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皇帝顿了一下:“可这不是多出一个更好的选择来了吗?”
更好的选择?
内侍垂下眼,眼神闪烁,陛下指的是谁?比席家大公子还要出色的儿郎,莫非是指燕王上官延?可看着不像啊?
又或者,陛下说的是近来似乎开了窍,变得越发出色的神侯府的小侯爷葛青?
搞不懂,帝王心,海底针,他还得继续修炼如何揣摩帝王心思,谨小慎微才是。
皇帝笑而不语,心中则是感叹,从京城出发,分散而开,一路急行,每经一郡,便帮一郡治理郡中事物,被一郡郡守奉为大才,却又在立下功劳之际,悄然抽身离去。
第164章 女帝的自我修养54
无人知其身份,其从何而来,又师承何处,只知道,对方手中有一队人马,名曰红袍人,他们是这般自称自己的,不过,外人还是称他们为红袍军。
有人说这是天子近卫,代天子巡逻天下,肃清一切匪患,料理尸位素餐之徒。
说什么的都有,皇帝不曾澄清谣言,也不曾派人制止,这些猜测便一直无边蔓延开来。
等到无名先生之名名传天下,宁国三十八郡,除去京城所在,其余郡守纷纷派人沿途追寻无名先生之名,试图招揽对方。
对方不曾踏遍三十八郡,为三十八郡的百姓尽皆带去良政,然而面对郡守们写来的招揽书信,对方虽说无一应承,却为其回了锦囊妙计,人虽未到该郡,依旧为该郡郡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听闻,有人曾在酒后失言,言得先生者得天下。
可惜,这位智计无双的无名先生,不曾应下任何一人的应承,他们猜测,无名先生应是志在天子,毕竟,比起接受他们的招揽,不如拒绝,继续扬名天下,为宁国繁荣安宁出力,等到名言天下之际,接受天子递来的橄榄枝,才是应有之意。
想通之后,这些招揽失败的各方人士,这才歇了继续追着那位先生堵人,企图以真诚打动对方的心。
和天子抢人?
不了不了,他们还是吃瓜看戏,顺便结个善缘求个锦囊缓解一下自己任内的政事压力吧。
无人知道那位无名先生师承何处,那其实只是虚言。
至少,皇帝就很清楚,那位,师承纵横先生。
而纵横先生在宁国尚未立国之前的乱世之中,就已经名扬天下,可惜所遇非人,被追随的主公忌惮猜疑,任凭智计无双,奈何己方拖后腿,最终含恨离去,归隐山林之中,并立下誓言,非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出山。
后来宁国建国,宁国开国皇帝精心治理国家,为子孙后代打下了极好的基础,传到的当今天子手中时,宁国繁荣昌盛,目测至少还能繁荣好几代。
毕竟,当今天子这一代,也才第三代。
那位纵横先生若是还活着,得一百多岁了。
看其收的弟子这么年轻来看,纵横先生即使是已经离世,应当也才是不久前的事。
而他的弟子,不负他的威名,配得上那句智计无双。
这么一个出色的人选出现在明珠身边,皇帝能看得上京中儿郎们才怪,他们就是再好,能比纵横先生高徒更好?
何况,那位还生了副极为出色顶尖的好相貌,身体也十分康健硬朗。
和他比起来,京中儿郎都不配。
朕的明珠,就该配这般出色的人物,况且,那么多人招揽收服他都没有成功,就连朕抛出的橄榄枝也被其果断拒绝,可那人却留在明珠身边,为明珠做事,这说明什么?
这话说明,那人认为明珠才是自己想要辅助的明君,才是自己愿意俯首称臣甘心为其前驱的主子。
皇帝想到这里,不知道第几次地叹息遗憾,为什么明珠偏偏不是男儿身呢?
——
作者有话说:
二更兽的第二天
第165章 女帝的自我修养55
被皇帝盖戳认定明珠公主才是自己认定的明君的负苍看似不紧不慢,却始终缀着离镜的身影,没有离得太远。
他不知道皇帝居然是这么看待自己留在离镜身边的因由的,若是知道,负苍铁定得为自己辩驳一番。
他不是觉得明珠公主才是明君,只是单纯馋公主身子而已。
一见倾心,一眼万年,从此念念不敢忘……倒也没有那么夸张,就是难得遇到一个这么有趣(跳脱神经)的姑娘,忍不住想留在其身边,看看对方究竟能多跳脱而已。
当然,他坦诚地承认,他馋公主身子,但是,他不下贱。
离镜事先的预防果然没白做,有人暗中潜入猎场。
出乎预料之外的一点是,离镜的人手前脚发现有人暗中潜入猎场,后脚,神侯府的人也发现了,而后不等离镜的人动手,神侯府的人便已经先一步将人控制了起来。
审问的时候,见问不出什么结果,神侯府的人请示过主子之后,干脆利落地全部弄残,挑断手筋脚筋防止对方反扑,而后拉下去看押起来,前去禀报了皇帝。
离镜得知之后摸着下巴唔了一声:“真狠呐!”
影视剧里即便被制服了,依旧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反扑事件,这边就狠多了,可能是前期吃了太多亏的缘故吧,直接挑断手脚筋,杜绝阴沟里翻船的可能性。
席言道:“以防万一罢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说话间,席言视线放在离镜身上,眼中透着,没错我说的就是殿下你的意味。
“可我不是君子啊。”
离镜哼了一声,调转方向回到大部队身边。
秋猎出了刺客,这事不宜大肆宣扬,不过知情者都讳莫如深,秋猎氛围意外的沉重,除了尚天宇这类地主家的傻儿子依旧乐呵呵地,其余人都肉眼可见的变得沉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