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意浮沉(30)CP

作者:携影来 阅读记录

烛火摇曳,倒映在他平静异常的双眸里,影卫听见崔羌传来意味不明的笑声,“想来张魏九死一生才成为总探事在皇城司留下,但子峰却不知这原是承了李国公的恩情。”

“主子的意思是,皇城司明面上是为陛下办事,实则早已被李国公所用。”

崔羌沉吟片刻,淡淡道,“既然皇帝已经起了疑心,怀疑张魏和东宫的关系,那么此案的结果便正中下怀了。”

“你去传话给送信之人,此番回城,陛下定会对之后新上任的南源知府进行选择,李国公想必会举荐自己之人,此举更能让皇帝对张魏起疑,告诉薛子峰,让王丞相务必不要阻拦,尽力坐实这结党营私的罪名。”

“是。”影卫复命退了下去。

屋内烛火幽幽,火光投在脸上,崔羌神情有些晦暗,辩不出他此刻心中情绪。

信中薛子峰还提到了穆翎,皇帝向来不看好这个被李氏之人护在背后的皇太子,眼下自己身份受制于人,就算掌握更多证据,单靠自己一人是扳不倒皇城司和李氏的。

可崔羌并不打算将私盐案的相关证据交由王氏,毕竟他们要的是皇太子之位,而自己要的只是李国公和张魏之命。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师父报仇。

他要权,更要真相。

次日,一缕晨光透过窗纸洒进屋内。

穆翎坐在书案面前低头写着什么,崔羌跨门而入,难得先给太子殿下见了个礼。

穆翎抬眸看他,“你这是作甚?”

崔羌一脸歉意,从容道,“属下昨夜辗转反侧,觉得有负殿下所望,您将手令交由属下,是信任属下能查好此案,可这私盐一案全然是谢巡抚与张大人查明的,属下失职。”

穆翎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怀疑,他艰难开口,“可你昨日才说最要紧的职责是保护孤啊。”

崔羌桃花眼微眯,理所当然道,“不单是您的安危,殿下的每一句话在属下看来都是重要的。”

“属下记得,您曾说过,天地辽阔,世间万物皆有灵。皇城虽繁华,但只限于一方天地觉得不足。”

穆翎微怔,他确实说过。

他小时候也曾对李皇后说过,可他的母后听完却狠狠地说教了他一番,身为太子就不应该想这些,太子之位是为国之储君,处在权力的中心,大皇子一派皆在虎视眈眈地盯着。

太傅也总和他说,书中所谓的诸子百家,所求不过一个太平盛世。为君为王者,当以天下百姓为己任。

可为何身为太子就不能拥有自由呢?每日都困于高墙之内,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太子殿下不明白每日读书有何用处,他就算背会了孙子兵法又有何用呢,还是什么都感受不到啊。

他觉得,百姓离他太远了。

而崔羌,竟然将他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屋外庭院藏匿在枝头的鸟儿振翅飞过窗边,一时无言,只听见树枝摇曳声响之大,似急着要撕开冬季的面纱。

崔羌打量着穆翎的神色,意味深长地看了他片刻,继续轻启薄唇,“殿下可知,我朝的产盐地位于何处?”

穆翎回过神来,清了下嗓才道,“太傅说过,是在北渊。”

“正是。北渊临海,据说当地碧海玉涛,云霞蒸蔚,又有山岱起伏,峰峦叠嶂。景色十分怡人,想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显于那处了。”

崔羌撩心入骨的嗓音隐匿着笑意,“属下在想,若是有朝一日能同您去瞧瞧,那便好了。”

穆翎定定的望着他,眼眶忽地微微泛红,内心深处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涌动,化作一份绵密的甘甜。

“孤想去。”

崔羌听见一道清脆干净的嗓音响起。

少年的眼眸总是亮晶晶的,看上去澄澈不含一丝杂质。

崔羌紧攥着藏于袖中的手,他也不知自己的言语里究竟包藏着几分真心……

可既是为了达成目的,那是真是假无关紧要了。

因此当他瞧见了那微微泛红的眼尾时,也只能装作不懂。

太子殿下,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骗些呢。

第18章

皇城,亁和宫。

南源之事早已传入皇城,端坐龙椅之上的顺桓帝接过身侧太监呈上的奏疏,沉着脸细细看过。

“是时南源查案儿臣受益甚,盐乃国之大本,儿臣生性愚笨,意往盐地北渊,欲观其所。斗胆致书,望父皇恩准。顺祝社稷兴盛,父皇寿康。”

看完穆翎禀明案件真相时的最后一句话,顺桓帝脸色愈发深沉。

梁卫林有为还未被他这皇帝发落,就全都意外死于南源,他派去监察的张魏一言未发,全然将案件交由太子把控。太子一向无能,此番又提出要带人亲自去北渊,这皇城司难不成真如丞相所言心向东宫……

空旷大殿随之响起声音,众人听着皇帝冷笑。

“我朝竟养出这么些贪官污吏来,这南源是该好好整治一翻了。”

大殿之上氛围一时有些肃穆,顺桓帝继续道,“现下南源知府之位空缺,无人替任,众爱卿可有举荐人选啊?”

片刻后,礼部尚书出列,朗声道,“臣有一人选,秋闱榜眼,田辉。此人满腹锦纶,智勇兼备,实乃良选。”

众人皆知,这礼部尚书是李党之人,他所举荐之人也都不言而喻了。

顺桓帝扫视众人,问道,“可还有异议?”

王丞相继而出列道,“田辉确实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据臣所知,此人还曾是国公府中门生。”

天下追逐功名利禄之士比比皆是,大多会投靠官僚门下充当门生。此话一出,皇帝冷了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