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心台(204)

作者:春来秋往 阅读记录

“那请问过了那么多天,姜大人可否找到葛氏女被诬陷的证据了?”

“......”

若是找到证据,这件事又怎会拖到这个时候。

“葛氏女敲登闻鼓一事在民间也流传广泛,现如今案子却迟迟未能出个结果,已经引发了众多猜测,还请陛下早日做出决断。”

紧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的人纷纷附和,很快,朝中接近一大半的人都站出来附议。

这话虽然是在让宣宁帝早日宣判葛玉珂,但实际上却是在变相的提醒宣宁帝,让他早日做出对吴王的判决。

宣宁帝的眼神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一扫过,这其中有中立的人,有瑄王的人,也

有之前安王的人,独独没有太子的人。

秦奕瞧见这一幕,心中也涌现出一丝不安,周洪杰在此时看了他一眼,眼中充满询问。

秦奕不动声色的摇摇头,这件事不是他安排的,甚至在孟逸泱说出来之前,他都不知道葛玉珂已经死了的事。

宣宁帝心中虽有疑虑,但也有些失望,他故意拖了这么些天,吴王到现在却一点动作都没有,就算这件事不是他所为,他也没办法为自己自证清白,这样的人,以后也是无法堪当重任的。

更无法与太子相争。

就在宣宁帝心中权衡之时,门口内监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抚军将军到。”

在慕容珺回黎安前,宣宁帝便下旨封了他为抚军将军。

宣宁帝缓了缓心神,道:“传。”

刘喜面朝门口,高声呼:“传抚军将军觐见。”

慕容珺将佩剑取下来交给门口的侍卫,穿着铠甲大步走了进来。

慕容珺走到中间位置站定,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臣慕容珺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免礼,”宣宁帝抬手示意慕容珺起身。

“谢陛下,”说完这话后,慕容珺才慢慢站起来,他从怀中拿出来一封信和一份奏章,一脸正色地道,“昭国公于青州查案之时,意外发现青州领军宋庆生豢养了一支私兵,此事重大,臣率军赶到之时,恰好看到这支军队被火药炸死,只留下一些黄金和被烧毁的器械,臣已全数押回黎安,宋庆生在牢中被人放蛇咬死,臣只在他家中搜到一封绝笔信。”

慕容珺所说之前沈榭几乎已经尽数向宣宁帝禀报过了,唯独这封信件的内容,慕容珺说事关重大,他要亲自带回黎安上呈。

故而沈榭不知道信中所写。

宣宁帝原本不是很信,但如今看慕容珺的态度,一时间竟也摸不透了。

“信中写了什么?”宣宁帝直接问。

慕容珺欲言又止,看了左前方的瑄王一眼又收回了视线,道:“陛下还是亲自看吧。”

宣宁帝:“你直说便是。”

“是。”慕容珺应了一声,这才道:“宋庆生信中所写,他于青州豢养私兵,乃是受到瑄王殿下指使。”

“……”

大殿中瞬间安静下来,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听的十分清晰,一滴一滴都打在了大家的心尖上。

瑄王反应过来后直接跪于地上,急忙辩解,“父皇,儿臣冤枉,儿臣都不知道这宋庆生是谁,又怎会与他勾结,况且儿臣就算有雄心豹子胆,也不敢豢养私兵啊,还望父皇明查。”

宣宁帝自是清楚青州一事与瑄王无关,他看向慕容珺,又问道:“这中间可有什么误会。”

慕容珺恭敬道:“真假臣不得而知,臣只是将自己所知消息禀告陛下,真假自是由陛下来断。”

宣宁帝看向刘喜,刘喜立即走下来拿过慕容珺手中的奏疏和信,呈给宣宁帝。

宣宁帝看完后也许久都未曾出声。

殿中的气压越发的低。

以慕容珺的性子,若是看到了这其中的内容,就算从前与沈榭关系再好,也定不会交于他。

所以这件事,沈榭也当是真的不知晓。

秦奕眉头紧皱,事到如今他若是还不知道今日这一出是为了什么,那他这太子之位,早已被人取而代之了。

今日这一出,明显是有人刻意布局,意图为吴王逆转局势。

先是杀了葛玉珂,伪造成畏罪自杀的景象,由人起头激发朝臣怨气,逼迫宣宁帝处置吴王。

而就在这时候,再由慕容珺拿出这封写有瑄王罪证的信件,把瑄王也拖下水。

安王已死,吴王和瑄王皆受到其他事所连累,且犯的都是致命的罪。

这样看来,得益的就只有他一个人。

先以此激发宣宁帝心中的疑心,为他们后面的计划铺垫。

如今尚且不清楚他们的计划是什么,秦奕也不敢擅动,怕一不小心就中了他们的下怀。

沉思之余,一位小太监从一旁走上前来,附耳在刘喜耳边说了几句话,还从手中递给他一封密函。

刘喜结果后上前递给宣宁帝,低声道:“陛下,武安侯从泉州传回来的。”

宣宁帝接过来打开一看,神色越发的变幻莫测,看完后他将信函递回给刘喜,“念给众卿听。”

殿中的人全都聚精会神,今日这一出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他们生怕错过这其中的蛛丝马迹。

“......是。”刘喜接过面前的这个烫手山芋,轻咳了一声,将密函展开,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陛下圣安,臣不负陛下所望,已将泉州山匪尽数剿灭,先前陛下拖臣调查安王之死一事,臣本打算在攻下匪窝生擒匪首后再亲自审问,奈何等臣攻上山寨之时,匪首竟在寨中放了一把大火,将山寨烧毁,其在冲入火中时大声吼了句‘吴王害我’,臣听后心中大骇,本欲立即书信告知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