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97)

作者:荷包蛋里黄 阅读记录

终于可以着手盘账了。

最初几日每日的食材采购成本在八百文上下,如今慢慢稳定在了六百文左右。

但每日除去六个人的工钱,余利却将近一千钱左右。

那是因为一开始人们秉着下馆子的心理,吃的最多是利润少的荤菜,其次是处理费人的下水和值些许银钱的蘑菇木耳。

利润最高的豆制品和素菜开始没人吃,别看豆腐有些名头,但舍得花钱去尝试新吃食的人还是少数,多半还是馆子都下了,还是吃肉划算的心态。

豆制品是新奇,那么0自家就能吃到的素菜和粉条就更加少有人拿,除非是只想一两文尝尝红油辣汤的人才会买。

而随着大家对麻辣烫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吃的频率高了下次来的时候多半会点一两根没吃过的尝尝味。

于是,豆制品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吃过的人都说好。

豆腐、冻豆腐、豆腐皮、豆腐卷。

周檀不断地改进后两者的配方,调试出更加细腻完整的成品,直接就俘获了这些从没吃过豆制品的人的心。

所以一楼麻辣烫的余利稳定在了惊人的日均千文,余利高得可怕。

按理说,周檀和王二也是时候该着手二楼的经营。

但事情多安排紧的时候还好,如今事一少,这么一放松下来,周檀就犯了懒。

索性麻辣烫给力,两人短时间内吃喝不愁,二楼暂时可以放一放。

初春除了笋,还有各种鲜嫩的山珍野菜。

两人暂时回不去环水村,干脆光棍地县城各处乱窜下馆子。

尤其是鼎鼎大名的鱼鲜居。

时令的山珍和现打的野味鱼虾,听说一经鱼鲜居的烹饪,滋味那叫一个鲜。

贵点怎么了?

赚了银钱不就是要花出去吗?

沸潭楼如今月入三十两,他们吃得起!

鱼鲜居占地十分广,一进大门就能看出里面仿照江南园林,一步一景,处处有巧思。

在参观过前世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的周檀眼里,虽然还有些粗糙简单,但放在北方小县里,已足够唬人。

小二在前头引着,王二和周檀跟在后面,好奇地左看右看。

等到了二楼包厢,他们才知道为何鱼鲜居这般有名。

从二楼窗口往外看,居然能看到一片湖。

湖中间处有个很小的岛,隐约能看到上头还有不少人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幔帐侍立着。

小二见他们看向那边,笑着解释:“那是县老爷在宴请友人。”

“两位客官,香瓜玫瑰引。”

小二推上来一壶茶饮和两个精致小巧的杯子,分别给他们上茶。

周檀喝了一口,香香甜甜,还有些清凉,应该是加了些薄荷。

至于王二,他觉得喝什么都不如喝水解渴。

“哪个最好吃?”周檀翻了下手里的菜单,问小二。

“这个时节刚好赶上最后一茬儿春笋,不如来个腌笃鲜。刚送来的河虾做成的虾仁粥。还有店里大师傅的拿手好菜三鲜鸭烩,风味也是一绝。,这正是吃山野菜的好时候,今早刚挖出来的荠菜,和着虾仁包的饺子……”

周檀抬手示意可以了,他怀疑要是不制止这小二能说完整本菜单。

“刚才你说的那些都来一份,再来一份油炸鹌鹑、一份鱼羊羹、一份东坡肉、一份红豆糕和松仁糕,一壶石榴酿。”

这一大串菜名报出来,小二在菜单上做标记的手都划出残影了。

等这位小哥儿点完后,小二喜笑颜开,“好嘞,客人您稍等,我让后厨给您快些上。”

周檀转头就见王二还在看着窗外的湖中小岛,神情若有所思。

“这么好看?”他纳闷凑上前去,疑心是自己没看出来门道。

“不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底下应该是县丞在宴请江县尉。”王二收回目光,给他解释,“我曾与县尉大人有过几面之缘,西厢房那对大雁就是托他找人弄来的。”

其他人这般说周檀还有些狐疑,但王二这么说,周檀信了。

唉,也许这就是恋爱脑吧。

“原来如此。”周檀好像听懂了似的点点头,然后低头专心看着鱼鲜居的菜单菜品。

王二觉得他其实没听懂,或是听懂了又在装傻。

男人笑了笑,“待会儿再加道点心,鱼鲜居的点心虽然没有福记名气大,但味道也不遑多让。”

“这县里点心真让你吃到诀窍了。”周檀噗嗤笑了下。

“点心耐放,我买些回环水村,连着三顿都不用开火了。”王二说起那时候疯狂买点心的缘由,其实也有些好笑。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小二所言去催了,菜上得十分快。

一道接一道,桌子摆得连丝缝隙都没有。

三鲜鸭烩不愧它的名头,咸香的汁水再咬下去的瞬间爆开,外皮又是焦焦脆脆的,香极了。

除了三鲜鸭烩这个两人都认同好吃,周檀还很喜欢那道油炸鹌鹑和荠菜虾仁饺子,王二则更喜欢鱼羊羹和东坡肉。

一口油炸鹌鹑,一口下去酥脆焦香,荠菜虾仁饺子填入嘴里,鲜嫩十足……

这时候再喝一口石榴酿,直叫人心醉。

味道美好,价格也配得上美好这个词。这一顿饭下来吃掉了二两银子,心痛得周檀直抽抽。

剩下没吃完的打包起来留着晚上作夜宵,连汤汁也不能浪费。

两人拎着打包食盒走在青石板的大街上,在太阳将落未落的光影下,两道瘦高的影子拉得越发斜长。

远处看,仿佛一对浓情蜜意的有情人互相依偎。

而此时,这对有情人正在讨论着明早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