子打开,果然看到了那多宝流光金步摇。

她拿起步摇,轻轻摇晃,琳琅的流苏碰撞出好听的玉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