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权臣白月光(309)+番外

作者:十月橙 阅读记录

宗室其实已经别无选择了。

陆老将军背着皇帝私自调兵,等于已经选择了站队,除了萧无咎外,哪个新君还能容得下他?!

镇南王与景愈自然也会站在萧无咎这边,以陆家、景家以及镇南王府在武将中的影响力,足以一呼百应。

至于文臣这边,他的养父萧宪是工部尚书;礼部卢尚书是三年前的春闱主考官,就等于是萧无咎的恩师;据说,国子监的何祭酒与尉迟王妃交情匪浅……

这一刻,礼亲王的脑海中浮现了四个字——

天命所归。

是啊,只要萧无咎想上位,根本就没人可以阻挡他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他这边。

马车缓缓地穿过了北城门。

礼亲王也有了决定,对王妃说:“等回去,你就给顺王、肃王、靖王、睿王、镇南王府都发一道帖子,让他们明天,不,今晚就来府里一趟。”

“我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立储一事关系到朝堂安稳,必须快刀斩乱麻,也免得旁人再生出不必要的异心,徒生波澜。

第274章 先立储,再禅位

京城内,同样弥漫着一股子浓郁的血腥味。

明明今日阳光灿烂,整座京城内,却充斥着一种风声鹤唳的气氛。

各家各户皆是门窗紧闭,大街小巷中,时不时有一队队巡逻的上十二卫禁军经过。

街道两边,偶尔能看到一些店铺宅子有被打砸过的迹象,还有一具具死状凄惨的尸体静静地躺在路边。

众人愈发不安,一进城门,就四散而去,各回各家。

只有阁老们过家门而不入,匆匆进了宫,赶往文渊阁。

皇帝虽然不在,但政事不能停摆,阁老们还得商议后续的事宜:今日的这场谋逆,太后、柳贵妃、二皇子与宋景晨是主犯,那么宁王、谢云展、雷今淮等就是从犯,宁王府、谢家以及雷家的其他人都得一并落罪,就算死罪可免,也逃不过抄家流放的下场。

还有像是游尚书等臣服于太后威逼之下的那些官员也得处置,是罢黜官职,还是贬官三等,都得酌情定罪。

经此一劫,朝堂上势必是要变天了!

文渊阁内,阁老们口沫横飞地争执不休,全都一个头两个大。

这一夜,阁内的灯火直燃到了天明。

彻夜未眠的人不止是阁老们,还有身在宜春园的皇帝。

楚明鸢扎的那根针也就让皇帝浅浅地睡了不到一个时辰而已,他就因为心悸而苏醒了,苏醒时,人就已经在了含凉殿中。

太医院有一半的太医都来了宜春园,每个人都给皇帝诊了脉,也会诊了,开了定神养心又能助眠的方子。

皇帝喝了太医开的药,可那药根本没一点效果,起初觉得血管内似有无数蚁虫在爬,渐渐地,那些看不见的蚁虫开始啮咬他的血肉……

他打滚,自残,甚至以头捶墙,那种令人煎熬的痛苦都没减少半分。

直到四更天,他才眯了一会儿,但外面传来的鸡鸣声又将他惊醒。

黎明的第一丝曙光从窗边照了进来,殿内昏暗又寂静。

“高廉……”皇帝喃喃地唤着高公公,发现含凉殿内空荡荡的,仅他一人。

他试着从龙榻上起身,但他实在是太虚弱了。

脚下一个踉跄,皇帝狼狈地从榻上摔了下去,在地上滚了半圈。

“吱呀”一声,含凉殿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灯笼的光辉也照了进来。

“高廉。”

皇帝又唤了一声,艰难地将视线从下而上地往上移,直到几张熟悉的脸庞映入眼帘,才知道来人不是高公公,而是礼亲王、镇南王以及顺王等一众宗室王亲。

“皇伯,皇叔!”

皇帝虚弱地喊着,对着他们伸出了一只手,“快扶朕起来!”

镇南王第一个动了,大步流星地走到了皇帝身边。

在见到皇帝前,他有很多话想问皇帝,想问是不是先帝对他的王妃下了药,想问为什么皇帝明明知道这一切却隐瞒了他与王妃这么多年……

没等他问,就见皇帝眼神游移地避开了视线,心虚之色藏也藏不住。

“我早该猜到的。”镇南王失望地闭了闭眼,“顾灏,你与先帝还真不愧是亲父子。”

三十年前的往事这一刻翻涌而来。

当年,他之所以会酒后与白氏滚在一起,便是先帝特意将他灌醉。先帝甚至还怕白氏怀不上,生怕他不纳白氏,令人将承珠丸送到了白氏手中……

今春四月,当镇南王发现儿媳许氏手里竟然有承珠丸时,就隐约推导出了一些真相。只是,先帝都死了十九年了,他也无法去质问一个死人,更没办法找死人算账!

镇南王心里似藏着一头狂暴的野兽在横冲直撞,在咆哮、悲鸣……

见镇南王一动不动,顺王犹豫了一下,叫上肃王一起合力将倒在地上的皇帝扶上了龙榻。

皇帝难受得连坐起来都做不到,只能挨着瓷枕平躺着。

礼亲王这时走了过来,清了清嗓子后,以宗令的身份说道:“皇上,以您的龙体是不可能再理朝政了,本王与首辅以及阁老们已经商议过了,不如先立储君,由太子暂代您处理朝政。”

“待来年元月,您再禅位太子,当个太上皇,安享晚年……”

礼亲王娓娓道来,根本就不是在询问皇帝的意思,而是在宣布一个既定的事实。

此刻正守在含凉殿外的高公公将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唏嘘:果然。皇帝这次住进宜春园,怕是要住上一辈子了,再也别想回紫禁城了!