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之人齐齐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抚军将军慕容珺抵御东菱有功,赐黄金百两,绫罗绸缎二十匹,珍珠十斛,玉器十件......着封其为领军都督,即日于东大营赴任,另,广陵王之女柔安县主端庄淑慎,秀外慧中。实乃天赐良缘,朕今日特为二人指婚,共结两姓之好,愿汝二人同心同德,百年好合,择日完婚。钦此。”
慕容珺垂眸看着地面,唇线平直,心中好似被什么捆住,堵得发慌。
这封旨意,他并不是很想接。
但离开之时父亲的叮嘱还历历在目,天子多疑,他此番回黎安定会受到诸多掣肘,为保慕容家安稳,让他多加忍耐,莫要多生事端。
更何况,在众人面前宣告旨意,哪怕桀骜如沈榭,也不敢当众抗旨吧。
秦延扫了慕容珺一眼,眸中散发着一丝冷意。
周济琛见慕容珺迟迟未领旨,怕待会儿惹得宣宁帝不快,便轻咳了一声以作提醒。
慕容珺回过神来,嘴角泛起一抹苦笑,反正想娶的人已嫁作他人妇,娶谁不是娶呢,慕容珺对着宣宁帝行了一个大礼,“臣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岁长宁。”
刘喜走下来将圣旨递给慕容珺,小声道了一句:“恭喜都督。”
宣宁帝摆摆手,“退朝吧。”
说完,宣宁帝也没再看身后跪了一地的朝臣,径直往大殿外走,出去后立即吩咐刘喜道:“去传郑翰思和沈榭来一趟太极殿。”
刘喜将伞递给身后的小太监,自己退至一旁:“是。”
慕容珺这一回来,上前来与他套近乎的人十分之多,周济琛一直待人少了些后才上前,笑道:“还未恭喜都督。”
慕容珺无奈道:“别人不知你还不知吗,怎地连你也来挖苦我。”
周济琛笑笑:“今日大殿上见你半晌没有反应,我以为你要抗旨,给我吓得够呛,怎么样,这些年在边关还好吗?”
“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慕容珺与昔日好友说话也随和了几分,“边关挺好的,反正比黎安好多了。”
“之前陈亦辉的势力盘根错节,你初掌东大营,恐会难以服众,各方势力应也会向你递出橄榄枝,这些日子,你可有的忙了。”
想到要应付这些个人,慕容珺也十分头疼,但他很快就将这些事抛之脑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先去天玄司同沈榭交接一下,多年不见,叫上他,今晚我们找个地方,不醉不归。”
周济琛嘴角一抽,轻点了下头,“可以。”
“行,那就这样说好了,到时候我让人给你信。”
“嗯。”
太极殿中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全都传到了幻音坊中,听到最后,裴熙川啧了声,摇摇头,“师妹,我倒是没有想到,你竟然会利用亲娘来做文章。”
木清辞无所谓的笑笑,淡淡道:“师兄放心,你若是哪天死了,我自也是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的。”
裴熙川:“......你咒我呢。”
木清辞不置可否。
裴熙川心中的气一下没顺过来,他拿木清辞没办法,便将目光放在沈榭身上,在看到沈榭嘴角的笑意后又收回了视线,这两个人沆瀣一气,沈榭是指望不上了。
沈榭笑着起身,“你们聊,我先回一趟天玄司,陛下应会召我觐见。”
*
郑翰思一听到宣宁帝召见就立即过去了,看到上面端坐的宣宁帝,郑翰思恭敬行了个礼,宣宁帝抬手让他起身,一脸愁绪道:“郑卿,你可听说了衢州行宫被毁一事?”
“臣自是听说了,”郑翰思道。
“如今已非雷雨季,不但衢州行宫遭遇雷击,而且连着下了一宿的大雨,这是为何?”
郑翰思抬眼看向宣宁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等事几百年前也发生过,只是......”
宣宁帝皱起眉头,不耐道:“有什么你直说便是。”
郑翰思颔首,轻声道:“臣曾在古籍中看到过一篇传闻。”
宣宁帝盯着郑翰思的脸,等着他的下文。
郑翰思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几百年前,统治者治下昏庸,一对兄弟揭竿起义,推翻了当时的皇朝,因先前两人起兵之时,在前线厮杀的都是弟弟,故而弟弟的名声比兄长的更盛,然而弟弟却坚持扶兄长登基,建立了大夏朝,他自己则封王守一方疆土。”
“然而,共患难的兄弟却没办法共享安稳的江山,在外患平定之后,弟弟在身边之人的蛊惑下,渐渐不忍屈于人下,生了反心,兄长察觉后提前布局,弟弟谋反失败,被判了斩刑,多年后,兄长想到了之前两人并肩作战的那些日子,十分怀念,便下令让工匠为弟弟修建陵寝,陵寝修建到一半,却在一日夜间被雷击中起了大火,无论雨势多大,火始终不灭。”
第94章 险棋这招虽然险,但好在最终还是赢了……
大夏开朝皇帝的事宣宁帝自是知晓的,但是修建皇陵这件事宣宁帝却闻所未闻。
郑翰思停了一下继续道:“那日夜间,天上星辰时而黯淡时而闪耀,珏阳星紧靠月亮,泉星与之相悖,昨日夜间也是这等星象,但是陛下并未下旨修建陵寝,故而臣就没有禀报。”
说完,郑翰思又立即补充:“不过这段时间臣偶感风寒,时常出现头昏眼花的症状,兴许是臣看错了,行宫无端被雷击中,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陛下可派人去详查。”
宣宁帝目光一凛,直直看着郑翰思,问:“你说的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但是史书中并未记载修建陵寝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