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军不是纠结的人,只不过半年来两批知青,老爹在家里叹气把自己也给带跑偏了,现在转念一想,又不是什么大事,没什么好纠结的。
想到明天的事情,张向军喃喃道,“明天要跟大根叔去接知青,一会儿回去要去知青院跟孟知青说一下才好。”
三人闲聊着回村里,到村口的时候又一次被各位婶子大娘们的八卦目光洗礼。
桂花婶看到张向军和陈延予林安瑶一起回来,马上出动收集情报问道,“哟,二毛去哪里了?怎么和陈知青林知青一起回来?”
张向军显然已经习惯桂花婶的八卦天性了,他如实道,“去趟公社,半路碰巧遇到陈知青林知青就一起回来。”
桂花婶好奇的眼睛转了一圈,追问道,“陈知青林知青是去寄信,你嘞?去公社干啥?”
张向军扬了扬手里的文件道,“我脚程快,去给我爹拿文件。”
陈延予和林安瑶趁着他们八卦的时间,默默退出人群。
“拿文件?拿什么文件?公社又要发啥通知?”桂花婶问道。
虽然桂花婶没读过书,不识字,但一点也不耽误她的八卦能力。
回头一看陈延予和林安瑶早就没影了,张向国也赶紧找个借口溜走。
“没啥事,就是明天要下来一批新知青到我们村。哎呀!不能耽搁了,婶子我先回去了,不然一会儿我爹要脱鞋揍人了。”张向军说完赶紧跑回家。
即使张向军再怎么习惯,他也是个刚成年没多久的小伙子,根本架不住桂花婶的八卦功力。
桂花婶的话不能接,接下来跟她扯的话,扯到天黑都扯不完。
“害,这个二毛跑啥呢,挨一顿揍怎么了,这嗑都没唠完呢。”
张向军跑远了还能听见桂花婶在后面大声抱怨,其他人哈哈大笑的声音。
第11章 知青的到来
“爹,我回来了。”张向军回去后,把文件给他爹。
“你去知青院跑一趟,跟孟知青说这个事情。”村长张大春,看完文件后开始做安排。
“你大根叔那里也跑一趟,让他明天一起去接人。”
“好的爹,我马上去。”
张向军先去知青院通知孟知青,孟北。孟北是第一批来的老知青,今年二十六七在知青院属于老大哥,也是他负责知青院的事情。
“孟知青,明天要有7个知青要来。现在房屋就够住,你看你们怎么安排吧。”
“好,我等一下跟其他人说。”
“那我就回了啊,还要去大根叔家走一趟呢。”
“好,张向军同志去吧,这边我会跟他们说。”
张向军告别了孟北,就往大根叔家走。大根叔早年当兵伤了腿,退伍回来,公社批准村里让他平日里驾牛车补贴家用。牛车是有固定时间走的,除非有另外的事情,去接知青就要提前说好。
“大根叔,在家吗?”张向军来到大根叔家敲门。
“在,是二毛啊,什么事?”大根叔在院子里编背篓。
“是这样,明天要来7个知青,我爹让你跟我们去接一下。”张向军说明来的目的。
“这事,行,明天几时走?”
“中午走,公社的拖拉机去接他们到公社来。”
“行,知道了。”
“行,那大根叔,我回了啊。”张向军说完事情就跟张大根告别。
张大根没说话,摆了摆手,示意张向军回去。
张向军也明白,回家去了,还要给老爹说一声。
“宝宝,饿不饿?”陈延予回到家里把买的东西收进柜子里锁好。
虽然家里没外人,不过谨慎点好,大家都穷,就你富,指不定遭人眼红,平白惹事。
“不饿,就是困了,我们回去睡午觉吧。”林安瑶自从怀孕后就开始嗜睡。
“好,要是饿了记得跟老公说。”陈延予牵着林安瑶回屋。
“知道啦知道啦,放心吧。”林安瑶躺到炕上,陈延予上来抱着林安瑶睡。
没一会儿林安瑶就睡过去了,陈延予看着林安瑶睡着的小脸,嗯想亲,在林安瑶脸上亲一下后跟着闭眼睡觉。
第二天村长、张向军和大根叔驾着牛车来到公社。等知青办那边数清人数,办好交接就可以接走了。
“青山村的,青山村的,这里这里。”张向军看见知青他们出来,跟着旁边村子的负责人吆喝。
“大河村的,大河村的。”
“小河村的,小河村到。”
“景山村的,景山村的。”
……
等7人都到齐后村长开始点名。
“付文博。”
“到。”
一个长相帅气,穿着白衬衫、黑裤子,下面穿着双皮鞋一看就有钱的男青年,应答。
“徐娇娇。”
“到。”
长相甜美的女孩,穿着布拉吉和小皮鞋,从付文博后面探头应答。
“李爱兰。”
“到。”
李爱兰长得不错,在这个年代的农村人普遍都黑,李爱兰这种长相还是很突出的。只不过一双眼睛都跟粘在付文博身上一样,村长一眼就能确定这不是省油的灯啊。
“王招娣。”
“到。”
“王招娣!”
“到。”
王招娣声音小得跟没应一样,第一次答的,除了她自己估计谁也听不到。村长只好再大声点一遍,第二遍虽然也小声,倒也听见了应答。
王招娣家里六个孩子,上面五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才是儿子。做为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王招娣穿的衣服都好几个大补丁,整个人也蜡黄蜡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背着包裹低着头,好似风一吹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