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208)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在苏椰的身体,悠悠荡荡地飘起来,脑子里一片混沌,渐入梦乡的时候,小vi的声音,再度响起。

秦庚的生平故事,徐徐地展开了——

“秦庚本姓黄,祖辈长居中原。

南宋年间,为了躲避战乱,一路南下,到了Z省。

等到秦庚出生,黄家已在江南经营了六百多年,仅康雍年间,便有过‘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辉煌,可以称得上是当地第一大族。

跟很多民国的文化名人,都是亲戚。

跟‘男看秦庚、女看席琼’中的席琼,也是亲戚。

他的父亲和母亲,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父亲有一肚子的学问,教导他读遍了四书五经、四大名著,母亲有一脑子的经商智慧,将家中的田产、钱庄、当铺、酱园、绸缎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以说,秦庚的童年是富足的,幸福的。

九岁那年,他从祖父的书架上,翻出了一本带插图的《近代豪侠列传》,看得十分投入,情绪大起大伏,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喜、怒、哀、悲,觉得武侠这个种类,可太有意思了!

一口气,读完了刀戈的其他作品。

又找来引剑堂主、夷陵老叟的武侠小说,可恨《驭剑飞仙》正在连载中,卡得他抓耳挠腮,很是难受。

37年日本全面侵。/华,改写了他安逸的人生。

父亲带着全家逃亡,路上母亲急病不治,撒手人寰,给内心情感丰富的秦庚,留下了人生的第一道伤疤。

不久,家乡沦陷,老宅、粮仓和铺子,也被日本人一把火烧光了。

屹立了六百多年的望族,就此衰落。

***

秦庚的生活,一落千丈。

他到J市念初中,靠领学校的救济金过活,住在草顶泥墙的简陋宿舍里,吃饭没地方坐,寒冬腊月,只有旧单衣穿,头顶上还时不时地飞过几架日寇的战斗机,每天都提心吊胆。

学校很负责,即便战时,也要保证考试正常进行。

还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定期举办辩论大赛,话剧演出。

众所周知,江浙一带的升学考试,一直都是很难的。

秦庚生性聪慧,家学渊源,自是不怕。

可他的一大帮同学,都怕啊!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

在别的同学紧张备考期间,拉上班里的几个尖子生,汇总了江南各地小升初的历年真题,编纂出了一套《寄投考初中者们》,性质相当于后来的3年高考5年模拟。

出版后,行销全国,让他赚了不少钱。

到了后来,他本人都离开大陆,去香港工作了,这一套教辅材料,还有再版。

***

两年后,他从包容、开放的初中毕业。

升入了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临时省立高中,每天要穿军装上课,不能排话剧、搞辩论,也不让下围棋、踢足球,男、女生讲话亲密一点,就会被开除,搞得学校里人心惶惶,紧张兮兮。

罪魁祸首,就是训育处的申主任。

这个申主任,以严苛著称,是KMT派来推介奴化教。/育,监视和训诫学生的,权力比章校长还要大。

秦庚不满KMT,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也不满申主任,这种手握丁点权力,就嚣张跋扈,欺凌弱小,爪牙式的反派人物。

于是,愤愤不平地,写下了一篇《爱丽丝醒仙记》,把申主任比作一条会喷毒液的眼镜蛇,常常用他的妖法,威胁不听他忽悠,去帮他做坏事的小仙童们,发表在了校报上。

同学们看了,都很过瘾,争相传阅。

申主任却没有好的气量,执意要开除他。

他的父亲表面上很生气,给他信里回了一句:读书人最忌浮狂。

私底下,搭上人脉,给章校长写信。

最终,章校长抵住了申主任的施压,没有直接开除他,而是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他到隔壁Q市的二中,继续念书。

新的高中,依然有训育处。

训育处的梁主任,依然会动辄打骂学生。

他不改‘为弱者出手’的侠义本色,在目睹了梁主任口中大骂着‘你真是狂的可以啊’,抄起凳子,砸了一个学生的脑袋之后,愤而执笔,写了一篇《一事能狂便少年》,投稿到了《东南》周刊上。

在这篇杂文里,他肯定了‘狂’的价值,强调了大无畏的精神,并有理有据地,批判了一切虚伪的权威,顽固的‘老爷’和保守的旧势力。

震惊了整个学校。

梁主任气到把他打入黑名单,约谈了程校长。

程校长却很欣赏他,谁叫他的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就连长跑比赛,也给班里拿第一,又有着不可多得的才气,作文课上,从来第一个交卷,次次都拿最佳评分。

还有着,如此难能可贵的侠气。

程校长与《东南》周刊的主编陈象,联手保下了他。

在Q市高中的两年,因不断向《东南》周刊投稿,收获了不菲的稿费,他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又因程校长赏识,他的精神世界,也很愉悦,参加了各种抗日宣传活动,还在纪念双十的文艺汇演上,自编自导自演了全英文话剧《TheRiseoftheMoon》。

后来,日。/军打到了Q市。

用轰炸机空投细菌弹,致使鼠疫在Q市蔓延开来。

班里有几个同学,感染了鼠疫,不幸身亡。他身为班长,白天帮忙校工搬抬尸体,晚上就和老师们,用热水互泼身体,来消毒。

很快,日。/寇攻陷了隔壁J市,Q市也危在旦夕。

程校长决定暂停课业,疏散学生,并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盖着Q市二中公章的‘流亡学生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