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厚爱,我岂敢不从。”
库房就在后院一侧的耳房里,天还未暗全,存玉用钥匙打开门,点亮墙上挂着的油灯,在里面寻找起来。
知云跟在她身后打量四周,空旷的一间屋子最明显的是两个厚实的大架子。
一个上面放着些合上的箱子,瞅着像杂物一类的东西;另一个上都是些装起来放好的古玩书画。
知云上前拿起一个摆在最高层的凤鸣琉璃盏,放在手心里看。
翻到底部,果然看到了内造的记号,她又拿起了旁边的玉壶春瓶,果然也有内造的标志。
存玉翻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描金花卉长盒里找出了那把甘棠琴。
她双手捧出来放到中间的方桌上,拂去灰尘,取出古琴放好。
知云挨近到存玉身侧,二人低下头看琴。
只见这具七弦古琴通体乌黑,木色柔和,琴面上刻有一精美雕花,一侧银丝细针挑画出“甘棠”两个字。
知云伸出手随意拨弄两下,琴音铮铮,婉转古朴,珠沉玉碎般动听。
她心下赞叹,真是难得一见的好琴。
存玉看到知云喜欢,嘴角也弯起来。
“姑娘喜欢就好。”
存玉的手正搭在琴身上,知云看到琴面上的“甘棠”二字,伸手去抚摸它。
柔软的衣袖从存玉的手背上轻轻滑过,存玉缩手躲了一下,却正好碰到知云的手腕。
触感温凉细腻,存玉顿了一下,状若自然的拿开手。
知云像什么都没发现一样,抬起眼睫笑着谢她。
“多谢大人,这琴我一见就喜欢了。”
知云把琴放回木盒里抱在怀里,出门递给了在门外等着的小言。
小言接过琴看看知云的神情,心里想这得是多名贵的琴呀,姑娘笑得这么开心。
出了库房,四方的天也黑了,院子里扫芭蕉的侍女也走了,存玉锁好门,有些好奇知云这几日生意谈的怎么样。
“听说姑娘今日早早就出去看铺子了,可还顺利?”
知云碰了碰自己的手腕,回说:“还好,如今他们知道我就是被刘家砸了铺子的那个苦主,都不敢太过分。”
存玉安下心来,又叮嘱她:“若是有像那天的茶商一样的人,你只回来找我就好。”
知云的眼睛在院中的灯光和月光下映出亮色,笑意晏晏:“我知道的。”
一轮明月下清风缠绵的吹,芭蕉树下两只白鹤依偎着睡在一起,翅膀时不时地抖动一下。
这样平静的夜晚里,存玉依稀听到了一颗石子砸破湖面的声音。
两人告别后,存玉起身往前院,月光将清晖落到地面上铺满的黄色树叶上。
她踩在上面走过,留下落叶清脆的破裂声,一声声的像冰雪化开一样。
她身后本应要穿过垂花门往醉山楼走的知云却停住了脚步,立身看着存玉的背影,直到她拐进前院才转身走了。
第15章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丹桂飘香的金秋九月里,会试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半月以来,天下书生尽皆汇于此地。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书生的洁白衣袂,入耳的都是道不尽的诗词歌赋。
这里锦绣成堆,煊赫繁华,这里是云端之梦,理想所在。
进了贡院,手中的笔沾了墨落在考卷上,才华随之倾泄在那一张几尺宽窄的白纸上,考场里的书生仿佛可以隔着一张薄薄的纸触摸到头顶上那片锦天绣地。
这些怀揣着希望的举子,有谁不会落入新丰美酒,功成名就的好梦里呢?
......
会试不过三天,一转眼就结束了,载着诸多举人命运的试卷也已经被封好送到了贡院各位考官手里。
存玉在会试还没开始前就坐着金顶鱼轩轿穿过御街进了贡院。
副主考礼部尚书,其余的阅卷官,对读官,誊录手,弥封官等人也都提前进场了。
这是因为虞朝科举采取锁院制度,即为了公正,考官会提前进入考场,与外界隔离,避免请托和泄题。
判卷时也要先将试卷糊口,之后誊录手将考生的试卷誊抄一遍后,再由考官批阅。
阅卷时十位阅卷人,通过抽签批阅考卷,若满意此份卷子,就会在上面批一个“取”字,然后推荐给副考官。
副考官也满意则会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同样满意后会在卷子上批下最重要的一个“中”字。
就这样层层批阅且经过复查之后,方可得到最终的排名,排名会在在一张红纸上写好,之后派房官将其张贴在贡院门口,至此会试才算结束。
进场半月,十几个日升月落里,存玉每天一睁眼就是批阅考卷,她要经手几千份试卷,几乎没有空闲。
贡院人多,难保有弄鬼之人,存玉向来处正无私,秉公办事,最见不得有这种事发生。
在她把一个想行贿的对读官痛骂一顿并赶走后,贡院里清净了不少,见到此景的礼部尚书也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准备贿赂存玉的一千两银子藏好了。
萧存玉很满意。
只是这贡院却有一点不好。
她坐在饭桌前,伸出筷子拨弄两下碗里卖相极差的饭菜,愣是没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存玉尝了一口后发起愁来,这也太难吃了吧。
肉眼可见的,等到阅卷结束,存玉清瘦了不少。
放榜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看着房官贴好榜单后,存玉绕过人群倚着门口的石狮子,抬头看看天边久违的阳光,缓缓舒了口气。
熙攘吵闹的人群拥挤在金榜前,有人喜极而泣,有人面色青灰,有人状若癫狂,小小的一张金榜,竟承载了多少人一生的期许和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