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到这,刘喜停顿了一下,“但手下的人在搜查山寨之时,在牢房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景王殿下,景王醒来后告知了臣他为何会在泉州,原是他不信吴王会做出杀害手足的事,便亲自前往泉州暗中查探,功夫不负有心人,景王顺藤摸瓜找到了先前拿着吴王令牌去山寨利诱山匪杀了安王之人,但景王也因此暴露,在落入山匪手里之前,景王令身边的人暗中护送此人前往黎安,臣已经派人前去想助,不日便会抵达黎安,景王伤势虽重,但并未伤及性命,陛下可放宽心。愿陛下保重龙体,臣梅敬先致上。”
第93章 雷击行宫反正想娶的人已嫁作他人妇,……
这一出接一出的转变,大家显然都没有反应过来。
匪首当着众人的面指证受吴王命令,诱杀安王,此举将吴王的罪名落实,
可最后又突然多了一出景王查找真相,落入贼子之手,证人还在押往黎安的途中。
事情越发的扑朔迷离起来,方才义正言辞要宣宁帝宣判葛玉珂一案的人如今都噤了声。
生怕事情再生反转。
秦奕心中也十分疑惑,先前他让人假冒吴王的人与泉州山匪勾结,但是事后他第一时间就已将此人灭口。
景王又是如何能够找到证人的?
还是这证人一说,根本就是个幌子。
宣宁帝如今心中也有自己的思量,他方才都已经准备舍弃了吴王,可慕容珺上报的这一事又让他犹豫了。
太子势力本就大,且朝中支持他的人本来就多,如果吴王倒了,那么,唯一能够牵制他的就只剩下了瑄王。
之前加上安王都尚未能够让其遭受多大桎梏,如若只剩下一个瑄王。
那太子的势力恐会越发的难以掌控。
宋庆生指认瑄王一事还好揭过去,毕竟宋庆生如今已死,随便寻个借口说他刻意构陷就能平息。
但是吴王这事实在不好办。
宣宁帝在心中权衡是保吴王代价大些,还是日后自己亲自动手代价要大一些。
这时,殿外内侍的声音再次响起,“衢州急报。”
衢州不在边境,能够加急送来的消息,就只能事关行宫了。
宣宁帝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从口中重重的吐出来一个字:“传。”
来人快速跑进殿,直接跪在正中央,“禀告陛下,衢州行宫昨日忽遭雷击,后又起了大火,如今已成了一片废墟。”
自古以来,在其它州郡修建行宫的皇帝不在少数,但行宫修建至一半被雷劈的却是头一遭遇到。
这事若是传了出去,定会有人质疑宣宁帝是否做了什么危害民生社稷的事,所以才会有遭受天谴,雷击他在位期间所修建的行宫。
宣宁帝脸色煞白,外面还未停歇的雨声让他的心绪越发不安。
大殿之中安静至极,所有人皆低垂着头,没有一人敢在这时候去触天子的眉头。
宣宁帝语气平平,但却带着威压:“行宫起火,那么多人在,为何不及时扑灭,任由行宫被烧成一片废墟?”
那人的头越发的低,声音也开始有些结巴:“回陛下,扑了,后面也下了大雨,但是那火,灭不
了。”
灭不了的火。
这世上竟然还有灭不了的火。
这话听起来,越发像是再预示着什么。
秦奕脸色也是骤变,先是军队没了,现如今行宫也毁了,他给自己的留的后路彻底没了。
父皇早已容不下他,若非没有确凿的证据,他这太子的位置可能也早已换做旁人,现在的局面于他而言,可真谓是糟糕透了。
秦延抬眼看了一下宣宁帝的神色,思虑再三还是出了声,“父皇,此人所言毫无实据,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灭不了的火,依儿臣看来,分明就是监守之人玩忽职守,导致大火未能及时扑灭,怕受责罚这才想了这么个毫无根据的由头来脱罪,儿臣恳请父皇下令严查行宫着火一事,好堵住悠悠众口。”
“臣认为瑄王殿下所言极是,这事确实应该好好查一查。”
“臣附议。”
......
周济琛不动声色的勾了下唇,木清辞敢造这个势,自然是笃定宣宁帝不敢大肆查探这件事,秦延此时站出来,以为自己是在为宣宁帝分忧,实则却是在火上浇油。
宣宁帝的脸色果然越来越差,可如今附议查探的人越来越多,他又不可能装作没听见,只好压住心中怒火,道:“卢卿,你亲自去一趟衢州,与衢州刺史合力查清真相。”
工部左侍郎卢安邦拱手应下,“臣遵旨。”
听到宣宁帝让卢安邦去办这件事,秦奕长舒了一口气,卢安邦是他的人,他去了,这件事就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了。
宣宁帝看向跪于地上的秦延,“青州一事之前就是沈榭在查,”说着,宣宁帝便叫了慕容珺一声,“抚军将军。”
慕容珺忙拱手应道:“臣在。”
“将这封信以及你从青州带回来的东西全都移交天玄司,由天玄司审理。”
“是。”
“至于吴王一事,那就等景王找到的证人到了再做审理吧,大理寺增强防卫,若是再发生这等事,按罪论处。”
“是。”
宣宁帝又看向正中央站着的慕容珺,出声道:“你这些年在边关屡立战功,朕心甚慰,但你祖母如今年迈,舍不得你再离开,前些天还同太后提起,要为你定下一桩婚事,想留你在黎安,朕不忍老人家一直挂心,便允了,刘喜,宣旨吧。”
“是。”刘喜点了点头,从袖中拿出一道圣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