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公主(52)

吉辰一到,礼部堂官引着顺治帝先往慈宁宫向太后行礼,然后往太和殿阅册升庭,一时金鞭响起,乐工齐奏,诸王公大臣,有品命『妇』,都穿了大装于午门内肃立,只等凤凰来仪。

直等了半日,皇后仪仗方冉冉而来,顺治帝率队迎出门外,只见旌旗蔽日,鼓乐喧天,正、副使骑马先行,皇后仪驾、册亭、宝亭随后,接着是皇后的凤辇,前有四命『妇』导引,后有七命『妇』扈从,都一概骑马,内监在凤舆左右扶舆步行,内大臣、侍卫于最后乘马护从。浩浩『荡』『荡』的皇后仪驾在午门前停下,九凤曲柄盖前导,凤舆进午门,穿过太和门,于太和殿阶下皇后降舆,太监执提灯前导,皇后在近侍女官的簇拥下进入洞房。

殿内遍铺重茵,四周张设屏幛,触目一片红海。顺治派遣两位亲王作为男方代表奏请太后驾临位育宫,大玉儿既是皇上的母后,也是皇后的姑姑,既是主婚人,也是女方长亲,大装盛裹,仪态万千,在礼乐仪仗的导引下乘辇从内廷来到太和门外。顺治帝步行迎出太和门,亲自扶引太后入位育宫主持大典。

一时礼成。尚食率属官端进五谷杂粮,每样食品上各放匕箸,跪奏帝后。顺治揖手请皇后对坐,两人先行祭礼,接着行合卺礼,繁文缛节,不一而足。其后尚食、尚宫等诸女官退去,婚礼终于接近尾声,却也到了高『潮』。福临此前早已由宫中精心挑选的八名女官教引周公之礼,已非童子之身,虽然百般不愿意,然而车到山前,也自会驾轻就熟。于是走过来拉起慧敏的手,软语温存几句,为她解去衣带。慧敏默然坐着,微微发抖如花枝轻颤,半推半就,任由顺治摆布。

紫禁城,大明的坟墓,大清的襁褓,此夜,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任蒙古皇后。

☆、第九章 女乐

博尔济吉特慧敏,人如其名,确是慧黠聪敏,极活泼好动的一个人。论起刁蛮淘气,犹在建宁之上,而比建宁更为霸道,也更喜欢讲究排场。

她自幼长在蒙古,一生下来就贵为格格,又是早早钦定了的大清皇后,在科尔沁时那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夏着纱,冬穿棉,山珍厌了吃海味,打完奴仆骂丫环,惟我独尊,无所顾忌,人生惟一的义务就是等着进京做皇后,统领后宫,母仪天下。小小年纪已经养成了颐指气使、舍我其谁的态度,自负有娥皇、女英之尊,妹喜、妲己之貌,满脑子都是千金一笑、金屋藏娇这些个帝后故事,而所有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女主角,那就是她自己。

在她的心里,后位是从她一出生就已经在等着她的,皇上也是从她一出生就已经在等着她的,京城里所有的荣华富贵、所有的王公贵族,都从她一出生就已经在引颈以待,等着她芳驾天降,一睹仙颜的。然而来了京里,却发现皇上对这宗婚事冷冷淡淡,百般推拖,把自己父女在行馆里一搁就是半年,简直是没等封后就进了冷宫了。不禁羞愤难当,在心里将那个未谋一面的皇上夫君不知咒骂了几千几百次,封后行礼的心早已冷了,恨不得这便转身回蒙古去,然而回乡之前,总得在长安街上好好玩玩逛逛吧,不然岂非白来京都一次。

因为婚事迟迟未定,也因为行馆里长日无聊,吴克善又一向对女儿百依百顺,见不得女儿受委屈,便想方设法哄她开心,慧敏哭闹着要上街去玩,吴克善虽觉不妥,却也禁不住女儿捱磨,只得应了,拨了几个随从包衣护着格格出街游玩,再三叮嘱早去早回。

