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江辞卿哪怕后来身上背了一个处分,也觉得自己在那个年纪是被善待的那一位普通学生。
理解万岁,想必就是那种感觉。
“我提前跟她约的时间,不然还不一定能来呢。”杨向珊笑着解释,话语间难掩得意。
毕业后江辞卿也有好久没有见过方老师,不免期待,随口一问:“之前几次同学会你都邀请过她吗?”
“没有,只有这一次。”
“为什么?”
杨向珊好似话里有话:“这次不一样。”
“不一样?”
“因为……”
包间的门这时被打开,一嗓门大的男同学冲门口喊道:“方老师您可算来了,大家伙都盼着呢。”
方老师和杨向晨并肩走进来,这么多年过去,容颜虽老去,气质依旧如初,一开口便让人如感春风拂过,“孙野这么多年了你小子嗓门还是这么大。”
“人现在都是老板了,混得可好了。”杨向晨在旁边搭腔。
“你们个个都有出息。”
方老师记性不错,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对照上学时候的特点一个都没错。
看见江辞卿,方老师握住她的手拍了拍,和蔼地笑:“你现在可比读书的时候文静多了。”
江辞卿心生暖意,嘴也甜了不少,“方老师,你还是那么好看。”
“老师你可不能偏心啊,也该夸夸我呀。”杨向珊出声说道。
“咱们班的杨班长,出了名的好人缘,哪需要我来夸奖你哟。”方老师无奈地摇头。
杨向晨不给自己亲妹留面子,打趣着:“老师你可别夸她了,一会儿尾巴逗翘上天了。
“你还是不是我亲哥啊!别以为比我早出生几分钟就了不起啊。”
“还真有点了不起。”
……
杨氏兄妹有说有笑,场子一下又热闹起来。
江辞卿习惯当一个倾听者,偶尔搭几句腔大多时候都在听别人聊。
她的位置正对门,服务员陆陆续续地上菜,门便一直敞开着。包间里谈笑声四起,掩盖了脚步声。
江辞卿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抬头正好看见从门外走进来的晁轲。
他在卫衣外面套了件长款羽绒服,紧身裤马丁靴,一身休闲装束。包间的灯光衬得他皮肤更白,气色看起来不大好,却还是盖不住老天爷赏的那张令人嫉妒的脸。
晁轲的目光在江辞卿脸上掠过,还没来得及上前打招呼,就被杨向晨和几个男生围住。
杨向晨勾住他的肩膀,熟悉得没有时间留下的缝隙,“咱们的大才子可算来了,罚酒罚酒啊。”
晁轲用胳膊肘撞了撞他的胸口,“你少拿我开涮。”
“终于舍得从美利坚回来了,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好吧。”
“今晚咱们可得好好喝几杯,这都多久没见了。”
……
坐在江辞卿身边的杨向珊忽的起身,走上前跟他搭话,“晁轲,欢迎回国啊,这么久没见你又偷偷变帅了。”
出于礼貌,晁轲答道:“嗯,是有段日子没见了。”
这话在江辞卿听来却变了味。
有段日子。
几个月是一段日子,几年也是一段日子。
之前杨向珊在方老师进来时,被孙野打断那句话,江辞卿和她离得近实际是听真切了的。
——“因为他终于回来了。”
这一刻,江辞卿感觉自己和杨向珊那些不易察觉的余热也在这个冬季,化成了几粒冰渣。
第17章
没离开过(六)
酒过三巡,大家说话也随便了些。
晁轲作为出国几年没出现在同学圈的稀客,理所当然成为今晚话题的中心。
方老师对晁轲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隔三差五拿文学比赛一等奖的时候,问道:“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跟文学有关系吗?”
晁轲喝了一口清茶来中和胃里的酒精,笑着答道:“大学学了室内设计,回国后在元城开了家装饰公司。”
方老师“哦”了一声,有些惋惜,“你们这些孩子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杨向珊莞尔,给方老师倒满杯中的茶水,乖巧地说:“晁轲在美国创业开的工作室前不久拿了个项目大奖呢,这回国没半年新公司在元城都小有名气了。”
说完,又看向晁轲,打趣着:“这以后咱们班的装修可都得打折,晁轲,你说对不对呀?”
杨向珊的嗓音偏甜,这句话尾音上挑,其中意味听者各有体会。
晁轲脸色冷了几分,眼神从杨向晨身上掠过,引得他后背莫名发凉。
气氛渐沉默下来,大家都在等着晁轲的回答,目光不自在地往江辞卿身上落。
当年文科班的金童玉女如今也形同陌路,从同学会开始到现在,别说一句话就连一个眼神都没交汇过。
江辞卿装作没事人,只是酒喝得有点多,她突然有点想打嗝,为了把这阵感觉压下去,她拿过杯子又往肚子里灌了一口啤的。
杨向晨对今天情绪明显反常的妹妹感到无奈,使了几个眼色那边也无法接受后,他只好站出来圆场,“你之前的工作室怎么办?”
“其他合伙人会负责。”
晁轲靠着椅背,他喝酒上脸,不像刚才那样板着脸,顿时随意了几分。
孙野接过茬,问:“这次待多久?走之前咱们哥几个再聚聚。”
“随时都行。”
江辞卿的心忽的一沉。
“反正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一颗心脏忽上忽下,江辞卿一时没忍住,憋了好几分钟的嗝一下子迸发出来,响亮得很。
江辞卿拿过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脸上泛着尬色的红,对众人说:“……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