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224)

作者:一朵尘烟 阅读记录

治疗鼠疫的药物,供不应求,很多病人,或因穷困,或因买不到药,没撑过去。

“有什么治疗鼠疫的特效药方吗?”

赵锦儿奇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秦慕修笑道,“考考你。”

赵锦儿信以为真,认真答道,“绿豆、丹竹茹、柴胡、葛根、生地、红花、坡血麻。按比例混好煮汤,对鼠疫有奇效。”

搬到新家来以后,不像在老宅那么多家务,还能指使两个小的干,自由时间比从前多得多。

赵锦儿时不时地就抱着爹爹留下的那些医书看,已经熟记下二三十个药方。

秦慕修点头,“柴胡你之前已经说了,红花和坡血麻,我们这里的地种不出来,那就再种些绿豆、丹竹、葛根、生地吧。”

赵锦儿怔了怔,“为什么种这些治鼠疫的药?”

秦慕修嘘了一声,“听相公的就是。”

赵锦儿疑疑惑惑的,“难道今年会有鼠疫?”

“这几样也是常见的清热败火药,不是非得用在鼠疫上呀。”

赵锦儿一向是以相公马首是瞻的,秦慕修既然说种这几样,那就种这几样好了。

听相公的,准没错。

“那就这么定了,这几日抽空,咱们去郡上一趟,把药种买回来,镇上的药种铺子我看过,贵不说,还配不齐。”

秦慕修点头应允,“你看着办,不过去郡上之前,咱们先去给岳父的坟上了。马上正好是中元节。”

赵正闻言,“上坟是大事,不能再耽搁了,你们把我屋的钥匙带着,进屋找把铁锹,给你爹的坟头添两锹土,再把周边的野草除一除。把你爹的坟拾掇利落,你爹肯定会保佑你们平安顺遂的。”

翌日一早,两口儿到老宅拉了驴车,带上柱子,果然往鹿儿村去了。

途径镇上的时候,买了一捆草纸和一包纸元宝。

回到鹿儿村,按照赵正说的,先回赵家找了一把铁锹,两口儿一个拎着纸钱,一个扛着铁锹,往赵锦儿爹的坟头赶去。

村里有人瞧见,不由道,“真真没瞧出来,锦丫这么好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男人,还回来给她爹上坟,活了这把年纪,还没见过女婿给丈人上坟的。”

“那可不,咱们乡下,膝下无儿的人,死了可怜呐,连个上坟的人都没有。赵大夫倒是好运气,有个这样周正体面的女婿给他上坟。”

“赵正这侄女婿找得也值,听说现在就带着柱子,住在锦丫的新房里呢!”

村里人嗓门大,也不知道避讳。

说得赵锦儿和秦慕修都听见了。

赵锦儿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倚在秦慕修肩头,悄声道,“我可真是好运气,找了你这样的好相公,全村的人儿都羡慕我呢。”

秦慕修笑道,“我也好运气,你没听里正爷都夸你贤惠能干么?”

柱子在旁道,“你俩都好运气,就像书里说的,叫什么来着,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赵锦儿红了脸,瞪他一眼,“真是书里说的?”

柱子虎着脑门,“真是。”

“什么书里说这些?既然是书里说的,你写给我看看。”

柱子吐吐舌,“好好好,我说实话,不是书里说的,是木易说的。”

赵锦儿想起上回木易说了一句什么诗,秦慕修就跟他发了好大的脾气,生怕秦慕修听了这话,又要不高兴,连忙道,“到了到了!”

半山坡上一个不起眼的土坡,便是她爹的坟茔。

三人走过去,却都愣住了。

坟前一堆纸灰,坟头也添了两个土帽子。

第202章 除余草

赵锦儿跑过去,“呀,谁来给我爹上过坟了?”

赵家人丁单薄,赵锦儿她爹只有赵正这么一个兄弟,传到第三代,就赵锦儿这么一个女子和柱子这么一个男孩,除此之外,再无什么本家亲戚了。

赵正和柱子都住在赵锦儿家,不可能来上坟。

那这些纸钱是谁烧的?

坟头土又是谁添的?

秦慕修也很奇怪,“你家还有什么亲戚吗?”

赵锦儿摇摇头,“没有。”

三人在坟前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这坟是谁上的。

最后柱子得出结论,“会不会是谁家上错坟了?”

赵锦儿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毕竟她爹当年草草下葬,连个碑都没立,只削了一块木板,在板上刻上名号,如今木板凋朽,字早就看不清了,光长了一簇簇小蘑菇。

秦慕修突然道,“咦,这山头荒草丛生,岳父这坟头方圆十丈之内,怎么一株杂草也无?”

“会不会是上错坟的人,顺道把草给除了?”柱子今儿福至心灵,小脑袋瓜转得很快。

乡下人每年扫墓,除了烧纸、添土、确实有砍除野草的习俗,如此,可让长眠地下的亲人有个好阴宅,也保佑后人有个好风水。

秦慕修却摇头,“不是人为除的,地上一根草茬子都没有。这片土地,就没有长杂草。”

“谁说的,这里不是就有一棵?”

柱子不服气,走到那块被称为“碑”的木板前,指着板板边上的一株小草,伸手就要拔起。

“慢着!”

赵锦儿惊呼一声,几乎是扑过去,阻止了柱子辣手摧草。

她力气使得大,柱子直接被她扑倒在地。

好在自幼生得皮实,地上土也松软,摔一跤就摔一跤,也没摔坏哪儿。

柱子爬起身,拍拍屁股,噘着嘴道,“阿姐,你干嘛啊!君子动口不动手知道吗?我都摔疼了。”

他近来读书,时不时就要拽文两句。

上一篇: 上京缘 下一篇: 郎怀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