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到。”
“王建军。”
“到。”
王建国和王建军是两兄弟,都是高高壮壮的样子。家里只有父亲有工作,下面还有一个弟在读初中一个妹小学,两兄弟找不到工作只能下乡来。
“柳文。”
“到。”
柳文是一个梳着大背头,戴着一副眼镜,和付文博一样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皮鞋,看人的目光肆意的上下打量。
如果付文博给人的感觉是清风俊朗、刚毅。那柳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文弱读书人,白白净净的样子,非常符合这个年代的农村姑娘对城里读书人的审美。不过目光不知掩饰,整个人显得太过于精明,有点眼光的父母都不喜欢这类型的娃,太会算计拿捏不住。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把东西带好放上牛车,回去。”
村长点完人就让张向军去帮搬东西,大根叔驾牛车过来,就往回走。
一路上无话,大根叔驾着牛车直接把他们送到知青院。
“好了,知青院到了,下面的事情就由孟知青负责,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没什么事我就回了。”
“村长放心,我会跟新同志说清楚的。”孟北应。
村长大根叔和张向军走后,孟北就开始介绍知青院的情况。
“青山村目前有8位知青,现在连你们一起,一共有15位知青。
知青院有三间屋子,男同志人多住两间,女同志住一间。有2位知青结为革命伴侣关系搬出去了,住知青院的分别为8位男同志,5位女同志。”
“知青院做饭是轮流的,一人做一天。你们刚来可以找会计预支粮食,到时候从公分里扣。后院有自留地,男同志砍柴挑水,女同志种菜。”
“公社有邮局和供销社,有什么需要买的,休息的时候可以去。上工也不需要担心,队长会安排人教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了,谢谢孟同志。”见没人出声付文博回答孟北。
“那你们先整理吧,都散了”孟北说完就回屋,其他人也拿上自己的东西开始整理。
第12章 知青院的二三事
知青院这边的事情,陈延予和林安瑶是一点都不知道也不感兴趣。
林安瑶一觉睡到下午三点,醒来觉得有点饿,陈延予就给林安瑶煮了一碗面吃。
吃完东西,两人又开始计划怎么把院墙加高。
林安瑶怀孕了,陈延予不可能让她跟着干活,所以陈延予想找村里人帮忙打土砖垒院墙。
“院墙我们找村里人帮忙,我们只要管饭给点粮食就行。现在播种完算农闲,刚好合适。我明天就去找人,今天你在家休息,我去上山找石板铺一个浴室出来。”
“像铺厕所那样铺浴室的地板吗?”
“对,浴室小,方便做到时候可以在里面洗澡洗衣服。”
“好,那你上山注意安全,我在家等你。”
“嗯,知道了,放心吧。”
陈延予背着背篓往山上走。挑好的石板,放大部分进空间,自己背着一部分没有那么重的回来。
这次回来的路上也没遇到人。
“回来啦,这次好快啊。”
“上次捡过了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这次就快了。”
陈延予放下背篓,把背篓里和空间里的石板全部放出来。
找出一把铲子,在厨房旁边挖出五六公分的坑,拼上石板把石板敲下去,填回四边的泥土固定好,把泥土也敲实。
有了上次修厕所的经验,修个浴室地板快了很多多,不过弄完也快天黑了。
林安瑶在厨房烧好热水,进空间把饭菜都拿好出来装盘了。
吃完饭依然是林安瑶进空间洗澡,陈延予在屋子里洗。
知青院这边,刚一下午就有矛盾了。原因是周秀丽和赵红两个女同志都是老知青,两人住的时候就是一人靠一边墙睡的。
李爱兰来了也想靠墙睡,不想靠着人,觉得翻身都难受。所以李爱兰一来,就把赵红的东西移走,放上自己的东西。
“是谁那么不要脸?啊?把别人的炕位占了东西移走,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不知道什么叫做先来后到吗?”
赵红回来,看着自己的位置被占了。火气当时就噌噌往上涨,直接把李爱兰的东西都扔地上。
“怎么就是你的炕位了?这炕是公家的又不是你的,怎么就你能睡我就不能了?怎么就叫我不要脸了?你才不要脸!”
李爱兰看见自己的东西被扔了,火气上来就追着赵红骂。
赵红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反骂回去。
“哟,原来你要脸啊!那又怎么样?要也没有!先来后到知不知道?没人教过啊?是不是啊?知道的以为这炕是公家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家的呢。”
“既然知道是公家的,大家都睡得,为什么把我东西移走?把自己的放上去?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你能睡是不是?”
“大家都是谁来先谁先选,其他人都知道这个位置有人,去选其他位置。怎么就你不知道?眼睛长来是有用的,麻烦把它用一用。”
“你……你,太过分了。”李爱兰见骂不过,就一脸受伤的样子指着赵红。
其他人见她们吵起来了,大家都不说话。周秀丽这个“老好人”只能出来打圆场。
“赵红姐,其实把这个炕位让给李爱兰同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是吧?大家以后都住在一起没必要弄得那么僵。”
周秀丽一番话下来,徐娇娇、王招娣都错愕的看着周秀丽,两人瞬间都对周秀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