慧敏在大漠上早已见惯了富贵荣华,却从没有见识过这般的热闹繁华,长安街上店铺一个连着一个,吃的玩的穿的戴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直让她目不暇接,见什么都觉稀奇。她打小儿以为金子就是世上最宝贵最精细的,这会儿却发现京都人一只羽『毛』毽子也能做出精致花样来,万事万物重在机巧,价值倒是其次。比方那些吃的,糖葫芦红通通亮晶晶成串儿地扎在草人上,只是看着已经让人流口水了,还有什么豌豆黄、驴打滚、炸油条、元宵、粽子……都是自己从没见过的,真想每样都尝一尝,可是包衣们跟在身后,死活不让买,说怕街上东西不干净,格格胃口娇贵吃坏了肚子,回头不好向王爷交待。慧敏恫吓:"我非要买,你们不让,我回去就让父王斩了你们脑袋。"包衣明知道不可能真为这点事掉了脑袋,然而格格既然下了令,也只得做惶恐状当街跪下磕头道:"格格息怒,小的宁可自己掉脑袋,也不敢让格格坏肚子。"没说上两句,街上人早已围过来看热闹,没一会儿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比看杂耍还起劲。慧敏又羞又愤,只得低低喝道:"还不快滚起来?"从此再不敢当街教训奴仆。然而怎么样躲过父王耳目独自上街玩耍的心却从此炽热起来,一门心思与父王斗智,倒把进宫的事给忘在了脑后。

机会并不难找,那就是父王进宫面圣、或是去某位王公府上赴宴的时候,慧敏便装扮成婢女的样子,在心腹婢女子衿、子佩的掩护下,悄悄溜出王府。子衿和子佩都是世代为奴的家生子儿,自幼服侍格格,连名字也是格格取的,取自《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纵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我纵不往,子宁不来。"

慧敏早知自己是皇后命,要做满蒙汉三族的国母,时时处处都忘不了端起皇后架子,给奴婢取名字也要合乎典故,特意取个汉人的名字以示与众不同。"子衿"、"子佩"的名字叫出来,蒙人都觉拗口,却也只得顺着格格的兴头说好听,有学问;那略通汉学的却以为不妥,说《子衿》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女子久等情人而不至,连音信也不通,最后一段乃是"眺兮踏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作为未来皇后,给自己的贴身婢女取这样一个名字,其实大不吉利。然而谁又是吃了熊心虎胆敢在格格面前说这番话的?反正老王爷吴克善不通文墨,不拘小节,他老人家都不管,别人又何必多嘴?

子衿与子佩两个也都在十二、三岁年纪,正是淘气的时候,听说格格想出街去逛,都巴不得陪着,开开眼界。因此出谋划策,十分尽力,遂想了个"偷梁换柱"的妙法儿——倘若子衿陪格格外出,就让格格扮成子佩的模样,而子佩则妆扮成格格呆在屋里鱼目混珠;轮到下一次子衿坐庄,就由子佩陪着扮了子衿的格格出府,谎称奉格格之命出去购置脂粉。行馆不同王府,侍卫们容易大意,加之三人行事机密,里应外合,又大胆又细心,竟然屡屡得手,没一次出错。

如此不上半年,她们竟把长安街逛了一个遍,每每出街,必要饕餮一番,从小吃店到大酒楼,尽情尝试,逢着耍猴戏撂地摊的,概不放过,穿街走巷,搜奇觅异,每次都要购回一大堆稀奇玩意儿,什么小巧精致的胭脂盒,红绿松石穿扎的项链手链,民间刺绣的围裙,唐僧师徒四人的捏糖人儿,一套一套的《西厢记》剪纸,甚至小孩子的五毒肚兜,不管有用没用,但凡看得上眼便说一声"我要",从不还价。

慧敏因为自恃长得美,喜欢打扮,用在穿戴上的心思便格外重,绫罗绸缎是成匹成匹地扛,胭脂水粉一匣一匣地抬,头饰手链每款一件,镜子梳子逢见必买,买回去了又觉得俗鄙,配不上自己大清皇后的身份,于是统统扔掉,然而下次上街看见了照旧还要买。

好在都是些坊间玩意儿,便是将整个摊子买下也不值什么,因此慧敏也好,子衿子佩也好,都是平生第一次真正领略到钱的好处,购买的乐趣愈来愈浓,乔装外出的兴趣也益发高涨。

然而便在这时,宫中大婚的日子却定了下来,慧敏被凤驾鸾舆拥入宫中,从此不见天日。

上一篇:一闪灯花堕 下一篇:后宫(大清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