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绘悬起的心放下了几分,看来小皇帝还是忌*惮着他身后的太后。
他俯身磕了个头,向陛下谢恩,余光扫到身旁害他至此的萧存玉,眼里流过狠意。
下朝后,宋绘的腿已跪得发麻,他强撑着站直走到萧存玉旁边,暗沉沉的眼睛直盯着存玉看。
“萧相好算计,一个不知哪里来的乡野商人也能让你玩出花来。”
存玉也站住看他,眼里闪过锋芒:“不及宋相家族兴旺,族中子弟个个都能为宋相分忧。”
二人之间环绕着的硝烟味让周围人都退避三舍。
紧绷的氛围中,存玉突然嗤笑了一声,她忽然低眸看向宋绘微微颤抖的腿,又抬头瞥了他一下。
“宋相要连站都站不稳了,就早点告老回乡吧。”
说完也不理会宋绘一瞬间睁大的眼睛,转头就走。
宋绘在身后被气得胡子翘起来。
“竖子,竖子,竟无礼至此!”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呢,存玉抬头看了看太阳,心情极好的走出了宫门。
到政事堂之后,张侍中迎上来向她禀告:“大人,礼部刚刚送来了会试和殿试的文书。”
存玉的脚步顿了顿,礼部尚书倒是嗅觉灵敏,这是看出来她志在此次会试的主考官了吗?
一瞬间,她的心里划过几个念头,不过面上仍淡笑着向张侍中回:“知道了。”
存玉走到自己的厅房里坐下,翻看礼部送来的东西。
往年宋绘主考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送到他手上的,这还是存玉第一次看到如此详细的文书。
她摊开文书,慢慢看起。
去年各地的乡试加起来共考出了三千七百九十三人位举人。
这些举人中会有约三千人来长安参加会试。
其中只会有三百人能成功通过会试及之后的殿试成为进士。
和存玉即将取代宋绘成为会试主考人一样,今年的殿试也将由皇帝主考而非太后。
往年太后主考下,考出来的进士都叫做太后门生,这十几年间一直如此。
天下人也习惯了此事,就连九年前考上探花的存玉也是太后门生而非天子门生。
不过此次之后将是全然不同的景象。
第14章
几天之后的早朝上,皇帝宣旨任命存玉为此次会试的主考人。
由于一向和存玉针锋相对的宋绘宋阁老被禁足了,一直对宋绘言听计从的周阁老也装死不说话,因此偌大的朝堂上无一人发出异议。
早朝安详又平静的结束了。
下朝的路上,朱琮礼走向存玉,笑呵呵地向她道喜:
“恭喜大人了,也不枉咱们找了那么久的证据,王大人甚至现在还在江宁没回来。”
存玉浅浅笑着:“也是多亏了诸位大人助力。”
朱琮礼又轻叹了口气,然后压低了声音说:
“只是不知秦将军何时能归来,陇右那边,才是紧要之处呢。”
存玉也想知道,秦少栖一去快半个月,一封信也没传回来,也不知事情进展如何了。
“只盼望一切顺利才好。”
重阳过后,秋意渐浓,天气渐渐冷起来了,存玉也在今早添上了秋衣,走在回府路上,随处可见被风卷落到地上的树叶。
竹林苑里,那一大片湘妃竹也染上了黄,管家正在后院里看着两个小丫鬟嬉笑着收拾落下的几片芭蕉叶。
存玉当值完回来已经傍晚了,天际泛红了一片,她有事要找管家,却没在前院看到他,一路踱步到后院才找到。
晚间的风有些凉,存玉在半开的门扉后一面躲风一面和他说话。
“管家,我明天要发俸禄了,你记得派个人去府衙取,可千万别忘了。”
入秋后就要给府里的每个人准备秋衣,还有将各处的夏纱帐换成秋天用的,总之,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存玉默默地想,也不知不久前得的那些银子够用多久。
管家将视线从芭蕉叶上收回,应了声好。
存玉突然想起来去年中秋宫宴后,陛下赏赐了她一把前朝著名的古琴,好像还在库房里放着。
那天知云在六榕寺抚琴的时候,哪哪都好,只有那把素琴音色略差了些,库房里这把好琴配她正好。
她心里惦念着这个事情,就想马上去把琴找出来。
想起库房的钥匙一向在前院她卧房里放着,她转身就回去了。
那把七弦琴叫甘棠,取名自诗经召南,是前朝大师所制的世间少有的名琴。
存玉一面走,一面想,从房间里找到钥匙正要往库房走时,却看到知云从竹林苑的门口正往里走。
她摸摸手心里的钥匙,脸上露出一抹笑来,说曹操曹操到,怎么就这样巧呢。
知云从前几天刘家的小公子被判流放后,就开始用手头的钱在长安置办自己的产业。
今天一大早出去和小言跑了十几个铺子,和那些掌柜磨了一天的嘴皮子。
她倦怠的往回走,刚刚穿过竹林,一抬眼,就看到存玉不远处的屋檐下,手里还有一串什么东西在风中晃。
知云的眼眸变得弯弯的,正要说些什么,就在落日的余晖下撞进了存玉含笑的眼里。
存玉的衣袖轻轻摆动,她从门口走过来。
“几日前见姑娘抚琴,我想起来库房里有一蒙尘已久的好琴,我整日忙碌,是没什么时间弹的。”
“况且自古朱弦应赠佳人,我将此琴送给姑娘吧,也算不枉费了它。”
知云身后的竹林随着风声发出一阵阵吟唱,好似湘妃在湘水旁奏起轻歌。
知云在风里向前走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