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数千年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与水旱灾害的拉锯。】
【即使在今天这个科技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样如此,为何治理江河如此之难,在那滔滔江水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进华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在这个视频里你将看到问题的答案。】
各个王朝都震动了,问题就能解决了?
“你们看看,水利水电研究院!这是后世专门研究水利的部门吧,水利可以理解,但是水电是什么?”
“这个电是不是后世用于照明和各种用途的电?和水利连在一起的意思是水也能产生电?”
“有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能不能也从水中获得电?”
“不太可能。”有人摇头:“你们想一想,这个电就算获得了又如何储存?又如何使用?那些高大的、自己会动的机器我们都没有, 这个电更是不可能得到。”
人们顿时沉默下来。
有人乐观:“就算电没法得到,我们还是可以吸取后世治理黄河的经验。”
对对,这个最重要了。
人们重新安静下来继续看天幕。
【首先从华国水量最大,长度最长,流域最广的江河:长江讲起。】
【它的年径流量占到华国江河总径流量的36%。】
天幕上立体的地图上山川河流一目了然,长江及其支流如人体的血管一般遍布大地。
地图上显示长江年径流量的水柱高高立起,旁边写着长江年径流量9800亿m³。对比旁边的黄河年径流量才580亿m³。
哪怕是从未见过柱状图的人也一样就看明白了它的意思。
许多人迅速地画了下来,这样的图真的一眼就能看明白!
而且还能用在方方面面之上。
众人忍不住惊叹感慨:太厉害!太不可思议了!
潘季驯急忙将这些关键词写下来,什么是年径流量?
年,径流,量!
莫非这是指一条河每年流过河水的多少?
潘季驯惊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后世人是如果测量河水的流量的?
如此庞大的河流如何测量?
但是一旦清楚知道每条河的年径流量这不是就可以用来预测洪水的到来吗!!
潘季驯越想越是火热,恨不得立马抓住周瑾玉问个明明白白。
周瑾玉要是知道他的想法的话,会苦着脸说:“祖宗!我也不知道啊!
这些知识来源基本都是网络上的资料。更具体的那也是机密吧 !
而且,网上搜索的资料还不一定正确,这些视频的评论里也有很多人在指出某些地方是错误的。
还有许多营销号自己加了许多夸张的点,就是为了流量。这种极其专业极其严肃的资料,还得是专业人士专业书籍才讲得明白……”
而蒙恬的关注点在于那幅立体的,有着山脉河流的舆图。
一国的舆图就这么能轻易看到,而且上面的支流后世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最重要的是,对于现在舆图的神秘来说,后世人随随便便就能看到全国详细的舆图……
蒙恬不禁想到,这舆图获得的渠道如此容易,万一有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其做破坏可怎么办?
王翦听到他的担心不以为然:“后世既然能这么做,那么他的国家就一定有了千万条应对的策略,你能想到的,他们能想不到吗?”
蒙恬点点头,是他一叶障目了。
第112章 巨大工程
【45.22米,这是98年长江在荆州的最高水位线,凶猛的洪水以每秒超过6万立方米的流量涌来,几乎就快超过荆江大堤。】
众人瞠目结舌:45.22米!
这是一个怎样的恐怖高度啊!
各朝的荆州都有些后怕,一旦那个大堤挡不住洪水,那大堤背后的城镇就完全会被摧毁!
【为了提高防御等级,人们将大坝提高了1-2米,总高有12米。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洪水往往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容易淤积造成 河床抬升,进而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如果一味加高河堤,无论从成本还是科学性上都难以持续。】
原来是这样!!
各朝负责水利的官员恍然大悟,那么如果加高河堤不是办法,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一个巨大的水库,把洪水储存起来。】
水库?存起来?
各个王朝的君臣们都眼前一亮!
而百姓们则是眼前一亮之后又一黑!
水库!能储存洪水的水库那得有多大啊!这徭役是要服役到几代人才能把水库挖好?
那还不如大家一起死好了!
普通人满心绝望。
君臣们欢呼雀跃。
天幕的视频还在继续。
蜿蜒的河流被一座庞大雄伟的建筑截断了。
【这就是华国最大,至今都无库超越的三峡水库。】
镜头推进,正在泄洪的三峡水库发出巨大的声响,一道道粗壮的水柱如凶猛的水龙一般急剧涌出。
何其震撼!
君臣们和百姓们都张大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三峡水库的库区可以装下3000个西湖!】
哇!正在西湖边上游览的人看了一眼旁边的西湖,摇头:西湖已经很大了,这3000多个西湖的大小实在是无法想象。
【不光是三峡,长江上的大型水库足足有50多座!每年汛期来临之际,这些水库都会提前腾出一部分库容严阵以待,这部分就被称作 防洪库容。一旦洪水来临,在大坝的拦截下这些防洪库容就能用来容纳洪水,以免洪峰同时进入下游叠加起来产生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