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180)+番外

作者:李诗情 阅读记录

赵云惜托腮。

少年还挺好看的。

少年坐下,便轻咳几声,这才拿出书。

他坐在那,就像是一幅画。

*

等下课后,林子垣好奇地围着他,看看他斯文俊秀的脸颊,看看他一手漂亮的字。

“你今年多大了?读过什么书?为啥来我家啊。”

少年撩起眼皮子看看他,皱眉:“今年十四,四书五经都读过。”他亦不想来,但父亲说夫子是难得的贤才,非让他来。

小白圭也凑过来,趴在桌子上看他,见他神情不佳,便起身找娘亲了。

“娘。”他鼓着脸颊,笑嘻嘻道:“想喝水。”

赵云惜就给他倒水喝,将他额边的一缕发丝抿上去,细细打量着他。不知白圭十二三岁时,可否有这样的好相貌。

她看白圭,怎么看都是好看至极。

白圭忍不住和娘亲贴贴。

“娘,你下午上什么课?骑射还是刺绣?”

“刺绣了。”

说起刺绣她就觉得唏嘘不已,怎么有这样的功课,实在可恶。

偏偏她要学,绣娘现在主打一个虽然她学不会,但要懂要熟悉。不再细纠她针法,而是以科普为主。

知识量更多了。

而林念念和林妙妙已经能绣出漂亮的荷花了。

*

放学后,叶珣被小厮引着往外院走去,赵云惜和白圭转身要离开。

林修然皱眉:“你们每日要花半个时辰走路,为什么不买只小毛驴,这样也省力些。”

赵云惜腼腆一笑:“因为想走走锻炼身体,要不然整日里坐着,身子都僵了。”

林修然摆摆手。

接受了她的说辞。

赵云惜就带着孩子回家了,路上就能听见鸟叫声,她仔细分辨半天,大概分为“布谷布谷”、“豌豆多多”等,她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反正听着挺有意思。

还有一些特征不强的鸟叫声。

小路两旁被种了好多杨树,这会儿杨花落尽,叶子又大又嫩。

“杨花落尽子规啼,那‘豌豆多多’不会是杜鹃的叫声吧?”她迟疑。

小白圭侧眸倾听,半晌摇头:“不知道。”

他分辨不出。

两人一路走回家,就见李春容正在数鸡蛋,赵云惜来回过了三趟,她数了三回。

“我们早上吃了十个。”她说。

李春容神色凝重:“我第一回 数的时候,咱家有六十个鸡蛋,第二回数,只有五十八。”

她现在对数字很敏锐,寻常不会出错。

赵云惜就回头看福米,它眼神躲闪,偷偷看她,都露出眼白了。

她拍它脑袋一巴掌,它顿时哼唧一声,吐出嘴里含着的鸡蛋。

李春容:……

“还有?”

赵云惜又拍了福米一巴掌。

就见大胖橘舔着嘴出来了,看着它嘴边粘着微黄的蛋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捉住大胖橘,扶着它的头打量,唇周蛋液不少,神情餍足,不时舔着。

赵云惜拍拍它脑袋,把它放下去。

福米以为大胖橘要挨揍,高兴地活蹦乱跳,见又把它放了,顿时很失落,蔫哒哒地低着头。

李春容无语:“傻狗。”

*

“娘,煮几个鸡蛋,我们做蛋黄鸡块吃。”赵云惜笑着道。

其实应该做蛋黄鸡翅,但古代买鸡容易买鸡翅难,有肉吃就很不错了,并不挑部位。

“那我去杀只鸡。”卖炸鸡卖久了,李春容也学会了杀鸡、处理,再不是当年那个拎着鸡无措的人了。

赵云惜点头。

她煮了二十个咸鸭蛋,才凑出来一盆咸蛋黄,碾碎后,放在旁边。鸡肉被婆母处理地很干净,赵云惜不用清洗,直接剁成块,放大料腌着就可以了。

都收拾好了,就去把米饭闷上。

“烧个青菜汤吧。”李春容道。

赵云惜点头,先把鸡肉两面煎得金黄,放到一旁备用。

到这一步,她条件反射地抬眸去看,就见闻见香味的四小只已经集合,甜甜、白圭、福米、胖橘一起站在窗台,乖乖地等着。

她笑了笑,开始煎咸蛋黄,看见冒泡了,再把煎好的鸡翅放在咸蛋黄里翻炒。

“真香。”李春容烧着火,都忍不住探头看一眼。

赵云惜笑了笑。

“挺好。” 她仔细看着,成色不错。就忍不住满意点头。

又顺手烧了个青菜汤,这就简单了,青菜、盐一放,吃的就是个原汁原味。

“吃饭啦。”她喊。

白圭和甜甜就乖乖地坐在餐桌前,等着端饭过来吃。

“哇,是啥呀?”白圭有些好奇。

“就是鸡肉外面一层咸蛋黄,吃起来挺香的,尝尝。”赵云惜随口解释。

白圭小心地尝了一口,又沙又香,外酥里嫩,香极了,他连吃了三块。

“娘亲,好好吃呀。”他舔舔嘴巴上沾着的蛋黄。

甜甜拼命点头:“我能吃掉一只鸡!”

赵云惜跟着尝了尝,不住点头:“咸香的酥皮好吃。”

一只小公鸡,四人硬是吃完了,再喝一碗汤,真得超级满足。

赵云惜坐在廊下,看着天边的流云,姿态闲适。

白圭蹲在她边上,看到小白狗啃骨头,他伸手拍了拍:“不许吃,容易卡着。”猫还知道嚼一嚼,狗都是直接吞,最容易被骨头卡。

福米看着骨头,恋恋不舍。

赵云惜也上前拍它,笑着道:“不许吃!你个馋狗。”

在古代,人都馋肉。

她扳着指头想,辣椒、红薯、土豆、玉米现在是不是已经传到南方沿海了?

还是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