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273)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将贾雨村押解进来,着三司会审。”康熙不等胤祉辩解,便做了这个决定。他自诩是个勤政爱民的皇帝,在他眼皮子底下,居然还有人敢如此弄鬼,真是不嫌命长,不管御史台弹劾他背后到底还有什么事情,反正贾雨村是一定要办的。

贾雨村也没想到,他为了升官做的这些事,却成了他的催命符,一朝风水轮流转,前一日他还是高高在上的县老爷,等着石呆子带枷受罪,今日里他却成了阶下囚,被绑着入京受审。

这如何又不是因果报应。

等康熙查明贾雨村一事是被胤祺捅上来之后,他心里最后一丝芥蒂也消失不见,见着贾雨村鱼肉乡里的种种事情,暴怒的康熙将他一削到底,并发旨三代以内永不录用。

但这都是后话了。

胤祺在石呆子家里醒来,正吃着舞文、弄墨备好的膳食,便听见了贾雨村被绑走的消息,石呆子已经在门外,对着胤祺连连磕头。

胤祺将石呆子叫起,叮嘱他日后好好过日子,随后又将他们一行人的花用换成银子,给了石呆子,便要离开。

石呆子却突然又拿出了一个褐色的包袱皮,他恋恋不舍地摸着这包袱:“贵人,我家这场祸事,全由这二十把扇子而起,这次是小人的幸运,能遇见您,下次未尝还能有此好运,您是个好人,救了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用这扇子并不辱没了它,若您不弃,我将这些扇子献给您,能在您手里,就算是撕了听个响,也是这扇子的造化。”

石呆子这话,说得并不夸张。

为何头一日云娘听见外头有动静之时反应如此激烈,实是石呆子被抓后,家里只剩女人孩子,谁都能来踩一脚,就算石家已经被搜刮一空,这不是还有大屋和薄田在吗,更何况,女人孩子卖出去,也能卖个不低的价钱。

石呆子实在是被这一遭吓怕了,再也不敢将惹祸的扇子留下。

胤祺想明白了石呆子的处境,也知为何一定要将扇子献给他,他将这包袱皮打开,只见里头约莫二十把扇子,皆保存完好,木制的扇架上一丝岁月的侵蚀也看不到,唯有微微泛黄的扇面,能够看出确实是传下来的古物。

展开扇子,只见那扇面更是一绝。美人图栩栩如生,麋鹿画活灵活现,至于那棕竹、玉竹,更是精妙非常,难怪贾赦一见之下爱不释手。

只不过,这东西且入不了胤祺的眼,五阿哥府里什么好东西没有,历朝历代的名家扇面,库房里堆了不知多少,远的不说,就现在挂在墙上的那些画,幅幅都比扇面上的画要好。

胤祺重又将这扇子放回包袱皮,笑着对石呆子说道:“你们家也只剩这些东西了,为难你将这收拾了出来,我帮你却不是为了这扇面,你不必如此行事。”

石呆子急了,正要再次将扇子送给胤祺,却只见胤祺拿了把扇子,在手中转了一圈,笑着说道:“你的担心也有道理,这样,我一会儿给你写封信,你拿着去京城,按着地址过去,让那头给你安排个差事,其他人必然不敢再欺辱于你。”

石呆子喜出望外,他家祖上出过进士,他也是读书习字之人,奈何在连着几代都在科举上没有天赋,一代代的败落了下来,全家上下只靠着地里的出息过后,赶上年景不好,就连饭都吃不饱,虽说遇到的大的祸事,但也得了贵人相助,能够在京中谋个差事,旁的不说,云娘和孩子可以少受些罪了。

他瞬间跪了下来,给胤祺连连磕头,胤祺不爱见人行此大礼,令舞文将他扶起,便给五阿哥府的管家写了封信,让石呆子去他家先当着门客,若是品性没问题,便给他安排个差事。

对胤祺而言,不过是随手的小事,却彻底改变了石呆子一家的命运。

等胤祺用完了早膳,收拾好了东西,上马离开后,石呆子望着又变得空荡荡的院子,只觉着前一日好似做了一场梦,若非手上还拿着胤祺亲自写着的信,自己也不再被镣铐锁着,石呆子都不敢相信,他居然真的能撞到如此大运。

等到与云娘商议了,石呆子收拾了东西进了京,按着信上的地址找了过去,见着那儿是五阿哥府后,更是觉着祖坟都在冒青烟。

这样的贵人,他不仅见到了,人家还救了他,不仅救了他,还在他家住了一晚上,不仅住了一晚上,甚至还写了信,为他寻了差事。

这事情说出去,只怕旁人都要说他在白日做梦。

石呆子呆在街上许久,直到五阿哥府的看门小厮都觉着不对,狐疑地走过来询问,他才抖着手,将怀里的信捧着送上。

五阿哥府里的下人也是识文断字的,一见着五阿哥的字迹,对视一眼,仔细地询问起来,得知了前因后果后,将管家请来,管家忙将石呆子引入府中,在前院找了间屋子,让他放心住下。

第155章 敲打(捉虫)

石呆子被管家接入府中时候,黛玉正在里面与雪雁画着九九消寒图,眼见着冬天快要过完,画上的梅花瓣已经被颜料涂满,满簇的梅花盛放,在枝头格外的热烈。

黛玉沉吟着,将毛笔上的红颜料洗去,又沾染了墨汁,在树梢上淡淡地添加了几枝喜鹊,笔墨疏淡,却好似下一秒就要从画中飞出。

“有着几个鸟,才是春日快到了。”黛玉这才满意的点点了头,将笔掷下,与雪雁笑言。

雪雁瞧着黛玉眼下那浓重的青黑,却笑不出来。

黛玉自来睡眠便差,自与五阿哥成亲之后,夜间才睡得熟了几分,雪雁还未为此事感到高兴呢,眼见着五阿哥又出了远门,归期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