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算算, 叶胥在兵部待够了三年, 是应该调任,可按着叶胥在兵部取得的成就,理应升职, 怎的被调到了礼部。
叶胥心想:现在只是被调到了礼部, 可能等他在礼部待上几年后, 下一个就是刑部了也说不定。
叶胥对于自己在别的部门干不长久的原因, 自己也不知晓, 只好搪塞道:“圣旨下来了,说要去礼部任职。”
“原来是这样。”那官员有些憨厚的挠了挠后脑勺。
兵部的官员不会说一些场面话,只是坐在叶胥身侧用饭。
既使这人不说,叶胥也知晓他是什么意思。
叶胥心中叹息, 若是可以,他也不想这般不长久,总是换来换去的。
礼部的事宜与之前几个部门要无聊的多,因着明年才是科举,现在属于仲夏时节,因此属于科举的事宜,现在开始准备太早。
而由于先帝的荒淫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现如今国家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让附近国家进行朝拜的地步,对于外交的事宜,礼部自然不用准备。
现如今皇子和公主的年纪都没有达到成婚的地步,如此这样,礼部就又少了一项事宜。
况且,现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并没有大型祭祀要举办。这般算下去,整个礼部都无比悠闲。
因此,辗转了这么多部门,只有礼部是最悠闲的。
叶胥上任之后,与礼部官员一样,整天摸鱼,对于叶胥并不担心被上司发现,因为叶胥发现礼部尚书在小憩。
顶头上司都这般,他们下面的官员自然是学的有模有样。
其实叶胥也不想这般的,毕竟他之前在兵部忙得不可开交。现如今突然闲了下来,他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叶胥并没有在礼部闲多久,就又忙了起来,因为次年二月便是会试。
由于现在礼部的人员都比较闲散,不知是不是因为叶胥是新来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礼部尚书竟然让叶胥一个新手参与今年科举考试准备工作。
叶胥对此很是震惊,着实是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这般草率的交给他一个新人。
叶胥起初还以为这般有关国家社稷的事情,应当找一些资历老的官员来。
既然任务已经分配下来了,叶胥只好捏着鼻子闷头干。
于是叶胥又开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
往日里,叶胥一到家,陶青定然是在家中等着他,若是两个小家伙有空,也会跟着陶青一起等他下值回来。
可今日叶胥到家时,发现家中的氛围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暂且不说陶青今日竟然破天荒的没有等他,就连平日里在院中忙碌的小厮们也不见身影。
但空气中洋溢着的欢喜是藏不住的。
叶胥心中好奇:难不成是家中来亲戚了,怎的这般喜气洋洋的。
叶胥怀揣着好奇心,踱步走进才发现:他们一大家子都围着一个及冠的少年说话。
尤其是陶青,陶青还拉着那人的手,眼眶红红的,但脸上还是能看出欢喜。
但叶胥的注意力停在陶青竟然拉别的男子的手上,方才漫不经心的眼睛瞬间变得犀利了起来。
叶胥此时心中别无他想,他只想弄清这少年的身份,这究竟是何人。
竟然被他夫郎拉着手,这还不算是重点,重点是这男子竟然不躲开,难道他不知晓男子和哥儿授受不亲吗?
叶胥心中气急,但还是忍着性子,观察具体的情况。
等叶胥走进,沉浸在情绪中的陶青并没有发现,还拉着那男子的手说着什么。
还是叶岁桉仿佛感受到了什么,转头就看到了走进的阿父。
叶岁桉惊喜的唤了一声阿父,叶胥点了点头。目光继续盯着那少年。
陶青听到声音后,发现是叶胥下值回家了,拉过叶胥给他介绍来人道:“这是我阿弟,他明年春天要参加会试,便提前来了。”
叶胥一听,原来是小舅子,怎么不早说,差一点就闹出一场乌龙。
叶胥的眼神瞬间变得温和了不少,又恢复了那副温润的模样,开口道:“小廷竟然这般大了。”
然后像是很贴心的对陶青道:“既然弟弟来了,给他安排院子了吗?”
补充道:“要一个安静些的院子,有助于他复习功课。”
陶青点头,示意自己知晓道:“院子已经安排好了,小廷的东西已经放到院子中了。”
“我们兄弟俩许久未见,此时说说话。”
叶胥也没有打扰他们兄弟二人话家常的时间,毕竟陶青这么多年没有见过陶父陶姆,心中万般想念。
现在在京城能见到陶廷,陶青定然心中万分欢喜,现在既然有时间了,叶胥也不准备打扰他们兄弟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时间。
之前叶胥在外地为官,因为回家的路途遥远,陶青一次也没有回家看过。
之前原本打算回京的路上到老家看一眼他们,可回京的时间太赶,根本来不及回家见一眼陶父陶姆他们。
等回京后,叶胥也没个安定的时候,隔个两三年,就会有职位的变动。
因此,陶青既使心中万般想念,也没有时间回过一次家。
虽然陶青时常与他们写信,没有断了联系,可写信自然不如相见来的真实。
现在陶廷来京考试,他们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叶胥见兄弟二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便转身离开,给他们独立的空间。
临走时,还把两个小家伙带走了,他怕小家伙留在这里问东问西的,打乱陶青想说的话。
叶胥走了一段路后,才反应过来,既然陶廷要参加此次的科举考试,那这次的礼部尚书交代的事情,他应当是没有资格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