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温云起还是会倾尽全力。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沈家。
今日要拜别的长辈,除了沈氏和林盛昌,还有蒋家主夫妻俩。
沈文思的亲爹是蒋家主,生身母亲是蒋夫人的陪嫁丫鬟。这二人来送嫁,受新人一礼,那是说得过去的。
如果说一开始定亲时沈氏和蒋家主都有些不愿意,只是拗不过沈文思才捏着鼻子答应这门婚事。如今兄妹俩早已改变了想法。
他们眼中的柳正阳只是出身不太好,本身能力是足的。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半年之内拿到一张方子后把生意做得这样大……郊外的造纸工坊占了足足两个山头,里面有几百号造纸工。
所造出来的纸发往全国各个府城,货单已经订到了后年,光是定金,就收了很大一笔。
出钱的沈文思赚得盆满钵满,蒋家也得了一份盈利……这份钱于蒋家而言,赚得太容易了,蒋家主没有费半分心思,只是交了点本钱,实话说,若不是这是自己女婿,蒋家主都有点不好意思。
也正因为是自己的亲女婿,蒋家主打算过个一两年,赚上一笔后,就将属于蒋家的那份
送给夫妻俩。
温云起并没有被为难就接到了新嫁娘。
一般新嫁娘都是由兄长或弟弟背出门拜别长辈后送到花轿上,而沈文思到了沈家以后,只有一个便宜弟弟,两人之间有死仇。
沈文思就是自己走着上花轿,也不可能让他来背。
后来是蒋家主拍了自己的嫡长子,也是沈文思的表兄,实则是亲哥哥来背她。
一路很顺利,到了拜别长辈的大堂里,温云起心甘情愿对着蒋家主和沈氏跪了下去,沈文思也跪,只是该轮到跪林盛昌时,沈氏擦着泪道:“去吧,别误了吉时。”
边上含笑等着的林盛昌笑容僵住,沈文思才不管这么多呢,转身趴到了表兄的背上。温云起也假装没看见林盛昌的尴尬,在众人的起哄声里出门上了花轿。
婚事办得盛大又热闹,花轿走过的那几条街上百姓很多,铜钱扔了两箱子,不少人都捡到了喜钱。
到了柳家宅子,这里面的人都是温云起亲自安排,一直到婚事办完送走客人,都没有出岔子。
姜氏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而柳大伯只觉浑身发软,在此之前,他已经熬了两宿,这会儿感觉精力用尽,也不再勉强自己,跟府里的管事交代了几句,便告辞回家了。
期间温云起热情地邀他住一宿,柳大伯拒绝了。
但看得出来,柳大伯虽然没住,对于温云起的热情,还是很受用。
翌日早上,夫妻俩起得不算早,柳家是穷人乍富,没有大户人家那些规矩,但沈文思还是对着姜氏磕头敬茶。
姜氏很是无措,急忙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封送上。
要说这人心很复杂,身处的位置不同,想法就不同。
在温云起还没有开始做生意时,他能够娶到沈家的姑娘,那他算是一步登天,旁人都很羡慕他的运道。
但短短半年内,温云起将生意做到风生水起,虽然还是远远比不上城里那些传承了几代的富商,但也算是后起之秀。他这样能干,却跑去岳家长住……其实有点委屈。
但姜氏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在她看来,儿子是有几分运道,也有能力,但如果没有儿媳的银子,生意不会这么顺利。柳家兴许不会有如今的富裕。
“家里没事,你们一会儿就回沈家去吧。”
沈文思无论住在哪里,都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之所以提出住沈家,是因为当初的柳正阳特别穷,沈氏不会答应她嫁入柳家。而那会儿她刚出事,一家四口人,沈氏和父子俩敌对,若是沈文思要离开,难免会让她觉得孤独。而且,沈文思一嫁,剩下的家财差不多都是林继宗的。
沈氏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两人心知,他们不会在沈家住太久。因此,中午就回了沈家。
沈家客人已散,昨日的热闹不在,林盛昌准备了礼物。
不过,沈氏对他不冷不热,温云起对他的态度也堪称冷淡。
自从半年前沈文思出事,夫妻俩就已经分房……分院子睡了。
也就是林盛昌没少讨好沈氏,时不时就带着礼物往她跟前凑。不然,两人怕是一天到晚都见不上一面。
林继宗乖巧喊姐夫,温云起随口道:“哎呀,最近事情多,我就没给你准备礼物。”
都不是不小心忘了,而是没准备!
林继宗笑容不变,大抵是早已猜到了:“不要紧,以后就是一家人,互相之间不用太客气。”
温云起没接这话茬,而沈文思几乎是将对林家父子的厌恶摆在了脸上:“夫君,天不早了,咱们回院子归置吧,明儿你还有正事要忙呢。”
沈氏也催促:“对,男儿成家立业,既已成家,接下来就该立业了,忙正事要紧。”
母女俩的这话落在林家父子的耳中,怎么听都像是在嘲讽二人。
林盛昌在没有娶蒋家的女儿前,家世就比沈家好上一线,家中有一间铺子罢了。不过他兄弟四个,他排老三,那些铺子分到他的手中,已经落不下多少了。
他娶了沈氏,住进了沈家,不管是沈氏的生意,还是蒋家那边,都有顺手帮林家,这些年来,林家的生意和姚家差不多了,比陈家还要好上一点。
但无论如何,和温云起万万比不起。
林盛昌成亲后,还自己做生意,如今名下有几间铺子,做得好了,一年有个几百两,他一个人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