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时候,我在这条河里溺过水,醒来后,发现脑子里突然多了些奇怪的东西,像是其他人的心声。”
“你六岁就知道那是其他人的心声?”
罗泽雨摇头,“当然不知道。那时候只是觉得很奇怪,大人说的话,进我的耳朵,大脑会给出另一种说法。比如有个大人说饿了,想回家吃饭,其实他是怕河里有鬼,不好意思说。还有个大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其实他游得可好了,只是不想下水,也还是怕有水鬼。”说这些话时,她有意避开了他的视线,这两天真正回想起来的记忆碎片,她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大脑以什么形式给你说法?”
“说不清楚,我不懂脑电波的原理。不过人的思考、意识,脑子里想的事情,不都是语言构成的吗?”
她说的是个常识,却是超出高中生知识体系的常识,何相安花了一段时间消化,道:“听上去很抽象。”
“确实很抽象,小时候以为是脑子进水,所以坏了,神经错乱什么的,不敢再想,我爸妈觉得——”
她没把话说完,何相安问:“觉得什么?”
罗泽雨笑了笑,道:“没什么。”
“这种症状一直有吗?”
罗泽雨摇头,“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跟高温天气有关。”
何相安想了想,“所以这就是你每天来这里蹲守的原因,砾山镇重现高温天。”
“是的!”
那一刹那,将落未落的晚霞美得不可思议,高温天气仍叫人难以忍受,罗泽雨的振奋感染了何相安,使他忘记全身湿透的不适,相信了她的荒诞故事。他甚至鬼使神差地问:“怎么才能接收小河的广播?”
罗泽雨遥望天幕,道:“今天是不行了,只能等明天。”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直觉是这么告诉我的。”
何相安没接话。
“你觉得我在扯谎话?”罗泽雨问。
“没有。”
“骗人,你脑子里明明就是这么想的。你本来都要相信小河广播了,我一说不行,你又不信了。”
“……”
“你还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堂堂年级排名前十的优等生,为什么居然听我这个后进生说了一大篇荒谬——”罗泽雨在这里停住,转而道:“喂,你少瞧不起人,什么叫后进生?我成绩没那么差。”
“不如你少偷看别人的想法。”
“所以你还是相信我会读心术。”
“我没有不相信,只是正常保持怀疑精神。”何相安道。“除非我也具备这种超能力。”
“超能力?”罗泽雨精准抓取了关键词,转瞬雀跃起来,“我喜欢这个说法。”
“……”
眼看天色已经擦黑,何相安终于起身离开。巧的是,罗泽雨也正打算回家。
两人第一次有了同时行动的默契。遗憾的是,何家和罗家方向不同,归路是殊途。
不过,这一天,他们正式告别,互道“明天见”,有了一个约定。
第13章 .
罗家今晚宴客。三楼租客临时决定提前走,介于他刚来那天没在罗家吃上饭,梅兰香决定今晚给他补。
罗家并没有宴请租客的传统,之所以这么热情地邀请金既成,一来因为对方是外地人,二来是梅兰香认为罗蕙谈下的租金太高,始终觉得有所亏欠,不想给人家留下坑蒙拐骗的印象。
除了金既成,上回罗泽雨说罗家没请蒋艳秋一家上楼吃过饭,梅兰香把这话放在了心上,打算今次一起请。事情定得突然,梅兰香下班回家已经快五点,怕蒋艳秋自己煮饭,急忙先去交代她别做,接着赶到菜市场,市场上新鲜菜自然是所剩无几,勉强挑到五条小黄鱼、三斤排骨。梅兰香思量着家里有蒋艳秋早上送的蔬菜,再找些腌菜干菜,凭她的手艺,也能整出一顿席面。她不乐意给祠堂工人做饭,乐意给自己想请的客人做饭。
买完菜回到家,蒋艳秋迎上来,手里拎着一块五花肉,还有一盆泡开的干豆角,用她那惯常和气的笑容说:“梅婶,我这里——”
梅兰香把她的东西推回去,“我请饭,你给我送菜,哪来的道理。”
“也就是今天天气热,菜场买不到什么菜,要在平时,我可不多事。”蒋艳秋执意把菜递过去。
梅兰香还是不肯接,绕开她往楼梯走,走了几步路,忽然顿住,“说起来,真有件事想托你帮忙。”
要说砾山镇的招牌特色菜,当推红烧小黄鱼。镇上人做小黄鱼,遵从着大同小异的家庭做法。梅兰香不是土生土长的镇上人,小黄鱼烧得不正宗,常年被罗工全嫌弃。每回梅兰香推说自己不是砾山人,做法不正宗很正常,罗工全就会举例说蒋艳秋也是下面村里来的,小黄鱼做得比镇上餐馆还好吃,话里话外暗示她去找蒋艳秋偷师。过去,梅兰香懒得麻烦,今天想着刚好来不及,就把她喊上楼帮忙,顺便学一手。
蒋艳秋为人大方,欣然答应了这个忙。从做小黄鱼的配料到步骤,就连起锅时需要打圈洒一道醋的细节,都毫无保留教给了梅兰香。
烧鱼过程,梅兰香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你这手艺是从哪里学的?”
“子良带我去馆子店里吃过,我自己学的。”
“吃过一次就能学会?”
蒋艳秋赧然一笑,“一次不够,我这个人要强,吃过好的,就总想着要做得比它还好吃,至少去个两三次。”
这时,罗蕙外出回家,闻到厨房鱼香,探了个脑袋过来看,光看不够,还想拿双筷子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