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求您疼我!(探案)/你是不是喜欢我(探案)(10)+番外

作者:墨染尘衣 阅读记录

沈淮之站起身来,绕到案前的几个木箱前,岔开话题道:“王越香及其父的遗物都在此了?”

张捕头作揖答道,“都在此了。”

王父的遗物只有两件破旧的补丁麻衣,还有一支弯了的扁担。

厄运专挑苦命人,刘槿熙长叹了口气,不忍再盯着这些物件。

“这是死者生前的涂鸦,教坊里姑娘们也无人知晓其中的含义。”

刘槿熙被两人的对话吸引了去,她踮起脚尖,只见沈淮之手中拿着的那张泛黄的宣纸上画着一个眼影,那双眼睛目光冷漠,死死地盯着每一个与它对视的人。

她顺着沈淮之脚边的木箱望去,整个木箱都被画满眼睛的木箱填满。

刘槿熙不由得吃惊,她从身后的案几上取了一副手衣,蹲在木箱前翻开这些宣纸,每一双眼睛目视的方向都不同。

“你做什么?”沈淮之皱眉冷眼,抬眸吩咐道,“曾青,带她下去!”

曾青正要走上来,哪料刘槿熙却突然站起来冲着沈淮之严肃地说道:“里面一共有三双眼睛。”语调沉稳肯定,将在场的人都镇住,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去。

张捕头冷哼一声,扬起下巴嘲讽道:“一个女娘懂什么?可别误了案情,到时圣上怪罪反而倒打一把说是咱们这晋阳的县衙不是!”

“照张捕头的意思,可是瞧不起女娘?”

女娘怎么了?!

她气得火冒三丈,直指着张捕头的鼻子就骂:“原来这晋阳县衙捕头的门槛如此低下,连像你这样没教养的人都能入职,难怪一件小小的案子还得倚靠朝廷派人来调查!”

“你!”

“怎么?”见他扬起手掌,刘槿熙故意走到他前头,得逞挑眉笑道,“张捕头这可是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我吗?”

曾青吓了一跳,生怕这张捕头真就失了理智,这姑娘也算是他半个朋友,可抬眼望去却眉间沈淮之有任何授意,他只能焦灼紧张地盯着那张举着的手掌。

这话顿时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张捕头环顾四周,见众人纷纷盯着他,这才发觉自己失态,悻悻将手臂放下:“哼!好男不跟女斗!”

钱知县是个怕事的,他这官场不过还差几年,虽说给他们使绊子,可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他毕竟还想要头上这顶乌纱帽,便出声做了和事佬:“不如此刻将画师寻来看看这些画作?”

“也好。”沈淮之的目光依旧在刘槿熙身上,“说说吧,你怎么看出来的?”他的神情有些严肃,淡漠,惊讶,或是更多其他的因素杂糅。

他这是怀疑她的身份,曾青不禁为刘槿熙担心,又觉得为沈淮之担心,万一她真是派来对付沈淮之的奸细,这该如何是好?不过曾青很快就否定了后者。

“这宣纸残破,像是从哪里捡来的,其间都有些许污渍,这眼睛画得传神,不过仔细看这笔锋,尖而方正,好像刻上去一般僵直,我想。”她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闻着着味道,应该是用梨树的树枝沾墨绘制而成。”

话刚落音,沈淮之下意识将宣纸靠近鼻腔,深吸了好几口气,却是一点什么味道也没闻出来,只闻到淡淡的墨水味。

他正想要继续询问,门外紧接着响起一个声音:“大人,画师寻来了。”

他只好抬手示意道:“让他进来。”

一个花白胡子的蹒跚老人踱步而入,他颤颤巍巍地拱手道:“草民拜见大人。”

曾青得了沈淮之的授意,连忙将老人带到木箱前,又命人搬了张矮凳进来。

老人翻看许久,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他总算是把所有的画像都翻看完毕。

“老先生,你可知这画像之中有几个人的眼睛?”

第6章

老人站起身朝着沈淮之作揖,缓慢地说道:“三个。”

众人大惊,果真与那姑娘说的一模一样。

沈淮之将手中的宣纸递了过去:“是这三人么?”

老先生眯着眼扫了一眼,点头道:“正是。”

沈淮之挥手,示意人将他带了出去。

她能如此知晓,想来是个行家,琴棋书画,可都是王公贵族女儿的玩意,可既是如此,为何远在京城的鹿渊还未传来半点消息。

沈淮之心生狐疑,愈发想要探探她的虚实,先前闻到埋在花圃里的宣纸是否属实:“你怎知是用的梨树的树枝?”

“这宣纸是青檀皮味,墨中有古松味,而还剩下梨花的香气,想来是折了梨树的树枝。”

“张捕头有何见解?”

张捕头见沈淮之突然点他,因着方才的怒气,仰头高傲道:“小的不知。”

“张捕头这是对本官不满?如今竟是连礼数也不能尽全?”

“小的不敢。”他依旧仰着头,一副我行我素的模样。

“我看你是敢得很!”案上的竹筒被摔落在地,四分五裂,惊得在场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

张捕头似乎也被吓到了,他愣愣地站在原地,忽的觉得肩膀被一只大手压着跪下,扭头只见钱知县对他挤眉弄眼。

钱知县见他迟迟不肯开口,赶忙拉着他跪拜道:“下官管教不力,请大人息怒!”

她还是第一次瞧见沈淮之这样的淡人发火,心中又是吃惊又是对他敬佩了三分。

沈淮之似乎并不在意这个过程,那张难看得发青的脸很快恢复了往日的淡漠:“既是如此,那便由钱知县来说说罢。”

钱知县两眼一闭,心中直念阿尼陀佛:“这位姑娘说的没错,大院里的姑娘们都说王越香奇怪,每日练完舞总爱在院里的梨花树下挑拣树枝,还总是说有人在她身后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