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 [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302)

作者:十弋】 阅读记录

“胤祺,你怎么来了!”黛玉惊喜地碰着胤祺的脸,连连发问。

黛玉出门之前,便与胤祺交代过她的行踪,他们也才一日不见,胤祺不至于如此眼巴巴地过来接她。

马车里红泥小火炉上放着的铜壶里,沸水在翻腾,胤祺为黛玉倒上一杯茶,轻轻捂住黛玉的手:“自是有好消息,迫不及待要你知晓。”

第168章 被参

“什么消息?”黛玉歪着头,好奇地问道。

胤祺同样侧着身子,斜斜地倚着马车,他嘴角露出神秘地笑意,轻轻地在马车窗户上敲了几声。

只闻清脆的敲击声传来,全然不是窗户纸的绵软之声。

“难道是?”黛玉惊喜地看着胤祺,也不等他点头,忙将遮挡着马车窗户的绸缎掀开,果然,原先白色的窗户纸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的清亮、透明的琉璃。

只见这琉璃格外透亮,中间连一个气泡也没有,隔着琉璃窗户往外瞧去,街上景色纤毫毕现,没有任何阻挡,若非外头的寒风被遮挡的严实,简直让人怀疑,这马车窗户上到底装没装东西。

“庄子上传来的消息,那些泰西人研究出来稳定、大量制作琉璃的法子,这是管事的特意从江南送来的。”胤祺眼神明亮,格外有神。

雪缎绣牡丹纹帕子遮住扬起的嘴角,却不能遮挡从眼角眉梢间露出的喜色,黛玉双手一拍:“太好了,江南豪富,那些人最喜欢这类东西,我们在江南的那个庄子,可算派上用场了。”

胤祺探着手,悄悄握着黛玉柔弱无骨的手,他揉捏着,只觉着暖玉生香,将黛玉清凉的手给捂热。

有了这个好消息,荣国府的事情,黛玉也腾不出精力去更多的关注,她和胤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江南的琉璃上头。

林如海入京多年,但苏州祖业仍在,黛玉出嫁之时,也给过不少姑苏的铺子,黛玉派人送信过去,将留在姑苏看家的忠仆,找人将位置最好,最大的那间铺子收拾出来。

没多久,黛玉便收到的了回信,一切都按她的吩咐弄好,铺子随时可以开业。

唯一缺少的,不过就是掌柜而已。

五阿哥府能人众多,但多是京中人氏,让人背井离乡去姑苏开铺子,也得考虑人家乐不乐意。

洁白的贝齿轻轻地咬着唇,将未上胭脂的唇瓣咬得泛白,胤祺心疼地瞧着黛玉唇上的齿痕,轻轻地伸手抚上:“什么事情将你为难成这样。”

黛玉蹙着眉,与胤祺数起家里的那几个得力管事,分析派哪个过去姑苏更合适。

“若是家中没有合意的,我这儿倒有一人,请福晋参详。”胤祺摸了摸鼻子,闻着手指上的幽幽清香,笑着说道。

“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黛玉白了胤祺一眼,令他速速道来。

“此人与我们渊源不浅,”胤祺不疾不徐道来:“当年我们在姑苏见过的那个甄英莲,她夫婿这么多年,也没有考上举人,早些年也丧了考举人的心思,投到我门下当个幕僚,办事最是细致,那琉璃铺子,交给他倒也便宜。”

黛玉不意想到与甄英莲居然还有这番缘分,胤祺看人的眼光从来错不了,既然他觉得甄英莲的夫婿合适,黛玉也不多言,当即便点头同意了此事。

很快,江南水乡,姑苏城里便多了一家名为琉璃阁的铺子,名字简单,却人潮汹涌,无他,路过之人无一不被那铺子窗户上大片大片透亮的琉璃吸引。

姑苏的,外地的,高官巨贾、望族名门之人挥着银票在这铺子里订下琉璃,饶是一块琉璃几乎要与黄金等同,也在所不惜。

庄子上的泰西人,领着佃户们干得热火朝天,烧制琉璃的屋子昼夜不停,即使如此,也不能满足铺子里的需求。

没多久,在宅子里装上琉璃窗户,成为了富贵新的象征,胤祺与黛玉,说句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冬日的暴雪落下,胤祺和黛玉却全然感受不到这份凉意,内心火热地拢着账册,高兴地给府中的下人们全加了一个月的月例,又免了庄子上佃户的大半租子,至于江南庄子里的那些人,更是赏了不少银子。

总之,从五阿哥府到庄子上,人人都格外开心,当差都更加尽心。

然而人的悲喜并不相同,在五阿哥府喜气洋洋,准备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有些人家却不是那么如意。

透明琉璃的推出,赚了大量的银子,自然就得罪了原先卖窗户之人,那些卖窗户纸的店铺,受到的影响倒不大,普通百姓买不起那么贵的琉璃,他们冬日的御寒,还是以粗纸为主。

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卖由蚌壳、牛角制成的明瓦窗户的铺子,他们将蚌壳和牛角打磨成薄薄的一片,既美观又透光,在透明琉璃出现前,这便是最高级的窗户,达官显贵们全用此物。

等到黛玉的铺子里开始卖清透的琉璃,蚌壳和牛角打磨出的明瓦,就不够看了,这类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

店铺东家们本想联合着给琉璃铺子找麻烦,若能夺过来最好,一打听,知晓这是京中五福晋的嫁妆铺子,一个个便如掐了脖子的鹌鹑,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多只能认了,琢磨着找个门路搭上去,能将琉璃在他们铺子里售卖,喝口汤也行。

唯有最大的明瓦铺子东家不死心,他们能在姑苏做大,自然也有着数不尽的关系,更何况,这琉璃阁背后有五阿哥,他们家背后的人较之五阿哥,也没差到哪儿去。

明瓦铺子的东家回了家,便吩咐管家从库房里找出传家的珍宝,再揣上数万两的银票,顾不得快要过年,立即往京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