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238)

作者:寄英 阅读记录

黄精主要药用位置就是在根部,根部长得和生姜十分相似,表皮有环状纹路,摸着手感有些粗糙。

黄精每长一年就会多长一节,从这根部来看,这棵黄精得有五六年以上了。

炮制好之后,可以用来煲汤熬粥泡酒,主治内热消渴,体倦乏力,十分适合过段时间的夏天。

虽说药用是在根部,可穆奚也没有扔掉叶子,黄精的叶子也能吃,拿回去凉拌一下又是一道菜。

背包被装了半满,赵叶青刚把包背上,小黄和小黑就突然汪汪汪的冲着远处的草丛大声叫唤。

那边的蕨类长得十分茂盛,两只狗子吠叫的方向几乎都被蕨类植物和大树遮挡住。

两人忙汇合挨在一起,面对着那边的方向慢慢后退。

那草丛里不知是什么动物,静止不动了一会后,两人只见草丛晃动了一下,就听到那动物换了方向跑远了。

那动静看着不比糊糊雪饼的动静小,也就是说,那动物起码是个云豹体型以上的。

“赶紧走吧。”

两人带着狗子快速下山,赶在了天黑之前回到家里。

家里一切正常,穆奚把延时装置撤掉之后,和赵叶青一起整理今天的收回。

“回去的路我觉得就跟着水流试试。”赵叶青升火做饭,和旁边处理药材的穆奚道,

“我们来的时候就花了好几天,还得上山下山,再绕过地裂的缝隙,也不知道上次地震后,地裂有没有继续变宽,可要是跟着水流就不一样了,顺利的话说不定两天就能走到梅山了。”

穆奚也觉得有道理,“可以试试,这两天我再去探一探。”

晚饭两人吃上了凉拌黄精叶和蕨菜炒腊肉,餐后水果是爽口的茶泡,细微的苦味和茶香十分解腻。

-

趁着家里农活不多,穆奚就想着趁早把路给探出来。

如果真的能顺利找到回梅山的路,就能把家里的东西带过来。

现在草甸这边这么多牛羊鸡,肯定一时半会没办法回梅山,只能是想办法把东西带过来。

沿着水边的路不同于来时的路,这边没有那么陡峭,说不定还能牵着马回去搬东西。

穆奚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出门,天黑之前才回来。

“这几天把怎么绕过瀑布摸清楚了,要是天气好,我就在山里住一晚上,再往前探探路。”

最近不下雨了,牛羊得放出去吃草,毕竟家里饲料不多了,赵叶青没法跟着一块去,只能在家里看家。

一大早,赵叶青再三强调要小心后,才目送穆奚出门。

院子里摆着一个箭靶,最近穆奚不在家的时候,她就会练习射箭。

如果把路探出来了,那穆奚不在家的日子还多着,进山必须得带着枪才保险。

而她在草甸上也得精进射箭技术自保。

探路耗费的时间会很长,除了要找到去梅山的路之外,还得清理路上的路障。

路障有的时候是石头,有的时候是倒下的大树。

手动清理费时费力,还得时刻提防周围的危险。

穆奚又一次出门在山里住了三天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胡子都长了。

回家好好洗了个澡,赵叶青把他叫到屋子后面,指着那片高粱道:

“你再看这高粱,除了比较粗,还有什么不一样?”

穆奚皱眉定睛仔细看,突然脑中闪过小时候的一个画面,眉头一松,“这不是高粱,这是甜高粱?”

赵叶青用力点头!

小时候两人去别人田里玩,大人就会一人手里塞一截甜杆。

她一度认为是某种绿色品种的甘蔗,后来才知道那是甜高粱杆。

穆奚在山里待了几天,脑子有些木楞,一开始还想着不是高粱怎么办,可回过神的时候才想到,甜高粱那不就更好了嘛!

不仅能够当甘蔗吃,还能制糖!

赵叶青后悔不已,“早知道就不用种这么多玉米了,拿来种甜高粱,又能当水果又能制糖,还是比玉米更优质的青贮原料!”

甜高粱作为青贮饲料,都不用等长到成熟,只要长到一米高就能刈割,一年能收获2-5次。

赵叶青打算这一批甜高粱全都用来制糖和当水果。

等到甜高粱种子完全成熟后收集起来,秋天再播种两大块地!

第210章 种植笔记

现在高粱已经长得有一米高了,做青贮的话就可以收割第一茬了。

当水果和用来制糖还不行,得和种子同步收割。

“怪不得笔记上说要等甜高粱种子到腊熟末期,籽粒会变黑,含水量变成20%左右,估计就是这时候茎秆的含糖量才最高。”

赵叶青现在才理解原主人笔记关于高粱收割的时间,原来是为了制糖。

制糖两人都没有经验,只能是等到收割之后再慢慢研究。

说到制糖,赵叶青想到了什么,“哎呀,咱俩把蜂桶给忘了。”

最近一直在研究回去的路线,穆奚探路来来回回花了大半个月,那树上摆放的蜂桶早就被两人抛在脑后。

穆奚也完全不记得这回事了,“那我去看看。”

赵叶青一把拉住他,“不着急,明天再去,你今天回来先好好睡一会。”

穆奚要在山里找能回到梅山的路,还得是最快最安全的路。

再加上给道路清除障碍,时常住在山里还得警惕有没有野兽,睡的肯定不是很好。

赵叶青把人推进房间里,强制让他睡了一觉。

穆奚这一觉从上午睡到了傍晚,醒来的时候厨房已经散发出香味了。

桌子上摆着这次他清理道路的时候发现的山药,被赵叶青做成了拔丝山药。

上一篇: 什么?我的精神体是龙 下一篇: 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