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问她就行。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你们一家都帮过我们,我心里都记着呢。”
原来的林安瑶下乡的时候确实带有止痛药,因为她有痛经的毛病,林母给她准备的,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他们空间里也囤有不少药品,什么药都应有尽有。不过他们早就商量好了,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拿空间里的东西出来给别人用。
“陈知青谢谢!真的谢谢你和林知青!”
张向国道完谢就回家去了,陈延予继续上工。
第32章 淑芬嫂子上门求药
张向国到家的时候大柱还在烧,淑芬嫂子在给他擦身子退热,水都换了好几回了。
“你怎么回来了?大柱我看着就行,我刚给他擦了身子估摸着一会儿就退热了。”
淑芬嫂子看张向国回来,知道他是担心大柱,可家里有她看着,总不好两个人都不去上工。
“陈知青说林知青备有药在家,我就回来了。大柱还没退热,我马上去找林知青拿药。”张向国说完就想出门去找林安瑶拿药。
“真的吗?林知青真的有药吗?”淑芬嫂子一脸惊喜道。
“是,真的!陈知青说林知青身子不好,怕跟着陈知青下乡不舒服,为了安心就时常备着药。他也说了,药效他们不能保证,但我跟他说要了,有药总比没药好,照这么烧下去,成傻子可咋整。”张向国解释道。
“那我去找林知青拿药,你在家看着大柱。陈知青去上工,林知青一个女人在家,你一个大男人上门不合适。”
淑芬嫂子听张向国解释完就拦住张向国,表示自己去,让张向国在家照顾大柱。
淑芬嫂子慌慌忙忙,马上出门想去找林安瑶拿药。
淑芬嫂子又突然想到,空手上门求人不好,于是她又回头挎上篮子去捞酸菜,接着又跑回屋里拿了钱,这才急急忙忙跑出去。
林安瑶刚做完簸箕就听到有人在敲门。她答应一声,走出去开门,发现是村长家大儿媳妇王淑芬。
“淑芬嫂子,是你啊。你有什么急事儿吗?进来吧。”
林安瑶看淑芬嫂子一脸急色,头发原本是扎着两个辫子的,都跑得松松散散了。
林安瑶招呼淑芬嫂子进门,刚关上院门,淑芬嫂子就说是来求药的了。
“林知青,是这样的。我家张向国同志今天上工碰到陈知青,就跟他说起大柱生病的事。陈知青听说大柱反反复复发热后,就说你们家里备有药,张向国同志就回来跟我说了,我这才厚着上门来。”淑芬嫂子向林安瑶说明上门来找她的原因。
“哦好的,大柱现在还好吧?我这药是备着的,不知道对大柱有没有效果。你们考虑好了吗?要是确定要的话,我就去拿。”
林安瑶听说大柱反反复复发热,也很担心。但是还是跟淑芬嫂子说好,自己不能保证药效,她们要是要,她就回屋给她拿药,不要就算了。
“要,要!我们要的!大柱已经烧好几天了,刚开始吃了药已经退下去了,没有药吃又开始反反复复的烧。我们家向国同志说了,有药总比没药好。我们都怕再这么烧下去,成傻子了咋整。”淑芬嫂子大概也明白林安瑶的顾虑,当即就解释了。
哪怕没有效果也怪不到他们头上,能给药已经很不错了。
这个年代医疗技术不发达,小病全靠熬过去,大病就等死了,村里人没有谁家会备着药的。
吃都吃不饱,哪里有闲钱备着药?要是得病了为了省钱,不看的人大把,他们就怕连累家人。
“那好,你别着急,我现在就去给你拿。”
林安瑶马上回屋,把带下乡治痛经的药拿出去给淑芬嫂子。
“对对对,就是这种药!大夫开的就是这种药!谢谢你,林知青!也谢谢陈知青!”
淑芬嫂子看着药片上的安乃近几个字,一脸惊喜。
淑芬嫂子读过小学,认识字,知道这个就是大夫给大柱开的药。
这个年代药不多,退热止痛的药最常用的就是安乃近了,原来林安瑶带的也是这种。
“林知青,我先回去给大柱喂药,等大柱好了,一定带着他上门感谢。这个是药钱和几颗酸菜,你收下,我先回去了。”
淑芬嫂子拿到药,把菜篮子和钱递给林安瑶马上就转身跑回去了,还不忘给林安瑶带上门。
林安瑶没办法就收下了,这药其实林安瑶也就给两片。
大柱还小,一次吃个半片就行,给两片足够了。毕竟这药副作用也大,还是少吃的好。
第33章 平淡的幸福
林安瑶见淑芬嫂子已经回去了,那就算了。
这1块钱给多了,到时候再给她补回去吧。
酸菜收都收了,那就吃吧。
上次淑芬嫂子送的酸菜,林安瑶用来做的酸菜鱼,那个味道,简直太正宗了。
淑芬嫂子腌酸菜的手艺,真不是吹的,又酸爽又脆。
林安瑶决定了,中午就吃酸菜鱼了!
林安瑶先进空间,去超市里用意念杀鱼剔骨,把鱼肉腌制好,才拿出外面的厨房做。
不要问为什么在空间里能用意念做,为什么还要拿出外面的厨房做。
这年代的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吃。如果你家常住有人,但是厨房的炉灶和做饭的锅具,一点用过的痕迹都没有,那还正常吗?
除非你能保证,你家厨房永远不会有人进去,或者进去的人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林安瑶和陈延予不能保证,所以他们不冒这种险。
家里的地窖和放粮食的柜子,他们也像以前一样在地窖存放粮食,吃的时候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