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康熙荣妃(45)

作者:敲钟的紫藤 阅读记录

宜敏感觉到孝庄的目光移开之后,微微翘起嘴角,知道过不了多久就有人求着让自己掌宫务了,本来她这几年是不打算沾手宫务的,但是经过这次宫廷搜检,她对内务府的掌控力极大地增强了,处理宫务倒也不必像原来那样艰难,何况这宫务就算拿到手里也不一定要自己费心劳神,定下章程自有嬷嬷和两个丫头帮她盯着。

这宫里的奴才都是识时务的,他们不一定懂得所谓的家世背景,他们只认权势,宫权在谁手里谁就是主子,既如此掌了宫权又何妨,她总是需要让人知道自己的本事的,小意温存永远上不得大台面,有时候雷霆手段才是震慑宵小的良方。

赫舍里这一胎整整生了一天,如今都日落西山了,所有人只靠午时垫了些小点心,大多都是饥肠辘辘,只等看过小阿哥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接生嬷嬷抱着个襁褓从内室出来,径直来到孝庄面前跪下,将小阿哥举给两位太后看,宜敏也忍不住凑过去看了一眼,只见小阿哥瘦瘦小小的,胎毛枯黄,哭声跟小猫一样细弱,一看就是个先天不足的。

孝庄也难掩失望,只是瞅了一眼就不再看了,只吩咐太医为小阿哥诊脉,结果也不出所料,小阿哥早产先天不足,必须极为精心的照顾,否则恐怕很难养大。孝庄面无表情地听完太医的诊断,淡淡地吩咐长春宫的人好好照顾小阿哥,就带着孝惠回慈宁宫了,对皇后根本一点没提。

宜敏和慧妃面面相觑,突然相视一笑,甩甩帕子一起出了长春宫,一个径自扶着嬷嬷的手往隔壁翊坤宫走去,宜敏则上了轿辇回钟粹宫去了,走到半路上宜敏回头望了一眼长春宫,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竟带着说不出的凄凉和萧瑟,她知道即使那座宫殿的主人仍然是皇后,但是属于赫舍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25章 新的局面

自皇后在康熙八年十月末生下皇长子之后,整个后宫的风向突然变了,原本荣宠无限的皇后突然销声匿迹,无论是两宫太后对皇后的冷遇,还是皇上对皇长子置之不理的冷漠,都让宫中的人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后失宠了,连带本该尊贵已极的嫡长子都不受人待见,宫里的人素来懂得见风使舵,对长春宫的态度明显怠慢起来,若不是长春宫还有个宫里唯一的小阿哥,恐怕皇后的处境更加艰难。

如今后宫已经是两宫主位的天下,西宫翊坤宫的慧妃娘娘和东宫钟粹宫的荣妃娘娘共同执掌后宫大权,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慧妃和荣妃之间是平分秋色。虽然慧妃进宫早资格老,欺负荣妃是个好脾气的,硬是将宫中最重要的财物和人事大权抢在手中,而将一些繁琐的庆典祭礼的安排等交给荣妃处理,荣妃也不在意,在两位太后面前笑言自己没有经验,正好拿这些小事练练手。

虽然慧妃咄咄逼人,荣妃一再忍让,但后宫没有人敢因此小看了荣妃。不但因为荣妃深受皇上宠爱,一个月有大半时间宿在钟粹宫,更因为荣妃本身的能力远远凌驾于慧妃之上。虽然荣妃掌管的都是些琐碎繁杂的事务,但这些却最考验人的本事和能力,除了刚开始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但在虚心请教了两位太后之后,开始渐渐展露出雷厉风行的作风,手段凌厉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却又不过分苛刻,深得宽严相济之道,凡是在她手下办过事的没有不服服帖帖的。

*********************************场景分割线*******************************

钟粹宫的西南角有一座精致华美的井亭,如今井亭四周垂挂着鹅黄色薄纱,轻轻袅袅地随风飘动,掩映着里面朦胧的身影。康熙自腊月里封笔之后,就开始有了闲情逸致整日泡在钟粹宫里。自从前些日子在宜敏书房里找到一本冬日赏雪的札记后,康熙就来了兴致,命人将钟粹宫的井亭改造了一番,四根梁柱中空,内烧炭火,下接地龙,虽然在冰天雪地之中,整个井亭却暖气袭人,让人懒洋洋直想睡上一觉。

芊芊素手烹新绿,袅袅茶香沁心脾。康熙侧卧在美人榻上,手中持着一本书册,注意力却完全不在上面,而是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美人细心地烹煮新茶。宜敏优雅熟练地将各种煮茶手法一一展现,让康熙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煮茶竟有如此门道。

“敏儿果然博学多才,朕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康熙对宜敏能将煮茶做得如此行云流水的手艺叹为观止,突然觉得那些在他面前卖弄茶道的人简直庸俗不堪,跟眼前浑然天成的手法一比,满是矫揉造作的匠气,一比就被比到了泥土里。

宜敏对于康熙硬是将称呼从爱妃改成了她的小名很是无奈,她从来不曾想过康熙会称呼妃嫔的闺名,上辈子即使是他最亲近的表妹孝懿也只是称呼她的位份,连表妹都不曾出口过。如今康熙倒是叫她的小名叫得很顺口,除了正式场合,再也不曾在私底下称呼过她荣妃或爱妃。

不过第一次听到康熙叫她敏儿的时候,她简直毛骨悚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觉得这康熙莫不是疯魔了,还是又有想试探什么,结果康熙只是很自然地改了称呼,也没见他有什么别的举动,久而久之宜敏也放下了,反正不过是个称呼,至少表示她离康熙的心更近了一步。

宜敏专注地做完了茶道的所有流程,轻轻地吐一口气,将精致的茶盏送到康熙面前。前世后宫寂寞,烹茶煮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消遣,如今倒成了卖弄的资本,世事之奇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