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堂妻自救手册(382)+番外

作者:闫桔 阅读记录

李珣想了想,“没有。”

老陈幽幽道:“郎君想活命,老奴等人也想活命。”

李珣低头细细审视那张面具,过不了多日,摆在他面前的路要么死,要么一步登天,没有任何退路。

唯有除掉燕王,他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独揽大权。

这条路,从来都是充满着血腥的。

最开始杀齐王时,他还有些不习惯,那毕竟是他的亲兄长,血浓于水的亲情。

而寒食散也是在那时候染上的。

现在他把寒食散戒了,是不是意味着再杀另一个兄长时已经无所畏惧了呢?

李珣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面具,脸上的表情是冷漠的。

翌日他进宫去探望太皇太后,自从寿宴后,她整个人看起来似乎更疲惫了些。

一个历经风雨的宫廷女人,能挣扎到至今已是不易。

太皇太后对他向来没什么好脸色,李珣倒也不计较,昭妃教他的那套又端了出来。

二人周旋了一阵子,太皇太后说乏了,李珣才离去。

下午大理寺那边的龚少卿前来政事堂汇报林二娘杀人案进展。

李珣端坐在公案后,皱眉道:“你是说那花茶和脂粉香融合起来会致幻?”

龚少卿回道:“正是如此,那花茶叫芍钱,秦氏房里的脂粉香实则是一种叫白牙子的香。二者若分开使用,便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一旦融合使用,就会致人生幻,反应迟钝,浑浑噩噩的,云里雾里,甚至会短暂性失忆。”

李珣问道:“可是莲心和徐婆子同样喝了那茶,也闻了那香,为何二人无异?”

龚少卿:“卑职问过,二人是在室外,林二娘则是在室内的封闭空间里,空气不流通,吸入的香多,待的时间长,故才致幻。”

听了他的解释,李珣总算是弄明白了。

“秦氏和徐婆子的底细查了没有?”

“回殿下,正在查。”

李珣点头,说道:“这案子的所有进展先不要漏出去,我另有打算。”

龚少卿应声是。

李珣又细细叮嘱了几句,他谨慎记下了。

待龚少卿退下后,李珣陷入了沉思中。

这桩案子如果真是韩三郎促成的,那再继续深查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来,他不会让林二娘再跟韩三郎有任何牵扯,引一波谈资;二来,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想节外生枝。

现在还不是动韩家的时候。

得想个法子把事情避重就轻平下来。

李珣望着公案上的请愿书,那字迹是华阳的,后面有近千名女郎的签字,密密麻麻的,皆按了手印。

它们显得厚重而有分量。

林二娘是不可能杀人的,就算她真的杀了人,也得把她洗白。

只是要如何洗呢?

李珣认真地翻看那些签名,食指漫不经心地敲击桌案,脸上的表情愈发凝重。

林秋曼在大理寺的牢里待了数日,原本以为会有堂审走流程的,结果压根就没有。

李珣根本就没打算堂审,因为没有必要。

这日上午他亲自去大理寺,命人把林秋曼提了出来。

李珣坐在太师椅上,一身紫袍章服令人不敢亵渎。

林秋曼给他跪礼。

李珣垂下眼帘,说道:“秦氏,是苏家的家奴。”

听到这话,林秋曼猛地抬头,“是奴想的那个苏家?”

李珣:“当年苏家被抄没,秦氏也被发卖,后来辗转到京,由韩三郎操作换籍,嫁了人。她跟夫家扯皮是真,引你入套报复你也是真。”

林秋曼:“……”

她忽然觉得自己挺冤。

李珣:“你这案子用不着继续深查了,查来查去都是跟韩三郎的那些破事,听得我厌烦。”停顿片刻,“我要把韩家撇开。”

林秋曼不服道:“人又不是奴杀的,为什么要把韩三郎撇开?”

李珣抱手,“没有为什么,我总有我的理由。”

林秋曼闭嘴。

李珣继续道:“秦氏不会自杀栽赃你,她是死于他杀。”

林秋曼隐隐猜到了什么,脱口道:“殿下打算让人顶罪?”

李珣淡淡道:“徐婆子是证人,总得用她去堵京中百姓的嘴。”

林秋曼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殿下是要让莲心顶罪,是吗?”

李珣沉默。

林秋曼急了,“奴不答应!”

李珣缓缓起身,居高临下看她道:“由不得你。”又道,“你与秦氏发生口舌,莲心失手杀人,徐婆子亲眼所见秦氏被杀,莲心死罪难逃。”

林秋曼真急了,愤怒道:“奴不会舍了莲心的。”

李珣不予理会,只命人去提莲心来,问她愿不愿意替林二娘顶罪。

莲心从案发时就做好了替罪的打算,没有任何犹豫地应承下来。

林秋曼懊恼道:“莲心你是不是傻!”

莲心道:“奴婢不傻,小娘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被折了。”又道,“近千名女郎为小娘子请命,你的声誉便是命,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被败了。”

这话李珣倒是欣赏,指了指她道:“你看一个丫鬟都比你懂时务。”

林秋曼固执道:“奴不同意把莲心拿去顶罪。”

李珣:“这事由不得你。”又道,“莲心失手杀人,畏罪自尽,这桩案子便算了了。”

林秋曼气恼道:“简直荒唐!”

李珣问:“莲心,你怕不怕?”

莲心老实回答:“奴婢怕。”

李珣失笑,“那便给你换一个良家子的身份,你们林府的江忠名下不是没有子女吗,你改名落户到他的名下,好好藏在林府,以后别跟着林二娘出门招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