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起床,赵叶青把锅里已经煮好的青稞米饭端出来,“正好,这拔丝山药刚出锅,我还说准备去叫你呢。”
穆奚坐在桌边,手里被塞了一大碗米饭,他边吃边和赵叶青说自己的发现。
“从咱们上次下山的山脚下过河后一路往东边走,走到瀑布附近的时候就得再过河回到这边后才能绕路,我找了一条路线,不会特别陡峭,人和马都能走,只要不遇到别的野兽。”
赵叶青听他这话就知道有情况,“你的意思是那附近有别的动物痕迹?”
穆奚,“有,看到某种猫科动物的脚印,但是我没太看出来具体是什么,不过肯定不是老虎之类的大型动物。”
赵叶青知道他既然提出来了,那就不可能是食草动物,听到是猫科动物又不是老虎,那就要么是豹子要么是山猫之类的。
“你现在走到哪里了?”
本来穆奚是想着先把路探出来,确定能走了之后再清理,可无奈这边的森林过于原始,植被太茂密,林间穿行难度很高。
“完全沿着水源走其实还好,毕竟水源边上大多还是石头,没有太多的植被覆盖,难就难在需要绕路的地方,清理难度太高,现在约摸走了四、五十公里吧。”
当初他来找赵叶青的时候,徒步翻山四百公里,可那条路线还不像是这边,那边起码有人烟,走着走着还能看见被附近山民踩出来的路。
这边就真是钻进了深山老林,要不是还有一条水源指引方向,在里面转悠多走几圈都得迷路。
赵叶青想着这边到梅山的距离,估计还得有好一段路程,叹了口气,“要是能走水路就好了,一路飘下去,说不定半天就自己飘到了。”
穆奚笑道,“慢慢来,现在咱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这次他在山里待了三天四夜,赵叶青就不让他这么快再进山了,得在家里多休息几天才行。
穆奚想说自己不累,被赵叶青一句话堵了回去,
“你说的,现在咱们最不缺的时间,慢慢来。”
穆奚乖乖在家待着,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被批准起床。
吃过饭,看着天色又像是想要下雨的样子,忙换衣服出门,去检查被遗忘的蜂桶。
果不其然里面一只蜜蜂都没有,桶边的糖浆早就被前段时间的大雨给冲刷干净。
穆奚只能把蜂桶拿回来,等到过了两天雨停了,把蜂桶重新涂抹糖浆之后,再放到了那棵桃树底下。
上次的位置距离蜂巢近,可惜没有吸引到蜜蜂,这次他干脆放在了蜜蜂在采蜜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到。
自从前段时间那场大雨之后,在北风和南风的较量里,北风取得了胜利,天气变热的速度就得到了缓解,反倒是有了几分正儿八经春天该有的样子。
两人都没有养殖蜜蜂的经验,也不知道这蜜蜂在这么反复无常的天气情况下,什么时候才会分蜂,只能放好诱蜂桶干等。
赵叶青从牧草地回来,“紫花苜蓿估计再过十来天就能开花了,到时候要是再没有收获,干脆就直接把蜂箱放在牧草地旁边,说不定着蜜蜂来采蜜的时候,就近就住下了。”
穆奚回,“行,那我先不进山,再砍一棵树回来,锯木板做蜂箱。”
蜂箱除了能用木板做,用砖块和水泥也能做,只是为了方便移动,还是做成木头的比较好。
“要是能诱到两群蜜蜂,两边各放一个蜂箱,咱们一年的蜂蜜都不愁了。”
再过两个月,油菜花就该开了,现在田地里的作物长势都不错,这田地开在家门口,出门就能照顾作物,赵叶青天天在家里没事就盯着这几块地。
看到有两根杂草都给拔了。
小麦水稻和糯稻都已经进入了抽穗期,主穗从叶鞘中抽出,形成花粉。
玉米刚过了孕穗期,赵叶青在地里又追肥又拔草的伺候着。
孕穗期是玉米需要营养物质最多的时候,这时候的营养积累就决定了玉米是否会高产。
“玉米这孕穗期过了,就到乳熟期了,这是玉米籽粒形成的阶段。”赵叶青手里翻着书,不断在笔记本上做好种植记录,用牙扯下笔盖后还咬着没放,说话含含糊糊的,
“今年这笔记我要认认真真的做,来年就能种的更好,毕竟现在得靠种地这门手艺吃饭。”
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录着种植的时间期限,还有遇到的病虫害,天气原因导致作物出现的症状。
说罢,她又笑了,“说不定等到秩序恢复,灾后需要重建的时候,我拿着这笔记,说不定还真能去找个种地的工作。”
穆奚根据为数不多的经验,画出了不知道能不能行的蜂箱设计图后,抬手把赵叶青咬着的笔帽拿下来,
“你想出山吗?”
第211章 寻找
赵叶青立马就摇头了。
“现在肯定是不想出去的,收音机都没有半点动静,连无线电都不能正常维持,外头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呢,咱们在山里能自给自足,就别出去吃救济粮给国家增添负担了。”
她记录好今天的种植笔记,把笔帽重新盖回笔尖上。
“不过,等到稳定一些了,还是得出去的,总不能做一辈子山顶洞人吧。”
穆奚拿着图纸站起身,“我现在就去砍树,早点把蜂箱做出来后就继续去探路,等回到梅山就把发电机带回来给你手机充电,争取不让你成为山顶洞人。”
赵叶青把猎枪挂在了他的背上,拍拍他的肩膀,“去吧,人类文明的延续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