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160)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就这样紧赶慢赶的,在阔别许久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城。

京城的城门巍峨耸立,几百年间见证着世事变幻,古朴而沉默地守卫着身后的城池,守候着城中居住的那些人。

这便是供帝王出入的正阳门了。

车队刚入正阳门,胤祺便骑着马,到了黛玉的马车旁,隔着车帘,胤祺低声叮嘱道:“一会儿宫中那头还有数不清的事情,妹妹过去还不知道要折腾到几点才能回家,我已经吩咐了舞文,一会儿他会领着你回去,一路奔波想必妹妹已经累了,不如回家歇着,宫中的事儿有我呢。”

胤祺这么安排,却也不算不守礼,南巡人员众多,随行官员几乎都带了女眷,那些人也不是全部都有资格奉皇太后和后妃们回宫,入了京城,陆陆续续地也就散了。

当然,黛玉的身份入宫倒是够的,可刚刚回宫,还乱糟糟的,说不得一口热水都喝不上,有什么好去的,左右有皇太后顶着,谁能说黛玉半个不字。

黛玉也知胤祺好意,她亦无意拒绝,掀开帘子,咬唇笑道:“我便沾了五阿哥这个光,外头的事情,劳你帮我周全。”

胤祺见黛玉脸上已经有了淡淡的倦意,连忙哄道:“妹妹如何与我分你我了,无需你说,我自会安排妥当。”

马车晃悠悠往前头,没多久,不大的马车悄然从车队中转了出去,入了旁边的小巷子。

胤祺骑在马上,见着黛玉顺利离开,才双腿夹住马,驭使着往前头走去,赶上康熙的御辇。

等胤祺追上时,康熙的御辇已经在侍卫的护卫下到了午门,午门前的广场上,留守的朝臣已经按品级雁翅排序,跪在午门前恭候圣驾的到来。

胤祺远远见着这景象,眼珠子一转,勒紧了缰绳,慢慢退到皇太后的马车旁。自入了京后,马车走得格外的慢,胤祺靴子轻轻地踢着马,缓慢地前行。

皇太后在马车中搂着五公主闭目养神,突然听见了马车外头踢踏的马蹄声,轻快而活泼,与那些当值的侍卫们骑马的声音截然不同,皇太后掀开帘子,果然见到胤祺。

“外头风大,仔细吹得头疼,快上马车待着。”皇太后慈爱地看着胤祺,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郎,是她从婴儿时期一手养大的,让她如何不爱。

胤祺就等着皇太后的这句话,他嬉笑着应了,一扭腰,从马上跳了下来,三两步跑到了马车前,此时马车的速度几乎停滞,他一跃而起,便跳上了马车,让小太监找来的脚踏毫无用武之地。

马车轻微地晃了一下,又恢复了平稳,对于胤祺跳脱的行为,皇太后不以为忤,她只笑着嗔了句:“又调皮了。”随后便关心地询问胤祺冷不冷,饿不饿,唯恐胤祺哪里不适。

胤祺笑着听着皇太后的絮叨,一句一句地回应,让她安心。

与此同时,前头的康熙见着广场上跪拜的文武百官,只觉着龙心大悦,一路上走来的疲态都消失不见,他决定在此接见群臣。

“胤礽,”康熙望着伴驾的太子,思忖片刻,吩咐道:“你与我一道去接见百官。”

“遵命!”胤礽眼中是压抑不住的狂喜,作为大清的储君,他现如今都是在跟着老师读书,只偶尔的小朝会能够跟着旁听,从来没有在百官前露过脸,康熙此举,分明是要巩固他的地位,他只觉浑身轻飘飘的,如登仙境。

胤礽的狂喜被康熙看在眼中,他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诚然,胤礽自出生就被得封太子,是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接触朝政,认识文武百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康熙并不乐意,尽管胤礽是唯一一个被康熙亲自抚养,在乾清宫长大的阿哥,康熙对他的感情毋庸置疑,但作为乾纲独断的帝王,康熙更喜欢他的江山,他的权力,胤礽每壮大一分,都是对他皇位的染指。

理智上康熙明白,必须给太子培养心腹班底,让太子得到百官的认同,然而情感上,康熙却格外不愿意,他害怕年轻的太子长成。

念及此,康熙犹豫起来,他的视线透过窗户看向外头,正好瞧着护卫在他马车旁的胤褆、胤祉及胤禛。

“你们几个一路上护驾有功,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的阿哥,你们也陪着我,去见见那些官员,让他们知晓,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勇士。”

胤礽顿在原地,垂下的眼遮住了眼中的阴翳。

“谨遵皇阿玛命。”而胤褆好像被从天而降的福果砸到,他从没奢望过康熙能亲自带着他去百官面前露脸,激动地脸通红,大声喊着,恨不得将心剖给康熙看。

见着这恨不得为他肝脑涂地的儿子,康熙心中总算踏实了几分,他走下御辇,在几个儿子的护卫下迎风而立。

文武百官连忙山呼万岁,声浪一重一重,直入云霄。

醒掌天下权,滋味莫不如是,别说太子和胤褆,就连胤祉与胤禛见了,都觉着心潮澎湃。

前头康熙领着几个儿子接见朝臣,后头的车架自是与康熙分开,往后宫而去。

胤祺坐在皇太后的马车里,往宁寿宫而去,等入了宫,又是一番热闹,胤祺好容易从宁寿宫离开,又去翊坤宫看过宜妃,才出宫回了林府。

胤祺回来时,黛玉正坐在亭子里,赏着天边的火烧云,那云火红似血,染了大半个天空,夕阳的余晖勉强透出,为云层镶上金边。

听见动静,连忙看过去,果然是胤祺一行人。

黛玉急走两步,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我父亲下午都回来歇下了,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