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191)+番外

作者:李诗情 阅读记录

身后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来的人比她想象中还要多,大多数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她好奇地望了几眼,便收回视线。

林子境在影壁后,见她来了,连忙道:“先考背诵,再写诗,看字看基础,若是过关才能进林宅私塾。”

赵云惜想想,跟选秀一样,第一步确实基础,那张文明没什么问题。

他毕竟是秀才,没那么不堪。

宅院外还聚集了很多村人,都远远站着看热闹。

赵云惜牵着白圭的手,和林子境挥手告别,心想还怪有意思,竟然一关还有一关,祝张文明好运吧。

“我在此处等着,就是爷爷让跟你说一声,我、子垣、白圭也要去参加考校。”林子境见两人要走,连忙道。

赵云惜懂了,她笑眯眯地拍拍张白圭的小脑袋,软声道:“去吧,也祝你好运吧。”

小白圭笑眯眯道:“好呀。”

他上前,牵住林子境的手。

林子境今年八岁,张白圭今年四岁,一出院门,就被人海淹没,两个小豆丁可怜兮兮地在人群中穿梭,心有余悸地去找林子坳。

“哥。”他喊了一声,乖乖地立在他身边。

林子坳瞧着人群,吩咐刘二:“你把两个小少爷看好了。”

刘二连忙应下。

张白圭好奇地看着周围,人是真得多,大多由家人带着过来。

林宅不收蒙童,只收有基础的学生,光是这条件,就筛选了一批。

敢来都是有三分信心的。

赵云惜就在影壁后面,隔着镂空的窗格盯着白圭。她为林修然的号召力而感到震惊。

突然意识到,他好像真的是大佬。

这些孩童,鲜少有棉、麻衣裳,大多是锦衣,富贵些地戴玉佩、金饰,不富裕的也是银饰,不像村里人。

估摸着都是冲着林修然的名头来的?

第48章

众人看着从林宅中出来的四个小孩,穿着和林子坳这个主事一样的浅蓝直裰,看来是林家子弟。

又约摸过了一刻钟,就见家丁手里拿着铜锣,锣声响起,现场便安静下来。

林子坳扬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乡贤达人……”

他一开口,说得是什么就太重要了,人群聚精会神地盯着他看,认真地辨析他言语中的问题。

张白圭立在一侧,也认真地听着,很是好奇。

“先过来背诵文章,我出上句,你续十句,排在他四人身后,若有遗漏、错字者,二处皆退回。”

林子坳细细说着要求,让张白圭立在最前面,接着是林子境、林子垣,后面是叶珣,再就是众人排队了。

第五个迟迟没有人补上,张文明脚步犹豫,还是走上前来。

“一炷香内排队排定,录取名额有限,若是排在后面,限定名额之内,将择序号录取。”

众人精神一震,也不再推诿,而是快速地排队。

张白圭目光灼灼,丝毫不怵。

反而人群中有人嘀咕,说是幼童就可入学的话,他家还有几个蒙童。也不敢大声,万一人家是林家子弟,就是为了打样呢。

可小童还没他腿高,就要接受四书五经的考校,也太厉害了些。他六岁入学启蒙,背《三字经》尚且吃力。

众人紧紧盯着,就见家丁拿来四书五经摆在桌面上,林子坳沉声道:“随手翻书,翻到哪页考哪页,难易天定。”

“张白圭,你头一个来,君子之道,费而隐。”林子坳朗声道。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小白圭口齿清晰,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便将背诵的文章续上了。

四书五经在桌上一字排开,林子坳从这头问到那头,他随手翻,随意挑一行就问,而白圭答的流利。

很显然,大家都知道他过了。

林子坳松了口气,小白圭果然厉害,不叫人失望。

而众人终于心服口服,他年岁虽小,面孔也稚嫩,可这学问着实厉害。

对林宅的考校也就更加上心。

随后来的是林子境,他的基础也极为扎实,并不害怕地回答着问题。

他俩很好的打样。

身后的学子人人自危,林宅的水平这样高!让人震撼。

四人后的张文明盯着儿子看,满脸与有荣焉,他昂着头很是自豪,压低声音炫耀:“头一个小子是我张家郎。”

周围人报以惊叹的目光,他就更高兴了。

白圭小朋友真给他长脸!

林子坳也很满意,示意两人在边上等着,又开始按着排队的开始考校。

约摸有四十余人,将林宅门口都堵严实了,就算只问一句,也花费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留下来二十五人,大的大,小的小,被带着进了书房,将课桌暂且借给他们用。

“第二道关是做诗,不拘题材格律,一炷香内做出。”林子坳扬声道。

这是张白圭的弱项,他才四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已经很厉害,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跟着就是试试。

先前做过那首,还在林修然的内书房挂着。

既然是随意作,他也就不紧张了。

“一畦春生韭,万田稻飞香。邀闻子规声,应是耕织忙。”

他家菜园子里的韭菜长得极好时,稻田中便有稻花了。

赵云惜透过窗格听着,也在心里想,但她半天没想出来,哪怕再给她穿越一回,再给些记忆重启,她也没什么文采。

就连谢灵运在喝醉时,自夸天下文采,曹植占八斗,他谢灵运占一斗,天下文人平分一斗。

她觉得自己分不了那一斗中的一点。赵云惜心酸地想,她对自己有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