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堂妻自救手册(381)+番外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李珣歪着头问:“东县府衙门口跪了数百名女郎请命,这还不够越级审查吗?”

袁朗闭嘴。

李珣继续道:“不把林二娘那刺头提走,那些人就不会散,万一中途出了岔子,这责由谁来担当?”

袁朗点头道:“殿下考虑得周到。”

李珣吩咐:“明日大理寺去交接,交接好了再提人,莫要出差错。”

袁朗:“卑职领命。”

李珣做了个手势,他退下了。

林二娘杀人案确实闹得满城风雨,连政事堂里的宰相们都津津乐道。

姜阁老八卦道:“那林二娘确有一番本事,能让后宅女郎们走出家门为她请命,可见一斑。”

周相公道:“还好是一群弱女子,掀不起大浪,若是一群身强体壮的汉子守在府衙门口,那才叫祸!”

李珣没有吭声。

他倒很想见见那份请愿书,贺倪说有数百位女郎在上面签字按手印,他是不怎么信的。

他始终不信林二娘有这般大的本事把那些后宅女郎撼动出来抛头露面为她请愿,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待到大理寺跟东县府衙交接清楚提人的那天,李珣和宋致远也去观热闹。

二人坐在府衙斜对面的茶楼包厢里,看底下人潮汹涌。

宋致远发出感慨道:“这情形怎么这么熟悉呢,我记得去年咱们好像也是坐的这间包厢,不过当时围观的是林二娘跟韩三郎打官司。”

李珣:“……”

底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观热闹的百姓听说大理寺来提人,皆过来围观。

周娘子等人仍旧跪在门口请命,今天的人数已经增添到了近千人,规模空前盛大。

而那份请愿书的分量越来越厚重,它承载着所有人的期望。

当林秋曼穿着囚服坐在囚车里被马车运送出来时,女郎们纷纷起身围了过去。

林秋曼被那阵仗吓坏了。

有人大声喊道:“林二娘莫怕,有我们在!”

还有人高声道:“二娘,我们护你!出来了还继续打官司!”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继续,这个剧情撸完外,我还有四个大大大大剧情,月底应该能撸完的叭。。。

第169章

雨渐渐大了,囚车渐行渐远,聚在府衙门口的女郎们陆续离去。

目睹这场盛会的宋致远摇头道:“有情有义的,把我这老爷们儿都弄得有点感动了。”

李珣失笑。

稍后华阳忽然推开了包厢的门,二人看到她,不由得愣住。

华阳自顾进来,坐到宋致远身旁,说道:“想我华阳这辈子都还没有这般场面呢,委实令人羡慕。”

李珣啐道:“阿姐弄出来的吧。”

华阳摆手,“我可比不得你,你一挥手,玄甲营数万将士皆为你听命。我一介女流,哪有那般大的本事撼动近千名女郎走出家门聚在这儿数日呢。”

李珣没有说话。

华阳偏过头问宋致远,“宋御史如何感想?”

宋致远拱手道:“了不得。”

华阳笑,“我也觉得了不得。以前我就觉得林二娘脑子有病,接的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糟心事,钱也赚得少,不明白她图什么,现在知道了,她值。”

李珣轻轻摩挲茶碗边缘,华阳打趣道:“先前五郎不是想把她困在你那金笼里吗,你瞧瞧人家,不用你给脸面,靠自个儿去挣。”

李珣抿嘴笑道:“阿姐莫要洗涮我。”

华阳拿起一只果子,问:“林二娘那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五郎清楚吗?”

李珣端起茶碗,敷衍道:“不太清楚,还得让大理寺查。”顿了顿,“上回阿娘病了不见好,我从玄甲营回来还没去瞧过,如今是何情形?”

华阳叹道:“还不是老样子,章御医说卒中全靠调理,急不得。”

李珣轻轻的“哦”了一声,垂眸抿了口茶。

华阳又道:“策儿那孩子很是乖巧,阿娘很喜欢他,时常召他进宫陪她,你不会生出怨言吧?”

李珣:“我生什么怨言,只要侄儿能哄阿娘高兴就好。”

三人说了许久的话,才各自散去。

回去时宋致远跟李珣坐在一辆马车里,李珣漫不经心地把玩手中的乌骨泥金扇。

宋致远提醒道:“五郎得布江都那边的局了。”

李珣微微停顿,斜睨他,“不然你以为我去玄甲营做什么?待太皇太后病重,燕王离开江都奔丧,云州和潭阳同时夹击江都,先把他的老巢端了再说。”

宋致远点头,深思道:“京中估计也藏了不少燕王的人。”

李珣垂眸,指骨分明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到腿上,“先盯着,待他来了再清理。”停顿片刻,“人家估计都等着来杀我呢,这是我的机会,又何尝不是他的机会?”

宋致远没有吭声。

回到王府后,李珣在书房忙碌了阵儿。

外头的雨下得愈发大了,天空黑压压的,似要落下来一般。

他站在窗前看那天色,老陈忙进来关窗户,说道:“外头风大,郎君仔细着凉。”

李珣:“这雨下得好,凉爽。”

老陈把全部窗户关好,一道闪电落到附近,紧接着轰鸣雷声响起。

书房里昏暗无比,老陈赶紧撑灯。

李珣走到桌案旁,拿起那张昆仑奴面具放到烛火前照,他透过光亮晃了晃自己的手,冷不防说了一句:“陈叔,我又得杀亲兄长了。”

老陈:“……”

李珣扭头看他,“宗族里,我还得杀多少人?”

老陈沉默了阵儿,小心翼翼问:“郎君现在还做噩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