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任少追妻路漫漫(20)

作者: 雏禾oO 阅读记录

听老伴儿这么说,赵伯心里更加自责了。

现在弥补,不知道算不算晚?

他回头吩咐杨氏:“翠芬,你去村里挨家挨户的吆喝,看看能不能把那闺女喊出来。”

杨氏愁眉深锁:“我看那闺女不像是咱们安丰乡的人,我以前都没在咱们村见过她!”

“才过两天,那闺女应该还在咱们这儿!”赵伯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种感觉——苟小小应该还在这一片。

杨氏又犯难:“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咋吆喝?”

赵伯想了想,记起苟小小被赶出红星医院的那天晚上在那让人讨厌的护士跟前提过自己的名字。“她叫小小,苟小小。”

得知了苟小小的名字,杨氏一刻也不耽误,马上去村里喊人了。

赵伯还吩咐柳氏回家做饭,他们一家人要好好感谢这位救了他孙儿命的小恩人。

☆、第44章 坑深44米 喊人

“小小——小小——”

杨氏一路走一路喊,走到哪儿,哪儿就回荡着她吆喝的声音。

她喊的口干舌燥,渴得实在受不了,就往人家院里一扎,讨口水喝完了以后出去继续吆喝。

“小小——小小——”

她的吆喝,没把苟小小喊出来,倒是引来了一帮调皮捣蛋的小孩儿。

一群小孩儿跟着她屁股后面闹着玩儿的喊:“小小,小小,大大小小!”

杨氏摆手轰他们,“去去去,别捣乱!”

无奈这群小毛孩儿跟牛皮糖一样。

那边过来一个穿绿军装的人,还没到杨氏跟前,就远远的问:“杨大娘,你这是喊啥嘞?”

杨氏定睛一看,认出来人,脸上露出喜色。

此人是工兵营里的政委,名叫郑国华。

据说这位郑政委是从某个军团里下来的,在安丰乡的工兵营里的职权比连长还大,说的话比谁都顶用。

等郑国华过来,杨氏说:“我这正喊人哩!”

郑国华不解,“你这是喊谁呢?”

“就是前两天还搁红星医院住的那闺女,我也不知道她叫啥名字,我老伴儿跟她一个病房,说是她叫小小……”

趁着在树底下纳凉的功夫,杨氏索性将前两天的事大致给郑国华讲了一遍。

郑国华听后颔首说:“是该好好的感谢人家。”

杨氏说的这件事,之前他听工兵营里的小邓说过,那时他就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姑娘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质疑一位职业大夫的医术。

这次听杨氏说起,他更想一睹苟小小的芳容。

受好奇心的驱使,郑国华不禁问道:“你说的那闺女长啥样啊?”

杨氏凭着印象一边比划一边描述:“她吧,十四五岁,大概这么高,脑袋后头提溜着一条长长的辫子,长的白白净净,脸上不知道被啥东西划伤了一道一道的。前两天她住院的时候,我见她穿的是一件粉色的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

听着听着,郑国华居然觉得杨氏描述的这个人有点儿……耳熟。他想到这两天工兵营里有个纷纷扬扬的传言,不少晨练回来的人说在洪大夫家里看见一个女鬼——杨氏描述的这个人,外貌特征像极了那些士兵口中的女鬼!

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他自然不信那个邪乎。他也不敢确定这“女鬼”到底是不是杨氏要找的人,正犹犹豫豫的决定要不要开口之际,方才跟在杨氏后头玩闹的一群孩子中有个胖嘟嘟的小孩儿说:

“奶,你说的那个小姐姐俺知道!”

杨氏不信:“你知道?”

说话的那小孩儿正是白白胖胖的毛蛋。

他看了一眼小伙伴们,接着又对杨氏说:“俺们都知道,前天她还跟俺洪大姨到俺家去过,还跟俺们在一块儿玩儿过。”

听毛蛋这么一说,其中一个小伙伴也想起来了,“那个小姐姐啊,我昨天也见过呐。”说着,他手指了一个方向,“昨天我还见她搁东头溜驴呢!”

