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太大,全家人都对汪盼儿没有防备,看汪盼儿愿意下厨,大家都挺高兴,吃饭时周母还对着小儿媳连连夸赞……做梦都没想到汪盼儿居然会下毒。
“娘,您吃,不用管我。”汪盼儿不想得罪婆婆,也不好拒绝婆婆夹过来的菜,一开始装作羞涩,以为婆婆夹一下就算了,没想到接连夹菜,还都是夹大肥肉。
她知道婆婆是好意,可是她受不了婆婆吃过的筷子给自己夹的菜,更吃不下肥肉,实在忍不了了,在婆婆又一次夹菜时,“我这还有呢,我在家的时候,都没有互相夹菜的规矩。有时全家一起用膳,都是丫鬟给我们用专门分菜的筷子夹到盘子里。”
周母一脸尴尬。
儿媳妇这分明就是嫌她的筷子脏。
“我不知道你们家的规矩。”周母看着儿媳的碗,“换一个碗吧,你这给我吃,我不嫌脏。”
她舍不得浪费粮食,一把拿过了儿媳妇的碗,又吩咐:“大椿,你去给盼儿重新取个碗来。”
周父轻哼了一声,明显是看不惯儿媳的做派,但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他能理解汪家的规矩,便懒得说。
温云起坐着不动。
杨招娣一看不对,这事搞不好要落自己头上,同样都是儿媳妇,当初她嫁人的第二天早上起来给全家做饭,凭什么弟妹能睡懒觉?
做饭的事情就算了,弟妹家世好,她做顿饭也没什么,可都是周家的媳妇,谁也不是谁的丫头,凭什么让她去给弟妹拿碗?
“弟妹,碗就在厨房的柜子里,你进去就能看见。”说到这里,她半真半假玩笑道:“不管你们汪家是什么样的规矩,如今你都是周家的儿媳妇了,进了门就得懂事。那话怎么说的,嫁给当官的做娘子,跟着杀猪的翻肠子,这进了周家的门,再不习惯也得学着习惯,总不可能让爹娘给你找个丫鬟伺候着吧?爹娘一把年纪了都没这福气,你年纪轻轻,即便真的让你享这福气,你好意思吗?”
汪盼儿受不了这挤兑,起身就走。
她飞快进了门,还把门关得砰一声响。
周母不赞同地瞪了一眼二儿媳妇,却也没多说。
话糙理不糙,周家不是大户人家,儿媳妇过了门,总要学着做点事。不说干多少,家里的洗衣做饭总要学着些。
周大喜拽了一把妻子,训斥:“就你话多。”
杨招娣翻了个白眼,对男人的训斥不以为然。她现在不忙着给弟媳妇立规矩,等汪盼儿养成了凡事撒手不管的习惯,回头这家里最辛苦的就是她了。
不管弟媳妇出身好不好,都是周家的媳妇,凭什么要分出三六九等?凭什么她就得是最下等的丫头?
温云起从头到尾没出声,这也让杨招娣松了口气。
都说父母在不分家,其实周家没这规矩。周家的长辈还在,周父不是家中长子,被爹娘分了出来,二老住在隔壁,由长房伺候。
其实杨招娣也想分家。
但长辈不提,她就只敢想一想。
杨招娣被男人训斥话多,也不收敛,翻了个白眼道:“脾气可真大,我过门几年,可从来都不敢摔东西。”
周母深以为然。
谁不是从儿媳妇过来的?
“盼儿,你若是觉得委屈,趁还没圆房,我们送你回家去,顺便跟亲家和你们家亲戚解释一下。”
汪盼儿:“……”
她探出头吼道:“你们说得轻巧,我都过门了,在这儿过了一宿,回家说我清清白白,谁会信?”
第145章 天降的儿媳不好娶
汪盼儿这突然发作, 周母吓一跳。
杨招娣本来就想踩新弟妹一脚,看到弟妹脾气这么大,顿时兴奋起来:“弟妹,你这是跟谁说话呢?难道你在娘家的时候也这么跟长辈说话吗?”
汪盼儿看不起周家人, 对着公公婆婆还会忍耐一二, 毕竟自己是晚辈嘛, 但对着这个村里出身的嫂嫂, 她真觉得没必要客气。而且她看出来了杨招娣对她的恶意, 当即冷笑:“对啊!”
杨招娣:“……”
她干笑两声:“都说做生意的人家中规矩松散, 没想到松散到连农家都不如。”
汪盼儿冷哼了一声,砰一声锁上窗:“长辈说教几句我还能听,别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给我立规矩,我呸!”
杨招娣面色一怒,不过她见公公婆婆脸色不好看, 一点没发作, 规规矩矩收拾了碗筷。
周大喜瞪了妻子一眼。
杨招娣耸耸肩,她是真的不觉得自己有错,同样都是周家的儿媳,她不乐意低谁一头,如果最后和弟妹谈不拢,那还不如翻脸呢。
吃过早饭, 温云起跟着周父一起去地里。
此处不缺水, 每年粮食收成都不错,种地为生的庄户人家, 即便要打短工,那也是以地里的庄稼为要。
如今正是容易长草的时候,再过个把月, 等到田里的稻穗长出来了,就能轻松一些,等秋收再忙活。
弯腰在稻田里拔草的滋味,真的是谁拔谁知道。温云起从来都舍不得浪费粮食,饶是原身干惯了这些活儿,半天下来,温云起还是腰酸背痛,好在手脚粗糙,干完了不见受伤。
回到家里,天色渐晚。
晚饭是周母做的,汪盼儿想要做周家的媳妇,白日里婆婆打招呼,她顺着梯子就下来了,没再甩脸子,虽然也没进厨房,但拿着扫帚打扫了院子,洗了昨天换下的衣裳,还帮着摆了饭。
当然了,家里有人伺候的汪盼儿没有干过这些活,干得都不太好,扫地时用的力气大,灰尘扬得高,桌上又积攒了厚厚一层灰,衣裳没洗干净,摆饭时险些砸了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