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权臣白月光(115)+番外

作者:十月橙 阅读记录

“怎么?连你也要教训我这个皇姐?”三公主下巴一昂,对着几个内侍威逼道,“你们愣着干什么?!快!把楚明鸢拖下去,否则本公主就将你们几个杖毙了!”

内侍们怕了,正要上前去拉扯楚明鸢的胳膊。

“胡闹!”一记严厉冷峻的苍老男音忽然闯了进来,“一个乳臭未干的丫头片子,就动不动把‘杖毙’挂在嘴上,成何体统?!”

众女赶忙抬头去看,只见着大红锦袍的老者背着光疾步走来,气势迫人。

三公主蹙了蹙眉,脱口斥道:“放肆!”

“竟敢对本公主无礼,把他也一起拖下去杖责!”

待那老者走到近前,三公主才看清他的面庞,竟是镇南王顾策!

“叔……叔祖父?!”

她登时有几分脚软,退了一步,被吓得差点没坐倒在地,幸好有宫女扶住了她。

……

这里是皇宫大内,皇帝的耳目众多,这里发生的风波自然瞒不过皇帝。

短短一炷香后,一个面容平凡的小内侍就来到了保和殿,将适才镇南王特意拦下凤阳大长公主车驾的事,禀报了皇帝。

“……镇南王后来上了大长公主殿下的朱轮车,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奴才就不得而知了。”

此刻的保和殿内,气氛尤为庄重肃穆,寂静无声。

皇帝的金銮宝座高高在上,从这里可以将殿内一览无遗。

下方那百余名贡生一个个身姿笔挺地端坐在书案前,正专注地执笔答卷,偶尔可以听到细微的研墨声以及衣裳摩擦的窸窣声。

御座上的皇帝面无表情地俯视着下方,眼神阴晴不定,一手慢慢地转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

高公公看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老奴记得大长公主殿下已经好些年不曾与镇南王说过话了。”

“十九年了。”皇帝轻声呢喃,眼神中染上了几分感伤。

凤阳大长公主从前与镇南王妃素来交好,情同姐妹,王妃在世时,两家时常走动。

直到十九年前的宫变发生,镇南王妃死无全尸,凤阳自此迁怒上了镇南王。

而在皇帝的立场,凤阳与镇南王皆掌兵权,两家交恶也未必是坏事。

“皇上,”着一袭大红麒麟袍的薛寂对着皇帝行了一礼,“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禀,此事也是关于镇南王……”

皇帝微微蹙眉,沉声道:“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万寿节后,镇南王曾两次宴请萧尚书。”薛寂禀道。

什么?皇帝的眉心蹙得更紧。

镇南王是兵权在握的藩王,最忌与朝臣结交,就如同内宦也不宜与外臣结交一样。

皇帝惊疑不定地偏头看向了下头的六部尚书,萧宪正笑容满面地与其他几位尚书交头接耳,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你们先退下吧。”

皇帝挥了挥手,打发了薛寂与那小内侍。

心里对锦衣卫愈发不满:镇南王去找过萧宪这么大的事,锦衣卫的探子居然一无所知,还是薛寂更为能干。

第101章 犯花痴

这时,下方的王照邻恰好收笔抬起头,一眼看到了自高台上拾级而下的薛寂,不由一愣。

丽色青年此刻换下了常服,取而代之的是那鲜艳夺目的大红麒麟袍,犹如鲜血般,衬得对方的气质有些妖异邪魅,高高在上。

这不是那位薛公子吗?

王照邻一眼认出了对方,突然间明白了。

这位薛公子并不是什么世家贵公子,而是宫中的内侍。

他身上这身御赐的麒麟袍不是普通内侍能穿的,也就是说,此人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怕是还担任着什么要职。

所以,那日在清净寺,尹适才会对他这般客气,甚至可以说是谦卑。

再联想那日自己曾对这位薛公公出言不逊,王照邻不由手一抖。

还未收起的笔尖在纸上划下一道扭曲的墨线,触目惊心。

他的心脏猛然收缩了一下,随即又释然地告诉自己:

幸好,这只是草稿,他还得重新在真卷上将文章誊写一遍。

王照邻深吸一口气,先搁下手里的狼毫笔,再重新开始铺纸,磨墨……

可他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心如擂鼓。

那一日发生在清净寺的一幕幕,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脑海中循环播放……

周围其他的贡士们皆是专心伏案,便显得王照邻的坐立难安尤为刺眼,他的异样早就被旁观的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纳入眼内。

程大学士与吏部游尚书交换了一个眼神,皆是摇头。

殿试前,他们对这位王会元寄予厚望,觉得此人有望成就大裕朝第一个“三元及第”。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位王会元在殿试这么重要的场合也敢分心,怕是与“状元”无缘了。

想着,程大学士转头望向了萧无咎,觉得这王照邻比起萧无咎,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三年前,萧无咎被皇帝硬生生压成了探花,金榜放榜后不久,他就决定不进翰林院,而选择了远赴西南。

众人轮番上阵地去劝萧无咎,自前朝前,朝廷便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萧无咎这么做,等于放弃了将来入内阁的机会,自己毁了自己的青云路。

但是萧无咎听不进劝,一意孤行。

那会儿,程大学士还担心萧无咎年少成名会经受不住挫折,就此一蹶不振。

一晃眼间,三年过去了,萧无咎成就非凡,风采更胜从前。

回头来看,倒是他着相了,小觑了萧无咎。

程大学士本想找萧宪搭话的,却见萧家父子俩正挨着一起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