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春暖(36)

作者: 幕心 阅读记录

他今年六十三了,没几年就要致仕,若能抱个重孙,也不枉这一辈子忙忙碌碌。思及此,李赞又蹙眉道:“万一秦家人不同意怎么办?我瞧你们书院陈夫子的女儿不错,要不然……”

“祖父!”李敝言略有不悦,固执的偏头,“除非秦姑娘心中另有他人,或不喜孙儿,否则不会罢休。”

当然,李敝言和李赞都觉得这不可能。

李赞老脸笑开了花,安慰道:“好了好了,待过两月,便让你母亲寻个媒人去秦府打探。”

李敝言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到底家中无人反对,悬着的心便稳当了。

***

这日,好不容易雪霁云消,暖阳和煦,秦画晴便带着锦玉去铺子查看。

粮油铺那边一如既往,生意不好不坏,小雅食肆偶尔烤羊肉,还能满座,由于天气恶劣,秦画晴便不让张管事委托人去别的地方开粥棚,嘱咐他们开春再办;成衣铺上新的冬装依然走俏,虽然款式不打眼,但质量上乘,制好的狐裘、兔毛围脖毛色都油光水亮,一看就名贵不凡。再者,蝴蝶衫将“锦绣”的招牌打了出去,京中贵女倒觉得穿锦绣成衣铺的衣衫更彰显身份。

“东家,这是本月的账本。”罗管事捧来两本账簿,一本是崇州的,一本是京城的。

秦画晴坐在八仙椅上,捧着手炉,让锦玉翻给她看。

看着看着便笑起来:“怎么分铺的收益比京中还高?”

罗管事恭敬的答道:“京中时新蝴蝶衫,好些地方眼馋却买不着,好不容易崇州开了一家咱们的分铺,可不都抢着去买吗?冬天买夏天的衣衫价格略便宜,听崇州的管事说,那边的女子都喜欢穿着蝴蝶衫,外面罩一件厚皮草,虽说这季节穿着有些凉,却甚是好看。”

秦画晴思索片刻,道:“生意不差便是好事。我打算在附近几个州县多开几家,这些日子便劳烦罗管事费心,培养几个人手。”

“哪里哪里。”罗管事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多开分铺他管的权利也就越大,从各地分铺收来的油水也更多,对于此事自然是不遗余力。

秦画晴知道他的打算,都是些蝇头小利,没有戳穿。当主管事劳心劳力,若一点甜头也不给人家,他还怎么心甘情愿的做事?

坐了片刻,秦画晴便从后堂出来,准备在铺子转转,给家里人挑几件合适的带回去。罗管事跟在她身后介绍道:“东家,这件百子刻丝银鼠袄是店里新制,配夫人正合适。”

秦画晴看颜色不错,摸摸料子觉得很好,便笑道:“包起来吧。”

她刚转过身,便见一群人呼啦啦涌入铺子,当首的正是永乐侯世子薛文斌。他身边立着一名娇俏姑娘,身穿百蝶穿花锦缎袄,撒花洋皱裙边系着绿色宫绦,青春靓丽。

恰好这人秦画晴识得,乃薛文斌的一个远房表妹,名叫谢晴蓉。

她嫁进侯府第二年,薛文斌便和谢晴蓉搅到一块儿了,非要将她娶回家,若不是秦良甫权势还在,薛文斌不敢,指不定秦画晴还要受多少侮辱。

“真是凑巧,秦姑娘也来逛铺子么?买了什么,通通记在我账上!”薛文斌看见秦画晴双眼一亮,忙迎上前,谢晴蓉脸色顿时便沉了下来。

秦画晴无意和薛文斌扯上关系,更不想莫名其妙被谢晴蓉恨上,往后退了一步,欠身道:“多谢世子美意,不过是为家母买了件鼠袄,这便要回了。”说罢,秦画晴便让锦玉抱着东西准备离去。

薛文斌不知道为什么,秦画晴每次见到他都避之不及,他反而生出一股不服气的心理,眼看秦画晴将要离开,伸手就去抓她胳膊,好在秦画晴反应极快,往侧边一躲,恼怒道:“男女授受不亲,世子自重!”

锦玉闻言,脚下一趔趄,心道:小姐,你还知道授受不亲啊……和魏大人在一起可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随意的很啊!

