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32)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祁连命好,骨骼惊奇,比她的一双父母都适合练武。

且天生通灵,能和小动物们对话,天生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是她的好朋友,只要她一声令下,便会听从她的调遣,为她而战。

爷爷放弃了儿子和儿媳,放手同意了他们去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蜀地,过他们想要的田园生活,但将小孙女留在了身边,为她取名“祁连”。

隔代传功,指定她为祁连派的下一任尊主。

祁连命苦,她的父母,与世无争,只想与心爱之人为伴,一辈子平平淡淡,过自在随心的简单生活,你耕田来我织布,不曾与人交恶,也不参与江湖争斗。

不曾想,天下大乱。

她的父母,死在了蒙古大军的铁蹄下。

她也因此,背负上了血海深仇。

这本小说,采用了真实历史为背景。

南宋末年,战乱不断。

蒙哥率领蒙军,兵分三路伐宋,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兵临川蜀,当时南宋的最后壁垒,遭到了川蜀军o民的顽强抵抗。

交战十余年,川蜀百姓死伤无数。

蒙哥战死,忽必烈继承了汗位,他的堂兄阔端在攻陷了川蜀后,下令屠/城,把成都变成了一座了无生机的死城。

《成都录》有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

中原武林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以抗元为己任。

在这个大背景下,霍祁连长大了,跟着(师父=爷爷)习武多年,学有所成,告别了青梅竹马的大师兄,为将来接手尊主之位,下山历练。

路上渴了,就喝一口千年冰雪融化而成的冰山圣泉。

饿了,就吃一口祁连山的特产,玉带罗糕。

她快人快语,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着一盏冥灯,自称地府阎王派来的索命使,将恶霸的恶行大声念一遍,而后一刀结果。

久而久之,她在江湖上混出了一个“提灯女侠”的名头。

也结交了中原武林的一帮朋友。

在少盟主秦晋的感染与号召下,加入了抗元大军,并设下局中局,将阔端和他的军队引入祁连山后,利用祁连山复杂的地势,布下阵法,指挥着祁连山的小动物们各显能耐,冲散了蒙军,而后手刃了阔端。

为她的父母,也为一百四十万枉死的川蜀百姓报了仇。

再次见到大师兄,两个人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经历,心意也都发生了变化,双双移情别恋,找到了各自的真爱。

江湖儿女,豪爽著称。

两个人把话说开,当场解除了婚约。

霍祁连将祁连派暂交大师兄代管,与秦晋飘然下山,结伴江湖,继续行侠仗义去了……

……………………

苏椰喜欢这个故事。

故事并不复杂,但有头有尾,凝重的开头,光明的结尾。

她认得出来,食盒上的连绵群山是祁连山,飞扬少女是霍祁连,跟小说封面上画的,有七分相像。

这时,小vi按下按钮,将食盒内的食物,以全息投影形式,外放给苏椰先看一下。

正是霍祁连下山路上,饿了就吃的祁连山特产——

玉带罗糕。

***

再次坐上倒开着的飞船,被投入了时间的长河。

苏椰熟练地戴好了眼罩,闭上了眼睛。

等待着小vi,自启它的科普功能——

“我们这一次,要去的时代还是民国,年份嘛,跟上回见刀戈差不多,往后推迟了两年零几个月,到春末夏初了。引剑堂主嘛,跟刀戈从小就认识,长大以后,先后投入了‘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一次大浪潮中,前后脚成名,也就差了一两年。”

“嗯,我记得,他俩是cp。”

苏椰抵抗力强了,自我意识消失的慢了。

她趁脑袋瓜还能思考,嘴巴还能输出,同小vi唠了两句。

“没错,他俩的关系好着呢!

从祖父那一辈开始,就结下的缘分。”

小vi是个不断在进化中的虚拟机器人。

有人陪着聊天,有问有答,当然比它自说自话,干巴巴地输出知识,让它的心情更加愉悦。

不过,苏椰终究是个凡胎肉o体。

聊了没两句,便像上一回一样,在躯体不受控制,上下左右飘来荡去的状态中,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小vi微不可知地轻轻叹了口气,便继续它的本职工作,为苏椰提供有关“引剑堂主”的生平科普——

“放在古代,引剑堂主的家境是极好的。

祖上正蓝旗,曾祖父中过武举,祖父中过文举。

刀戈的外祖父,是他曾祖父行军作战时,走哪带哪的贴身护卫,有着过命的旧谊。

后来,在他曾祖父的资助下,刀戈家干起了武馆营生。

自引剑堂主记事起,他的大哥已高中进士,供职翰林院,二哥中了举,仍在进学中。不出意外,待二哥殿前过关,金榜题名,他家的名头将从‘举人世家’,顺理过度到‘进士世家’。

但民国毕竟不是正经古代,新旧交替,局势复杂。

原本,引剑堂主也是族中长辈给予了厚望的子孙。

他三岁识字,五岁断文,比大哥、二哥更有文才,七岁已经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神童了,并有御赐‘神童’牌匾,挂于家中。

不幸,他进京高考之年,赶上了科举废除。

好在家底优裕,仕途走不通,也有余钱供他四处闲游,广交好友,见识了天南地北,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听闻了不少离奇的轶事掌故。

少年时代,他读了万卷书,青年时代,又行了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