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她字字珠玑(30)

作者:水色赤道 阅读记录

他回过头,听叶帘堂轻轻道:“也不能一点光亮都没有,否则这夜也太黑了些。”

陶青点头,按照吩咐,将青铜树灯只留下一支开花,阖上门,叶帘堂便静静在房里坐着。

光线晦暗,月光顺着雕花小格慢慢流进,又被成片的花色屏风拦住,溶成模糊不清的一片。

她叹息一声,将自己裹进了被褥里。

*

“什么?陛下竟饶了他?”吴津河一时气急,手边名贵的茶器便被拨至地上,登时四分五裂。

上首坐着的昭武副尉张喆冷冷瞥他一眼,沉声道:“你如今在我府上摔摔打打,是想做什么?”

吴津河自知不妥,只好又腆着个脸去那人膝下跪着,讨好道:“将军,那鼠辈将我都打成那样了,您看,这边脸都还肿着,夜里睡觉都不敢翻身,实在是痛呐。”

“他是太子侍读,皇帝当然偏袒他。”张喆睨他一眼,轻蔑道:“你自己私下处理不好,还指望陛下替你出手?”

吴津河闻言,眼睛一亮,抬头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谁人不知你李氏是我府中之人,叶悬逸他敢打你,便是打我的脸面。”张喆冷笑一声,杏色麒麟服在烛光下淡淡生辉,他从墙上卸一把利刃,刀鞘摩擦间铿然作响。

“你去寻个由头,把他送来我手里。”张喆嘴角浮出一丝笑,“能办得干净吗?”

吴津河跪谢道:“能,能!谢将军,谢将军。”

张喆将他扶起来,露出惨白的牙齿笑道:“你若办得好,本将军便亲自替你剥去他的皮。”

园中一颗老桃残花败叶,风动时便毫无声息地簌簌落下,默不作声地归于尘土。

第17章

脊檩一木若损,房屋将倾。

“那刺客死了?”明昭帝双眸微暗,低声问。

“是。”潘福躬身回道:“据说是……服毒死的。”

“服毒,他哪来的毒?”明昭帝闻言冷笑一声,摇头叹息:“如此说,朕的地牢里竟还藏有奸细?哈哈,乱啊——”

潘福低着头,不敢妄语。

“双腿废了,瞎了一只眼,手筋也挑了。”明昭帝低头笑道:“从春末至今,过了三个月,什么都不肯说……他竟硬撑到这个地步,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潘福抖了抖,问:“陛下是觉着……”

“罢了。”明昭帝并没想听他的回答,只是自顾自道:“谁在背后指使这一切,朕连想都不敢想。”

潘福小心地伺候上一盏温茶。

“退下去吧。”明昭帝叹一口气,“朕乏了,让竹帘将日光遮的紧密些。”

“是。”潘福伸手放下卷起的竹帘,将夏日毒辣的日光挡在外面。

待众人出去后,明昭帝依旧笔直的坐在书案前,隔了良久,才缓缓泄下气。

他疲惫地靠在雕花椅背上,仰起酸痛的颈脖,目光便自然地便落在了屋顶。他望见几根巨大的粗木横架于上,作为脊檩,旁边许多细小木椽触头接尾,纵横交错,累累拼接而上,宛如天成之网,稳固而庄严。

明昭帝的目光久久不愿移开,便维持着一个仰头半拉伸的可笑姿势,心想:“瞧着井然有序,但若其中一根被虫蛀掉了,或是坏掉,断掉。这雪芸殿,也将不复存在。”

一木若损,房屋将倾。

他忽然笑起来,闭上眼,将自己的身体全然抛掷于椅上,心里不知腾起一片什么滋味。

城北刺杀太子的刺客死了,意味着线索断了。线索断了,他便不会再知道自己身边到底是谁存有异心。

不知道是谁……

明昭帝缓缓睁开双眼,不知道是谁,那这面上就都算是太平,这样,便可当作无事发生。若是非要追查到底,保不齐会鱼死网破……何必呢?

“是啊,何必呢?”他自欺欺人似的地不断重复着,“何必呢……”

不知过了多久,明昭帝才苦笑出声。听不出是因着恐惧,还是庆幸。

*

艳阳息鼓,天光黯淡。

这日叶帘堂下了

晚课,刚乘着马车赶到宫门口,便见旁边候着两个笼袖提灯的内侍,其中一个见了她的马车便走了过来,细声细气地禀道:“叶大人,三皇子有旨,叫您先别急则出宫,他在月湖等您。”

叶帘堂指尖提溜着折扇,闻言掀开车帘一角,向下看去。见正同她讲话的内侍估摸着十三四岁,生得机灵漂亮。

“月湖?”叶帘堂疑道:“三殿下叫我去那儿做什么?”

那小太监恭谨地低着头,道:“咱家只是个来传话的,也不晓得这些。”

叶帘堂点了点头,正欲下车,忽然问:“怎么是你来传话,殿下身边的宁安呢?”

小太监低头回道:“宁安公公替三殿下出宫跑腿了,这才叫小的来。”

叶帘堂点点头,想着今日上课确实没看见宁安,估摸着是李意骏又让他找到了什么好玩的,便点点头下了车,道:“走吧?”

那小太监低着头,却没动。

“怎么了?”叶帘堂问。

小太监低声道:“无事,只是今日舌上不慎生了烂疮,想问问叶大人有没有法子治?”

“我哪来的药……”叶帘堂随口答话,说到一半猛然便停住,抬眼问道:“……公公因何生的烂疮?”

“前几日,有贵人赏了小的一只羊,恐怕是贪食多用了些,上了火。”小太监低着头回话,叶帘堂看不清他的神色。

不远处另一个年纪大些的公公许是等的不耐烦,提着灯笼走过来催道:“叶大人,快些走吧,可别让殿下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