薛文斌被她拂了面子,也极为不乐:“秦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秦画晴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谢晴蓉突然插嘴道:“表哥,这位姑娘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么?让你离她远点。”

她这话说的直白,相当于直接扇薛文斌的耳光。

秦画晴没反驳,算是默认。

薛文斌脸色一青,气的牙痒痒,却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长舒一口气,微微笑道:“秦姑娘,来日方长,你总会对薛某另眼有加的。”

他这种男人就是贱骨头,越得不到越是想念。平时看惯了对他千依百顺的女子,秦画晴这样处处避他的,反而来了兴致。秦画晴听见他这话果然脸色不愉,柳眉微蹙的样子别提多好看。薛文斌瞧瞧身旁的谢晴蓉,突然便觉得她的姿势寡然无味。

秦画晴连虚以为蛇的客套都不施舍,转身便和锦玉离开。

薛文斌看着她的背影,冷哼一声。

这件小事并没有在秦画晴心中留下痕迹,她回到秦府,将鼠袄给张氏穿上,果然十分合身。张氏摸着衣襟,笑眯眯的说:“这衣裳倒是好看,刚好虹玉县主递来邀帖,让参加半月后的鹿宴,届时我便穿这件罢。”

“什么鹿宴?”秦画晴一愣。

张氏笑着解释:“虹玉县主在围场猎了好几只鹿,便择了时辰,邀请交好的世家去尝个鲜。”

京中贵女一无聊就喜欢弄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秦画晴见怪不怪,“嗯”了一声,道:“冬天吃鹿御寒,倒是不错。”

张氏拉着她手,坐在鸡翅木的小几旁边,让春茜捧来一本厚厚的册子,摊在桌上,示意秦画晴翻看。

秦画晴呆呆的问:“母亲,这是什么?”

张氏眨眨眼:“自然是好东西。”

秦画晴翻开第一页,发现是一名男子的画像,一旁写有生辰八字,姓名年纪,还有家世功名的详细注解,一连翻了几页,都是如此,顿时反应过来,仿佛触电一般将册子扔开,恼道:“母亲,你给我看这个干什么?”

“自然是让你挑选啊。”张氏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你也到了适婚年纪,先找户好人家订亲,免得在家待成个老姑娘。”

秦画晴蹙眉道:“母亲,我才十五,这事儿不急。”

张氏却反驳说:“哪里不急?你看陈翰林的三个女儿,都是十四便指了人家,现在孩子都有了。”说到此处,她叹了口气,“也不知我和你爹,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小孩儿都是软软糯糯的,瞧着就喜欢……”

“喜欢便和爹再生一个好了!”秦画晴倏然起身,“母亲,我还有事,先回院子了。”

“画儿!”张氏想要追出去,却被春茜拦着,宽慰道,“夫人,小姐兴许是害羞呢,你总得给她点心理准备。”

张氏一想也是,叹了口气:“倒是我太着急了。”

秦画晴气冲冲回到院子,莫名心里升起一股烦躁的情绪,黄蕊抱了炭盆进来,瞧主子脸色,不敢多言,又蹑手蹑脚的退出去了。

锦玉迟疑半晌,才道:“小姐,夫人也是为你着想,你别生气。”

秦画晴趴在桌上,用指甲剐着铜手炉上的花纹,叹道:“我怎会生母亲的气,只不过是有些厌烦罢了。”

锦玉疑惑道:“小姐为何厌烦?”

“你想想看。”秦画晴苦涩道,“嫁人后,便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早上天不亮便要去给长辈请安、晚上又要伺候夫君,夫君若对你一心一意也就罢了,但他若三妻四妾,一年抬好几个妾室通房,便要无休止的和那些女人争求夫君的宠爱。人的一颗心,怎能分成无数份呢……再者,秦家人丁不兴,父亲从来不让我和弟弟遵守那些繁复的规矩,母亲也溺爱我们,试问京中哪户人家还有咱们秦家好呢?倒不如一辈子留在秦家。”

“小姐,你可别生出这份心思!”锦玉一惊,忙惊呼出声。

秦画晴知道自己这些想法说出来他们也不会明白,无奈的摆了摆手,“兴许过三五年,我这想法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