东头?洪大夫家就在东头。

郑国华这下确定杨氏要找的人就在洪大夫家里无疑了。

于是他跟杨氏说:“杨大娘,要不你去洪大夫家看看,我估计你要找的人就搁那儿呢。”

杨氏点头说“好”,心里却生出疑惑:这闺女咋跑洪大夫家去了?

☆、第45章 坑深45米 不值

洪大夫是周围十里八乡唯一的外科大夫,在安丰乡,连刚记事儿的小孩儿都知道她家的位置在哪边。

得知苟小小很有可能在洪大夫家,杨氏一路马不停蹄的往安丰乡的东头去。

郑国华本来是想跟杨氏一道儿去的,奈何有事缠身,抽不开身去。心想来日方长,只要那闺女仍在安丰乡,他总有一天会见到。

到了洪家,见院门是开着的,基于礼貌,杨氏没有进去。她站在门口喊了两嗓子:“小小——小小——”

苟小小听见外头有人喊,从堂屋里探出脑袋瓜,见是杨大娘,露出笑脸来。

见到她,杨氏更高兴。

“杨大娘,你咋知道我搁这儿呢?”

“我听政委说的。”

政委?哪个政委?

苟小小到这儿来,就认识那么几个人,还不认得什么政委。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政委咋认得她,还知道她在洪大夫家?

杨氏进门来,满脸笑容,“闺女,跟我一块儿到我们家吃饭去吧!”

见杨氏一脸喜气的模样,苟小小猜测:“大娘,看把你高兴的,你们家是不是有啥好事儿了?”

“可不嘛,串儿跟你大伯今个儿都出院了。”杨氏跟她推心置腹,“我跟你嫂子照你说的,这两天不给串儿吃药,就光给他喝水,不到两天,串儿这病就见好了。你可是不知道串儿这一身病把我们一家人愁成啥样了,这要不是你啊,我们还不知道串儿的饼啥时候能好呢!

你大伯要我请你到家里吃饭,就是要谢谢你呢!你嫂子搁家做饭,这会儿恐怕已经做好了。走吧,到我们家吃饭去!”

苟小小惋惜道:“大娘,您来的不巧,我将才吃了。你回去吃吧,我就不去了。”

“那就再跟我过去吃一顿呗。”杨氏盛情相邀。

多吃一顿又撑不死人,但苟小小真心觉得没那必要。不过就是一点儿小恩小惠,不值得他们记挂在心上。

“我就不去了。”苟小小再次拒绝杨氏的邀请,并亮出俩手里掰了一半的玉米棒,“我手上还有活儿嘞,走不开。”

掰玉米的活儿,是任良交代给她的。他大概是看她在家里闲的都快长出蘑菇来了,就整来一大筐玉米棒,让她坐家里掰完。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

“这样啊……”杨氏露出惋惜的神情。

又说了几句话,杨氏便回家了。

赵伯见她一个人回来,问:“人找着了没?”

“找着了。”

赵伯有点儿气急败坏,“那你咋不把人带回来哦?”

杨氏有些无辜,“她吃过饭了。”

赵伯指着她骂骂咧咧:“你这娘儿们真不会办事儿!”

被埋怨了一通,杨氏却没像往常一样跟老伴儿互怼。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哪儿做的不周到,怠慢了小恩人,于是转口说:“要不我再去把她叫过来?”

赵伯皱着眉头想了想,片刻之后对等着他下达指示的杨氏做出摆手作罢的姿态,“算了算了,下回我遇上她,我叫她过来。”随即他又问,“她现在搁哪儿住呢?”

杨氏说:“洪大夫家。”

赵伯点头,心里的石头随之落地,露出一副安心的样子,“这我就放心了。”

☆、第46章 坑深46米 打嘴仗

这天洪大夫下班早,到家的时候天还大亮。

一进门,她就听见苟小小跟任良二人在堂屋里打嘴仗。

任良今儿回来的也早,一回来见苟小小还没有把饭做好,就冲她大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