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24)

作者:喜三春 阅读记录

段宁摸了摸头,给来往上桥的行人让开路,晃荡着坐在一旁的石桥墩上,秋日金黄的胡杨树叶随风飘进潺潺溪流。

段铭一撩衣摆直接坐在石阶上,贾诩也跟着坐在一旁的石墩上。

“父亲是守家的,他也上战场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段宁道。

段铭哪里又是个傻的了,他这段时间难过,不光是因为不能同族兄弟们一样,随父亲祖父上战场,也是因为担心父亲,担心郡中安危。

大人似乎是有意不让消息透露给铭小郎君,明明战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峻,但是家中反而因为人少,前所未有的宁静安和。

“是我做兄长的失职了,还需要妹妹来开解。”

同样是被迫守家的贾诩拍了拍好朋友的背。

“所以我们要帮他们。”段宁看向兄长,一双眼眸黑亮黑亮的,“私贩铁器,没有打通官府的关系,如何能维持这么长时间?”

“你是说,我们去把那个贪官揪出来?”段铭来了劲儿,随即又很快蔫了下去,“可是要如何做呢,这样的恶人,必定是藏得很深的。”

段宁昂着下巴,老神在在的样子:“不需要我们去找,他自己便会上门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段府便收到了来自武威郡铁官亲自呈上的拜帖。

那铁官没想到,段府的大门没进成,就被段铭领着段府一众仆役,连同自己随行马车里的“拜礼”一起送了官府,一同呈上的,还有段宁早就准备好的账簿、马市商人的证词等一系列证据。

武威郡最大的一起铁器走私案,就这样被段氏第三代侦破了,里坊间都在传,段家三房的郎君和小女郎君秉持公道正义,不包庇犯事的下人,有然明侯的风范。

南市的铺子换了新的掌柜,由段宁亲自从几十名面试者中,经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挑选出来。

段宁对此非常满意,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关于铁官的结局和新任铁官的任免。

贾诩再次来访时,将他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兄妹俩。

由于此事事关重大,惊动了刺史府的刺史郭闳,刺史大怒,下令嘉奖段家的同时,又下令彻查渎职官员。

那武威郡太守竟然吓得直接在案件审理结果还没出的时候,就越流程处死了铁官,导致新任铁官比段宁预想中还要快地接到任命就职了。

段宁心里有些郁闷。

原本她还计划着,将此事告知祖父,试试让段家安排人去顶替铁官的位置。

思索间,她的余光发现贾诩一直在打量自己。

见自己看过去,他也没有丝毫偷窥被发现的尴尬,而是反问道:“铁官得到的他应得的处罚,阿宁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段宁清清嗓子道:“我只是觉得,虽然这次铁器私贩被发现,但是往后并不能尽绝此事。”

贾诩道:“祸根不除,事不尽绝,阿宁认为祸患的源头是什么?”

段铭自信抢答:“自然是异族!尤其是那些可恨的羌人,因此我们才要像祖父那样,屠之殆尽!”

段宁没有直接反驳段铭,这确实就是如今段熲奉行的御羌政策,简单粗暴,不乏有效,但是曹班说,段熲被后世所诟病的地方也在于此。

“杀得尽吗?”她问道。

贾诩摇头:“杀不尽,我们的背后是大汉安居中原的千家万户,羌人的背后亦有居高山和草甸的羌民。”

“我的想法是,杀之不如化之。”

“自有汉以来,便专设属国、护羌校尉和道用来管理羌人,使他们渐渐融入汉人,和汉人一般生活,如今却是简单粗暴的以戮代管,在我看来,这是上层管理缺乏导致的用行动上的勤劳代替思想上的懒惰。”

段铭听着段宁的前半段,还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到了后面,又变成她那一套不知那搬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话术,便感觉妹妹是在糊弄自己,不由有些生气。

“待我将你这套说法告诉祖父去,看看他听哪边。”

段宁耸肩,示意轻便。

说做就做,后来段铭真将这段小争论记在心里许久,祖父回家后立刻“打小报告”。

段熲对此表示:小女郎还是太善良。转头见到段宁,又想起经她改良的高桥马鞍救了段畦一命,话锋一转,一巴掌拍在段铭后脑勺上。

“妹妹都说不过。”

段铭哀嚎:“谁能说得过她!?”

-------------------------------------

段宁和曹班有对蝴蝶效应进行过讨论,但是她对历史不如妹妹熟悉,加上凉州地远,那些历史上著名的人或事也较少在这里被记录,因此她对于蝴蝶效应的感受不如妹妹深。

但是她没想到,上一次玉佩连麦不到三天,她就被自己的想法打脸了。

161年,西羌在犯并、凉二州,段熲奉命征讨,却遭到凉州刺史郭闳背刺,诬告段熲勾结手下义羌发动叛乱。

郭刺史诬告状中的其中一条,就是段熲长期勾结羌人进行铁器走私!

而家中有人在郡中任督邮的贾诩告诉段家兄妹,这罪状说是当时审问铁官时,铁官亲口说的。

“这简直是是非不分!颠倒黑白!”段铭在家急得团团转,父亲因伤先行返回,祖父稍晚两日,一进城,就被郡太守带着人直接拿下,关进了监牢。

关押段熲的还不是县内的牢房,而是刺史部下属的牢房。

段畦腿伤未愈,一瘸一拐地跟着段铭就想出门,被妻子齐禄和女儿段宁拦在门口。

“干什么!干什么!”齐禄双手叉腰,堵在院门前,“想去劫狱?就你这腿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